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69042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分析)工作分析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工作分析资料第一章:填)工作特点:1、工作是组织的细胞;2、工作是责任和权利的统一体;3、工作是同类职位(岗位)的总称;4、工作是人与组织之间的桥梁。名)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它是全面了解组织中一项工作特征的管理活动,即对该项工作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的一个系统过程。填: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为组织有效性的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书面文件。选择题P7:1、微动作。指涉基本的动作,如触及、抓起、安置或放下一个物体。2、要素,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3.任务。指工作活动中为达到某一

2、目的而由相关要素直接组成的集合,是对一个人从事的事情所做的具体描述。4、职责。由某人在某一方面承担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相关任务集合。5、职权。赋予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要的权力。6、职位。由一个人完成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职责组成的集合,又称岗位。名解)7、工作。也称职务。主要职责在重要性和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9、由不同组织中的相似工作组成的跨组织工作集合。10、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其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工作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1、实现战略传导。2、明确工作边界。3、提高流程效率。4、实现权责对等。5、检查工作效果。简答: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工作分

3、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3、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4、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帮助。5、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5、加强职业生涯管理。 多选:工作分析的主要角色集中在三个用途:明确工作职责、为工作评价与薪酬决策提供基础、为建立考核标准提供基础。单选: 公元前6世纪,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的工作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只有让每个人从事他们最适合的工作,才能取得最高的效率。这种思想为后来的工作分析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公元7世纪,提出著名的四民分业定居论。

4、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工作分析活动的第一人丹尼斯.狄德罗能简化原有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并善于将收集的资料系统化,从而大大优化了原有的工作程序,为以后的工作分析实践提供直接的经验与参考。1747,为德国一家翻译协会编纂一部百科全书的始祖。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采用了动作实时研究的方法,即把每个工作分解为基本的动作,通过计时不同动作决定完成这项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探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动作时间研究:将工作分成若干部门并分别进行计时)。1903年出版商店管理闵斯特伯格于1913年在美国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了工作心理学的诞生。1905年,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

5、西蒙应法国教育部的要求编制了世界第一份智力测验试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设立了军队人事委员会来实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一词开始使用。1930年美国各大公司采用工作分析的仅占39%,而到1940年急增到75%.泰勒在20世纪早期提出科学方法作为管理的工具,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开始采用定量工具解决管理问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的计划者开始采用数学工具解决防卫和装备问题。简答: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1、从静态的工作分析到动态的工作分析;2、从描述性工作分析到战略性工作分析;3、从以工作描述为重点的分析到以工作规范为重点的分析;4、从使用手工进行分析到使用高科技进行分析。选择:在1984-1985

6、年,为了探索干部的德才和工作绩效的科学评定方法,我国心理学家运用个案法、工作日记法、问卷调查法和现职干部评定法等方法。第2章:名解)工作分析流程,是指完成工作分析任务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步骤。单)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1、立项阶段;2、准备阶段;3、调查阶段;4、分析阶段;5、完成阶段。单)工作分析的立项阶段是工作分析的起始阶段。简答:制定工作分析的总体原则1、系统原则;2、动态原则;3、目的原则;4、经济原则;5、职位原则;6、应用原则。名、填、选)工作分析主体,就是承担工作分析任务的人员。多)面对工作分析多主体的问题,我们建议可采用综合方式来解决。即专家指导、人力资源部实施、任职者参与、部门配

7、合、领导审批五结合方式。单)信息收集是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承担信息收集任务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的着重点集中在沟通技能和分析技能上。单)信息分析专家是整个工作分析的核心人物。单)我国的职业分类体系借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体系,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细类。填):工作描述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认识工作。A、工作任务分析;B、工作责权分析;3、工作关系分析;4、劳动强度分析;工作环境分析:目的是为了确认工作的条件和环境。A、工作物理环境分析;B、工作安全环境分析;C、工作的社会环境分析;资格分析:目的是确认工作执行人员的最低任职资格条件。包括:A、必备知识分析;B、必备经验分

8、析;C、必备能力分析;D、必备心理素质分析;E、必备身体素质分析。单)工作分析的完成阶段,这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的最后阶段。多/论)编写工作说明书的准则:P41准确性、完备性、普遍性、实用性、预见性、逻辑性、简约性、统一性工作说明书包括的内容:名)1、工作描述。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职责以及责任的目录清单。单选)包括:工作表示与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权限、工作程序、工作范围、业绩标准、工作环境名)2、任职资格:反映职位对承担这些工作活动的人的要求。单选)包括显性任职资格:教育、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培训等要求。隐性任职资格:工作能力要求。名)工作分析评价就是

