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

上传人:溪*** 文档编号:126691457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交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县委党校教师座谈时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十分高兴来到县委党校与同志们交流学习,看见大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感到十分欣慰。习近平总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兴学习、创新、实干、清廉“四风”,对同志们学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座的都是党校骨干教师,更多是中青年干部,在此我提几点希望与要求,与大家共勉。第一,要政治坚定。政治是否坚定是衡量干部的首要标准。一要严明党的纪律。对中央、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不能消极怠工、三心二意、阳奉阴违,坚决服从上级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市委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二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经得起时间

2、考验,在急难险阻等关键时期干部的表现就是试金石。例如,“”事件发生后,大家不能只站在局部来看待和评价,必须坚定不移的拥护党中央的决定。三要真学真懂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要用实际行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绝不能把权力当成捞取好处和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四要在关键时期能够经受住考验。不信谣、不传谣,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绝不允许发出与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第二,要作风顽强。发展压力大、安全稳定压力更大,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作风顽强尤为重要。一要敢于接触矛盾。为官避事平生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为准则,不要有利

3、益的事就争着做、遇到矛盾就逃避。大家在工作中决不能一团和气、当好好先生,要拿出直面矛盾的勇气和胆识,敢于坚持,敢于碰硬,积极认真接触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及问题。二要善于创新。现在很多干部理论修养高,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拿不出解决办法,工作创新不够。面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破传统思维和经验做法,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但创新不是违背原则的创新,必须立足实际。三要注意细节。广大青年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不断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四要敢于担当。大家在遇到矛盾和困难时要有一干到底

4、的干劲,树立敢为人先的闯劲,要敢冲、敢拼、敢干,树正气、敢担当、抓发展,大刀阔斧开展工作,绝不能老气横秋、未老先衰。第三,要心系群众。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为全党同志的宗旨要求,大家必须从内心深处接纳群众、从内心深处把人民看成上帝,决不能把工作当成作秀、作表面文章。大家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心里永远装着老百姓,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密切联系群众,真正深入基层,化民怨、解民忧、济民困,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也是干部成长的关键环节。第四,要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家要牢

5、记,说一千句话,不如干成一件事。我当年在党校中青班学习时,到县搞三进三同,短短一周,筹集资金余万元,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饮水等实际困难。大家要结合干部大下访等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磨砺品质。一要提高学习的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同志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例如,苏秦在游说秦王失败后,回到家中,亲人不认他,于是,就连夜翻出太公阴符研习,废寝忘食,用锥子来扎自己的大腿,以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最终研习得到揣摩两篇,采取合纵之计,联手诸小国与秦国抗衡,身挂六国相印,这就是有名的苏秦刺股的典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又例如,东汉时的匡衡,凿壁借光,勤

6、奋学习,最终成为大学问家,很多著作流传至今。大家要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要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大家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坚持学以致用,要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学会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要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归纳总结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大家在工作中要抓住重点,条理清晰的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尤其是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更要注重事后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四要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大家在工作中要同各个方面、各个单位和群众打交道,必须善于沟通协调,否则就无法顺利开展工作。五要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今后大家无论是担任单位“一把手”还是副职领导,必须有

7、战略眼光和全局的思维,考虑问题不能只局限某一方面,要学会把工作放在全国、全市、全县大局来考虑,这样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担当重任。六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家工作中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的问题,在处理问题上要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找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效。第五,要清正廉洁。为政之要,贵在廉洁;廉洁之要,贵在自律。大家一定要树牢“红绿灯意识”和底线思维意识,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决不去,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决不拿,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决不吃,管住下属、管住亲属、管住身边人,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过硬的生活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最

8、后祝各位学员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在党校全体教师调研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教师: 就如何做好科研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一是胸中有全局。习近平总最近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坚定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安全大局、全党全国团结大局,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科研工作讲大局,就要求科研人员心中有全局。就是要把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作为科研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使科研工作更好地与中心工作接轨,实现“为市委解难题、帮大忙”的目标。具体讲,要做好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全面学习理解掌握中央省市委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发展战略,特别要深刻理解掌握一些重要

9、会议(市委全委会、人代会、政协会、经济工作会议等)和重要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确定课题,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咨询工作。要着重深化对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路径的研究,深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及时总结实际工作中的新鲜经验,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现实针对性、实践对策性和决策参考性。二是手中有素材。搞好科研工作,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是调查研究。强调手中有素材,就是强调“现实出题目,调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建议进决策”。要想出成果,出精品,就一定要重视素材挖掘,重视调研工作。做好调研,首先要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导向,构建大调研工作格局。有目的地组

10、织教研人员深入市县(区)以及社区、企业、非公组织开展调研,吃透省市县情、企情、民情,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使调研工作接地气。其次要广泛涉猎与调研课题有关的新情况、新经验,特别是国内外、省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发展典型,充分借鉴对本地区发展有用的成果。再次要坚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闲时偶尔得之,忙时为我所用。三是阐释新理论。党校的教学科研如果缺乏学科基础,没有深厚的学科理论作支撑,就驾驭不住整个教学过程,就出不了有影响力的科研精品。党校最主要的学科特点就是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课地位;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优良传统;突出学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有选择有重

11、点地建设若干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出精品,打品牌。就要求教研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跟踪理论前沿,获取更多的理论创新成果,博采众家之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研究、善于运用一些权威专家的新观点,新思想,确保科研成果有理论价值,有社会影响,可供决策参考。四是创造新成果。学术研究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学术成果是智慧的结晶。衡量党校科研工作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创造了多少新成果?这些成果有多少能够直接运用到教学课堂中?有多少被本地党委政府采纳或用于决策参考?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大量占有基础材料的前提下,做艰苦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

12、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优秀成果。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要注重理性分析,从确切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已经占有的材料和他人的学术观点,不自以为是,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二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前瞻性,要有新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跟风,不说别人说过的话,也要尽量避免说过时的话。三要熟悉和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因为群众语言中包含着大量鲜活生动的养料,包含着大量富有哲理的智慧,是理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要尽量用形象的语言、尽量用事例说明问题阐明道理。最后强调一下科研工作机制和年轻教师成长问题。科研工作机制:一是实施课题组战略。二是加强与部门的横向联合。三是开放党校课堂。(兼职教师、教学相长)。四是搭建工作平台。五是完善建立教研联系点。六是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年轻教师成长:一要高点定位。二是敏于行动。三是乐于吃苦。从学校角度讲,要重视年轻教师成长问题,抓好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研人才培养,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要给年轻教师交任务压担子。建立挂职锻炼和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完善团队授课和带教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