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690992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本文是一篇短小精致的童话,写了一只蚂蚁被一个小姑娘夹进书本变成了一个会走路的字,它挺愿意做一个字,就带着那些沉闷的字,跳跳舞串串门,使那本旧书每天都编出新的故事来,小姑娘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鄂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诗人教案及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人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字。理解“孤零零”“随手”“乐意”等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复述。3、学习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初步了解汉语语序在表达语义时的作用,做简单的语序变化练习。学习重点:知道宵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

2、趣的事情。学习难点:复述课文,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导学过程:(师生互动)第 一课时 学法指导,知识链接一、质疑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同学们,大家读完这个课题后,你特别想知道什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阅读第三课。二、初读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检查生字。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三、精读1、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指名自由概括)2、学习第1、2自然段3、指名读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说)4、同

3、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小蚂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四、独立学习1、学习“墙、零”等9个字。2、让学生多识记字形: 随手:顺手。在文中说明小蚂蚁来到书本是偶然的,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乐意:心甘情愿。花蕊: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导学过程:(师生互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小蚂蚁,被小女孩无意间夹到了旧书里面,那么随后又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二、理解课文,读中领悟。1、自由读课文的36自然段,思考: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2、学生朗读课文,指名回答。3、指导朗读:小蚂蚁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而且它在那

4、本很旧的书里,到处跑来跑去。其他的字也学着它跳跳舞、串串门。它们多快乐呀!那么现在我就请三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看看你能将小蚂蚁和书本里的字的快乐读出来吗?(体会小蚂蚁的乐意、字的醒悟。注意旁白部分对小蚂蚁描写的朗读。体会“会走路的字”)4、在小蚂蚁的感染下,旧书里的字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本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学生适当进行个人的想象)5、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712自然段。旧书里都是“会走路的字”以后,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呢?(学生介绍)6、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姑娘被这本旧书吸引了呢?(读课文89两段,抓住“一口气”、“忍不住”,来指导朗读。)一本已经放了很久的旧

5、书,小姑娘为什么会第一天、第二天、“一口气”、“忍不住”的读呢?默读课文第1012段。三、指导复述课文。诗人教案二教材分析: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

6、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

7、、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教师仍然重在引导

8、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学习书写。小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如何把字写好看。教师重点指导“喂”和“碎”的书写。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1.同桌互读课文。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预设:小蚂蚁趴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会走动的小字。四、整体感知文本,走近童话的人物。(一)课件出示读文提示。1.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批注。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二)问

9、题预设:课件出示。1.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2.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3.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相机指导。教师总结:“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课件出示教师总结五、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来复述课文。六、拓展阅读。课件出示。1.阅读一些经典童话。2.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诗人说课稿一、 说教材。1、 说内容: 书本里的蚂蚁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简单浅

10、显但情节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 感,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文前两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一只小小的蚂蚁,因为在一朵小花里睡觉, 在浑然不觉中,被一个路过的小姑娘把这花儿采下。它随花一起被夹进了书本里,变成 了扁扁的蚂蚁。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通过精巧的构思,把“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拟 人化的形象表现得那么灵动而又神奇。一本陈旧的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 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些文字因为 过着快乐多姿、充满诗意的生活,让书天天变得丰富多彩,富有“魔力” 。 神奇的蚂蚁,可爱的文字。它让我

11、们感受到另类童话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 文字的魅力。3、教材编排特点: 书本里的蚂蚁 被安排在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三课, “儿童生活” 在 这个单元主题的引领下,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 有的读来清新儿愉悦,如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的甜蜜回忆,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 如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他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还有的带来沉重与思考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本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 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童年生活里的 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抒写生活。4

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蕊、陈” ,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想象,读写结合,通过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 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感情朗读,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 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展开想象,自由写作。 二、学

13、情分析:童年是一个多梦的年龄,对于童话,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学生经过 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童话,他们能够通过自读对童话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学 习的热情一定很高。但对文中故事情节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还较为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 导下,由浅入深,逐步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丰 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童话世界的美好回忆和向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 情,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三、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四、放飞想象,练笔创作。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四、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4、。1、这节课的导入,我直接从题目入手,先展示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生动的画 面,一边猜想: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小蚂蚁又发生了哪些故 事?那只小蚂蚁是谁?如果学生说得很多,那么就在最后明确:我们本课重点要弄清前 面两个问题,以使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更加明确。(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质疑激趣,引发读书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童话世界。 )2、介绍作者。我通过课件,展示王一梅的图片及主要代表作。意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作者的名字,了解必备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通 过作家作品的介绍,也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选择的依据。(二)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 (出示课件)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准确标注生字生词的 读音。2.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圈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直到熟练。3.通过出示课件,检查学生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 图片进行理解。 “陈旧” 、 “密密麻麻” 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