9、要对工作分析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价值,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更科学、有效的进行工作分析提供借鉴。名)工作分析的可靠性是指不同的工作分析人员对同一个工作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同一个工作分析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工作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名)工作分析的有效性是指工作人析结果的精确性,这实际上是将工作分析结果与实际的工作进行比较。多/简)工作说明书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职位分类、工作评价、工作设计与再设计、绩效评价、员工培训、员工调动与安置、招聘与录用、劳动安全、人力资源规划。第3章:填:工作分析的分类:工作分析方法划分为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方法、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

10、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和传统工业企业工作分析方法四大类.选)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方法的主要类型:(1)问卷法;(2)访谈法;(3)工作日志法;(4)观察法;(5)文献分析法;(6)主题专家会议法。多)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类型:(1)工作元素分析法;(2)职位分析问卷法;(3)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4)工作诊断调查法;(5)能力需求量表法;(6)基础物质分析系统;(7)工作成份清单法;(8)职位分析清单。多)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方法:类型:(1)功能性职位分析法;(2)关键事件法;(3)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4)管理及专业职位功能清单法。多)传统工业企业工作分析方法:类型:(1)时间研究法;(

11、2)动作研究法;(3)工作样本法;(4)工作负荷分析及人事规划法;5)电脑模拟工作分析法。名解)观察法:就是工作分析人员通过感官或利用其他工具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记录,获得有关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人与工作的有关关系等信息。观察法主要适用于大量的、周期性、重复性较强的工作。单)观察法能够提供工作外在特征方面最有深度的信息。论述)观察法的使用程序:程序:1、观察目标定位:(1)明确工作分析观察的目的(描述、验证);(2)观察客体的定位(个体、小组、团体、组织四个层面);2、研究设计与开发:(1)选择确定观察对象(一般3-5位典型的任职者作为观察对象);(2)选择合适的方法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观

12、察方法;(3)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原则:典型性、经济性、全面性、民主性)。(4)所需设备工具(常用:录音机、摄像机等);3、观察分析人员的选拔培训:(1)选拔;(2)培训:目的、特点简介、研究设计解释说明、操作方法及要点,误差及改进办法,工作分析小组管理办法。4、观察的实施过程:进入观察现场、现场记录。5、数据整理:观察结束后对信息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观察记录报告。6、数据分析与运用。多)工作实践法的优缺点:优点: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以准确了解工作的实际过程,以及在体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对任职者的要求。局限:适用范围较窄,要求工作分析人员必须具有待分析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名)访谈法:又称面谈

13、法,通过工作分析人员与任职者、主管等人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相关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多)访谈法的适用范围很广,能适应于各层各类工作,而且是对高层管理工作进行深度工作分析效果最好的方法。目前我国运用最广泛、最由易到难、有效的方法。多)访谈法的优点:访谈法具有交流充分,信息准确、全面,沟通及时,参与性强等特点。无法准确地收集任职者思维层面的信息。缺点:同时访谈法也存在着主观性、耗时性、信度低等局限。论述P67:对访谈者的要求:1、 访谈者的综合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访谈者必备的访谈技能包括:积极地聆听对方的谈话,并能准确地把握其要点;访谈过程中掌握并调节被访谈者的情绪;深入分析被访谈者弦外之音;

14、掌握访谈节奏;全面系统地记录访谈信息。2、 当好访谈的主导者。访谈是一个开放式的、高度自主的互动交流过程。1、 沟通。2、提示。3、静默。4、控制。5、追问。名)非结构化问卷: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工作分析问卷形式,其特点在于能工作信息进行全面、完整的调查收集,适用范围广泛,能根据不同的组织性质、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简)非结构化问卷的构成:工作基本内容、工作目的、工作职责、绩效标准、工作联系、组织架构、工作特征、任职资格、所需培训、职业生涯。名)工作日志法:又称工作写实法。指任职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下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工作分析人员的归纳、提炼、获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15、。名)文献分析法:是通过现存的与工作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单)文献分析法能为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的使用提供第一手资料,而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名)关键事件法:又称关键事件技术,是指工作分析人员、目标工作的任职者或与目标工作有关的人员,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之后,对工作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名)关键事件: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给工作带来显著影响、对工作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事件。优点:简单、快捷,并能获得非常真实可靠的资料。缺点:关健事件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关健事件”,并加以概括和分类;关健事件并不对工作提供一种完整的描述;对中等绩效的员工难以涉及,不反映平均绩效水平。名)职位分析问卷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以人为基础的,通过标准化、结构化的问卷形式来收集工作信息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方法。多)职位分析问卷法是19世纪50年代末期为分析一系列广泛的职位而开发出的工作分析系统。填/单)职位分析问卷法是由心理学家麦考密克花费10年时间于1972年提出的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数量化工作分析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包括了194个标准化的问项。多)现行通用的职位分析问卷收集了6大类信息:1、信息输入: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