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2669164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

2、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4)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2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活动,马克思位列第一的资料(详细资

4、料内容见课本第18页)。从与其他上榜思想家的比较中深入认识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和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威力,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美好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通过与其他上榜思想家的比较,论述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阐明并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3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

5、和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建议:指出当代世界面临的课题;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

6、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注:着重记加粗的提纲!着重记加粗的提纲!着重记加粗的提纲即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思考题及其答案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

7、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论意义: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2017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霍金谈“人工智能威胁论”。霍金提出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早已为人所知,他认为,AI是一把双刃剑。这次远程亮相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

8、他也重申了这一点。他认为,人类需警惕人工智能发展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将无法与之竞争,从而被取代。“人工智能是有根除疾患和贫困的潜力的,但是研究人员必须能够创造出可控的人工智能。”“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请思考这段话,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

9、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另外,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还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材料(基于上述原理结合材料自由发挥):霍金谈“人工智能威胁论”,指出了人工智能的二重

10、性问题,提示我们对人工智能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一严肃问题。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反对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指出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在人工智能问题上存在的错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反对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指出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在人工智能问题上存在的错误。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

11、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12、进程中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新的胜利。4依据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方法支撑能力,能力离不开方法,方法需要转化为能力。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

13、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要自觉地以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以创新自己的方法系统。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

14、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能够使人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战略思维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

15、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事关社会发展的远程选择与宏观谋划,旨在谋求长远生存与整体利益。战略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底线思维能力。所谓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底线思维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体现了我们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也体现了对矛盾分析方法的自觉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深化

16、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不墨守成规,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与重要源泉,只有善于开发和运用创新思维能力,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回应和解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思考题及其答案(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论的主题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2.实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