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688960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月光曲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月光曲的,掌握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会14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幽静、清幽、纯熟、霎时”等词语能够运用。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2、文第9自然段。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简介作者。1.同学们,你们知道的钢琴曲月光曲吗?它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 7课月光曲。板书课题:17 月光曲德贝多芬2.学习后就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还可以从中初步认识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音乐家。简介贝多芬的生平。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受。思考;1.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课文主要写什么?三、初学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按思考题思考。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2.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认读生字新词。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传说(zhun

3、 chun )弹琴(dn tn)朝着(chn zho)3.指名接读课文,读后评议。4.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从这传说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5.讨论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分两大段。每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钢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二段(第2一第10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第二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6.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四、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想想这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先总提,再具体介绍月光曲的谱写过程。)2.“传

4、说是这样谱成的”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五、课堂作业。1.语文作业本第1、2题。2.比一比,再组词。券( ) 括( ) 育( ) 键( )卷( ) 恬( ) 盲( ) 健( )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作业第3、6题。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提出目标。1.我们已学过哪几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两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把每个段落的大意连起来:另一种是回答课后习题中的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2.交代学习目标。(学习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还要继续学习用回答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二、初学第二段,归纳主要内容。1.带着课后

5、第1题3个问题默读第二段,找出回答各题的自然段,并自己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检查自学情况,初步归纳主要内容。三、细学第二段,归纳主要内容。1.学习第2一第5自然段。(1)指名朗读25自然段。思考:a.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写什么?b.划出贝多芬为盲姑娘弹钢琴曲的原因的句子。(2)讨论思考题,边读边理解句子意思。a.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理解“幽静”的意思。板书;听琴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多芬的曲子,但弹的不熟练。)b.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盲姑娘真是

6、“随便说说”的吗?他为什么要对哥哥这样说?板书:谈话(不是的。“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哥哥的劝慰。他怕哥哥因为家穷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3)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热爱音乐,渴望听到自己的演奏,而盲姑娘家庭贫困,她又那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板书:弹(4)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2.学习第6一第8自然段。(1)默读68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出贝多芬弹完一曲,为什么又弹一曲的句子。(2)边交流,边理解句子意思,a.他激动地说:“弹得

7、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纯熟”是什么意思?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什么? “您,您表达了盲姑娘怎样的感情?”(盲姑娘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热,感情深,说明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她从“纯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者就是贝多芬。)板书:第一首曲子b.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以后的心情怎样?会怎样想?板书:激动(3)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一曲?(贝多芬弹完一首,听了盲姑娘的话心里很激动,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于是决定即兴再为盲姑娘又弹一曲。)板书:第二首曲子(4)感情朗读57自然段。(5)第8自然段写出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第二首曲子,即(

8、月光曲的?理解“清幽”的意思。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一个美丽清静的月夜,然后点出穷兄妹给了他创作的激情,贝多芬借助“清幽的月光”弹出了优美的乐曲。(6)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3.学习第9、10自然段。(1)课文的哪一部分描写了(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2)轻声朗读第9、10自然段,划出兄妹俩被美妙琴声“陶醉”的词句,兄妹俩好像看到什么景象的句子。(3)讨论交流,理解“陶醉”、“恬静”意思。(兄妹俩被美妙琴声所“陶醉”的词句:“皮鞋匠静静的听着,”“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己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好像看到景象的句子:好像“面对大海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也是写的月光曲的内容。仿

9、佛“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浪汹涌的大海。”)这些句子都是兄妹俩的联想,从哪个词语来表明的? (好像、仿佛)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由“优美的琴声,清幽的月光”引起的联想。)(4)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个别读同桌互读,集体:读等形式,读后评议。(5)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下来的?(贝多芬即兴弹完第二首曲子心情十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下(月光曲。)四、运用方法,总结课文。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2. 运用回答课后1题中的几个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以及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还再一次运用回答课后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至于有感

10、情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我们下节课学习。五、课堂作业。1. 作业本第3、6题。2.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新词。2.选词填空幽静恬静这个地方环境十分( ),所以星期天我常常喜欢一个人来这儿静静地看书。华姐性格( ),平时说话不多,就是笑,也是轻轻地。清幽清秀杏梅同学中等身材,梳着两根短辫,人长得十分( )。淡淡的月光柔柔地洒下来,这江边的小树林里,似乎比白天更( )了。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指名接读全文,读后评议。2.指导朗读贝多芬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1)。第25自然段应怎样读?(要读出兄妹俩个爱音

11、乐,想听贝多芬的演奏,但又因为家庭贫困买不起入场券,哥哥心里难过,妹妹体谅哥,安慰哥哥这复杂的感情。)(2)第68自然段,重点读好盲姑娘,贝多芬的话,体会应怎样读?(自姑娘的话要读出愉快、赞美的语气。贝多芬的话充满激情,要读得热情、诚恳。)(3)第9自然段,重点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应怎样读呢? (结合插图体会感情)(月亮初升,读得轻而舒缓,当读到“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时,要加快速度和力度。读到“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时,语气又转为平静。)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评议。三、指导背诵第9自然段1.谈谈怎样才能背得快? (谈谈背诵方法)2.运用理清写作思路背诵。(先写:皮鞋匠静

12、静地听着”音乐;接着写皮鞋匠的还想象月光曲的内容:最后写“皮鞋匠看看他妹妹”,通过盲姑娘的神情想象月光曲的意思。)3.练习背诵,自我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四、总结全文。1.轻声有感情朗读。2.学习课文后,你觉得贝多芬是位怎样的音乐家?板书:同情劳动人民五、课堂作业。1.作业本第l 5题。2。复述谱写月光曲传说的故事。(机动)3.布置课外阅读。(读语文选学读本第16课马头琴的传说)小学四年级语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二教学要求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4.有

1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的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

14、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1.默读第部分,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三、深入理解贝多芬第一次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1.指名学生朗读二到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