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69165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行政职能 P1行政职能是指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为维护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 和所发挥的功能,是相关的政治权力主体按照一定规则,经由一定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 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 2、新公共管理 P3“新公共管理”是西方国家针对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政危机、信任危机以及效率危机开展的一场旨在 推行政府管理民营化、效率至上和顾客导向的政府改革运动。3、公共服务职能 P5公共服务职能是指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而对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社会矛盾与利益关系、提高社会 公平和文明程度、保持社

2、会稳定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政府职能。4、行政职能转变 P6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是指政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履行职责的范围和发挥功能的领 域做出适当调整的活动。5、行政体制 P29答: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指一个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组织结构、人事制 度、运行方式等制度的总和。6、行政权力体制 P30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在一个国家的行政组织体系中,行政权力配置与运用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7、集权制 P30答:集权制又称中央集权制,是指一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中央或上级对地方或下级直 接指挥,地方政府或下级依据上级命令、指令,在中央或上级授权范围内处理

3、公务的行政体制。8、分权制 P30答: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将行政权力授予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在其权力 范围内,有完全的自决权,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之外,不得随意进行干预的行政 体制。9、行政组织体制 P31答:行政组织体制是指按照行政组织中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划分,来确定其权责范围和工作性质的组 织形式和组织制度。10、层级制 P31答:层级制又称分级制、直线制,指的是把行政组织从纵向划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次的工作性质相同, 但其权责范围则自上而下的随层次递减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11、职能制 P31答:职能制又称机能制、分职制,是把行政组织从横

4、向划分为若干部门,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其权 责范围基本相同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12、行政领导体制 P31答:行政领导体制是指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权责关系的制度化表现形式, 是行政运行机制的关键。 13、首长制 P30答: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将行政权力授予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地方政府或下级机关在其权力 范围内,有完全的自决权,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之外,不得随意进行干预的行政 体制。14、委员会制 P31答:委员会制也称合议制,是指在一个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人员组成委员会来共同执掌, 对所管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实行集体领导、共同负责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

5、度。11、行政组织 P59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就是一切具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行政功能的组织, 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具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 系统中具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政务所建立的 机构系统,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组建的,体现全体人民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 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2、领导机关 P62领导机关是指行政系统中领导管辖全局的决策机关,它是各种行政组织的中枢首脑机关。3、职能机关 P62职能机关是指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

6、事务的执行机关。4、办公机关 P63办公机关亦称辅助机关或幕僚机关,是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物的综合性办事机构。5、咨询机关 P63参谋咨询机关或智囊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专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专门为政 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6、派出机关 P63派出机关是指一级政府为有效行使其职权,根据政务管理的需要,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7、行政组织结构 P63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尤其是行政人员以及行政机构和行政职权在各岗位、 各部门、各层级的组合所建立起来的由法律所确认的相互关系模式。8、行政责任 P84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

7、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以及行政法 规所承担的责任。9、政治责任 P85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而承担的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 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方面的责 任。10、行政责任的追究 P88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在行政责任确定的条件下(包括责任主体、责任实施、责任依据等,依据一定的法律 原则和规定,对损害性行政行为的责任主体给予一定的行政或法律惩处,并根据情况使之承担赔偿责任的 制度。11、行政裁决 P88行政裁决是司法行政之一,亦称行政仲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受理

8、个别具体案件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当事人 一方或双方法定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有关规定作出裁决。裁决后如当事人 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诉或向法院上诉。12、行政责任制 P89行政责任制就是指为确保行政责任的实现,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设计的一系列监督、控制和制裁制 度。名词解释(第 5-6章1、行政领导过程 P107行政领导过程是指行政领导者依法行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法和手段,有效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所进行的活动和行为过程。22、领导行为理论 P109领导行为理论是围绕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应采用何种领导行为方式而构建其研究视角,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

9、行为模式的理论。3、领导者影响力 P110领导者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的行为能力。4、领导权威 111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它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结果。5、领导艺术 P112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创造性的领导技能。 6、双中心领导方式 P122双中心领导方式即指管理方格理论中 9.9型的领导行为方式。该行为方式的忒单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的过 程中同时对工作和组织成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在保证组织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人们的心理取向和对组 织的忠诚程度处于良好状态的同时,通过直接的方式将工

10、作的设计、工作的落实和工作的评价纳入主要的 工作日程,用以保证组织工作本身的顺利进行。7、智囊团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 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 案, 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 为决策者献计献策、 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 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 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

11、策者选用。8、行政决策 P135行政决策可以表述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科学的理论 与方法,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作出 决定的过程。9、程序化决策 P136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10、非程序化决策 P136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的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11、确定型决策 P137确定型决策是指面临确定的环境和条件,各不同方案结果也是确定的条件下的决策。12、领导艺术 P137不确定型决策是指面临多种不确定的环境和条件,每种方案在不同环境和

12、条件下的结果也不确定,因而从 中选择方案要承担风险的决策。名词解释(第 7-9章1、沟通认识 P165沟通认识是指通过思想层面的交流,沟通和引导执行对象,使之按行政执行目标行事的行政执行方式。 2、行政干预 P165行政干预是指政府凭借政权力量,通过政策、指令、计划的制订和运用来实现国家对行政工作的领导、组 织和管理目的的方法。3、经济调控 P166经济调控是指政府经济行政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按经济运行规律通过经济政策调整各部门及其活动 的经济利害关系,以使社会经济运行达到预期目标的行政执行手段。4、法律规制 P1663法律规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领域内, 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国家法

13、律法规贯彻于具体行政活动, 以规范行政行为,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行政执行手段。5、行政指挥 P168行政指挥是指行政领导者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实时发令调度、引导和推动下属从事某项活动,以实现组 织目标的行为过程。6、行政沟通 P168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中,行政机构与行政人员之间交流信息、增进了解、获得共识,进而为实现行 政目标而进行协调合作的过程。7、行政协调 P168行政协调是引导行政组织之间、行政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互相协作和互相配合关系,以共同实现行政目标 的行为。8、行政控制 P168行政控制是指领导者为确保决策目标的实现,主动采取必要的监控、指导措施,以防止和纠正偏差的行政 行

14、为。9、行政效率 P192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可测产出与所消耗的可测投入要素之间的 比率关系。10、行政监督 P213行政监督即是对国家行政活动的监察督促,是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 及行政系统内部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政府、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执行政策、法律 与遵守纪律情况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督促、指导、纠错等一系列的活动。11、民主行政民主行政从静态上讲,它是一种政府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公民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 决策的制定,并保障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负责。从动态上,民主行政是一种旨

15、在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维护 公共利益,重视代表性和公民参与的行政管理行为。12、行政监察 P218行政监察是政府自我制约的一种监督机制,这种监督是政府系统专门机关(监察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进 行的专门监督,主要通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 查,并查处其违纪违法问题等活动来实现。简答题1、简述行政职能的特征。 P2答:行政职能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职能具有执行性。从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看,行政职能是一种执行性职能。行政职能的行使以国家强 制力为后盾。2、行政职能具有多样性。由于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行政管理职能具有多 样性。3、行政职能具有动态性。行政职能随着国家社会生活及星恒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发生变迁,行政职能 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作用、对象等也必然发生变化。2、简述行政职能的内容。 P4答: 1、政治事务管理职能:这一职能是指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保障统治阶级的统治疆域及其利益不受 侵犯。2、 社会经济发展职能:由于国民经济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政府的经济职能也分为对微观经济的管 理和对宏观经济的管理。43、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政府还扮演着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的角 色,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和功能。3、简述行政职能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