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688573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吃虫的植物一文用实实在在的语言,介绍了毛膏菜和猪笼草是吃虫的能手,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有会吃虫的奇妙植物。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发对植物的探究兴趣。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举例说明方法的作用。3、能够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两种植物在写作方法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学 习作者的表达顺序,为仿写做铺垫。教学重点:1、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

2、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发对植物的探究兴趣。2、能够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两种植物在写作方法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学 习作者的表达顺序,为仿写做铺垫。教学难点:1、了解吃虫的原因。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举例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请大家齐读课题。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自然中的两种植物,大家还记得它们是谁吗?(板书:茅膏菜 猪笼草)2、平时我们看到的大都是虫子吃植物,而这两种植物却是?此时你有什么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先来看看茅膏菜为什么能够吃掉虫子。二、引导学习“茅膏菜”部分理解茅膏菜为什么能够吃到小虫子?1.抓住“柔毛

3、、黏液”,联系“马上被它粘住”,体会黏液粘性很强,并联系资料知道黏液还能消化小虫。 (依据学生发言出示句子)预设:学生能抓住“柔毛、粘液”并联系下文“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知道茅膏菜是靠粘液粘住小虫子的。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关注“马上”,体会柔毛上的粘液粘性很强,所以粘小虫子的速度很快,让小虫子跑不了。2.出示资料,知道黏液还能消化小虫,感受神奇。 茅膏菜的叶子上长满了感觉灵敏的、像露珠一样的柔毛,上面布满腺体, 能分泌消化酶。当昆虫飞过来来取食时,叶子卷起,最终把小虫消化掉。 自己读一读,谁来说说你又体会到什么?过渡:你们发现了吗?就是因为这位同学把茅膏菜的外形上有粘液和它粘住

4、小虫子联系起来思考,就知道茅膏菜为什么能吃虫了。(出示表格,提示学生联系思考)这样的粘液,让你有什么感受?(神奇)那你们想不想看看这神奇的粘液啊!(出示图片)3.抓住“又嫩又绿”,知道茅膏菜还用颜色和新鲜吸引小虫,体会美丽、神奇。 过渡:茅膏菜除了有黏液粘住和消化小虫子,还有什么原因能让茅膏菜吃到小虫子?预设:学生能关注到“又嫩又绿”,结合生活实际,叶子对吃虫有什么作用?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茅膏菜的叶子除了绿,还很嫩,自己要是小虫子,也肯定想飞过去咬一口。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叶子的吸引作用。4.播放视频,使学生知道半月形叶片能够紧紧卷住小虫的作用。过渡:还有什么原因让茅膏菜吃到虫子?与后边吃虫哪有

5、联系?(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先播放视频)看完视频,如果你就是那个小虫子,你浑身什么感觉?预设:学生能通过看视频,发现半月形的叶子能够紧紧地卷住,使小虫难以逃脱,非常神奇。让学生带着观看视频的感觉再来读这句话。学生能够抓住句子中的“紧紧地卷、怎么”读出茅膏菜的叶子把小虫卷得很紧。5、总结原因,再次深化神奇的感受我们看,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是把茅膏菜的样子和怎么吃虫联系起来想,知道了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你能看着表格把茅膏菜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总结一下吗?自己说说,指名说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茅膏菜是捕虫能手,感受吃虫植物的神奇。过渡:第一自然段学到这里,你知道茅膏菜为什么能够吃掉小虫子了吗?如果让你

6、给它起一个名字,你会起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吃虫的能手”,“吃虫的专家”等等过渡;一种不能移动的植物,却能成为吃虫的能手,你有什么感觉?(神奇) 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比较第一部分中描写吃虫部分的异同,体会举例子对于表现事物特点的作用。1.描写吃虫部分比同,引导学生认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过渡:通过课文第一自然段,特别是后两句对茅膏菜是怎样吃掉虫子的描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吃虫植物的神奇。那在课文第一部分里,还有没有写茅膏菜吃虫的内容呢?(第2自然段)既然都是写吃虫的内容,那么第1自然段的最后两句和第2自然段会不会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这两部分内容,找一找它们的相同之处。 预设:学生

7、浏览相关部分后,能够抓住“粘、卷”发现,这两部分在写茅膏菜吃虫的经过,特别是主要的吃虫动作时都是相同的。2.两部分内容比异,体会举例子能够生动表现事物特点的作用。过渡:既然茅膏菜吃虫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课文为什么还要写第2自然段的呢?它们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两部分内容,比一比,这两部分内容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出示两部分内容)预设:学生能够发现,在第二自然段里,课文不仅写茅膏菜是怎样捉虫的,还描写了苍蝇被捉时的声音、动作。3.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或短语朗读这一段,感受画面的生动。有感情的读一读,抓住描写不同的语句中你感受到什么?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闭眼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

8、举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预设:学生能在朗读中逐步感受到,有了这些内容,能让自己想象出苍蝇被吃时的画面,更加感到茅膏菜是吃虫的能手,非常神奇。如果学生说出“生动”有困难,教师可在引导的基础上点明。总结:这也就是举例子对表现茅膏菜这种事物特点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课文举了花花绿绿能吸引小虫子长长的,又宽又大的叶子,这是因为上面挂着捕虫袋。细毛上有蜜汁能够更好地吸引小虫袋口和内壁很滑让小虫难以逃脱袋底有“积水”小虫被腐蚀情境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事物特点更真实。1.以读代讲,进一步体会猪笼草是吃虫的能手。过渡:课文还有哪儿能看出猪笼草是吃虫能手?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把最能表现它是吃虫

9、能手的词语突出出来。(出示第4自然段)有一次,一位植物学家看见一条蜈蚣跌进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里的半段身体,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了。评读:我听出来了,你突出“竭力”,为什么这样读?其他同学你怎么读? 学生抓住“竭力挣扎、已经、不成样子”等词,体会出猪笼草吃虫本领强,真是吃虫的能手。小结:这个猪笼草吃蜈蚣的例子与茅高菜的例子一样,具有真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很生动。四、仿照课文对两种吃虫植物的描写,介绍捕蝇草。过渡;在自然界中除了茅膏菜和猪笼草以外还有许多吃虫植物,你还知道其他的吃虫植物吗?老师这里也有一种吃虫的植物-捕蝇草,请你模仿课文描写两种吃

10、虫的植物的段落,介绍捕蝇草。介绍步骤:1、看视频,知道捕蝇草是怎样捉虫的。边看边思考:捕蝇草怎么捕虫的?把你看到的说说。教师告知学生哪里是捕虫夹、刺毛。预设:刚才茅膏菜主要是通过“粘、卷”这两个动作写出吃虫子的过程,那捕蝇草是主要通过合上捕虫夹,交叉刺毛吃虫的。2、出示文字资料,自己读读,说说选哪个资料?理由是什么?预设:通过文中两种植物的学习,学生能够发现要选与吃虫有关的内容进行介绍。请你把这几处连起来,说成一小段话。自己说说,指名说,其他人听帮忙修改作业:完成仿写。阅读其他吃虫植物的资料,可以试着像课文那样,完整的介绍一种吃虫的植物。板书:吃虫的植物样子茅膏菜吃虫专家 怎样吃虫猪笼草举例说

11、明四年级语文下册吃虫的植物精选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能用竭力造句。3、朗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4、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教学重点: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3、用竭力造句。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学难点:用竭

12、力造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会吃虫的植物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见一见会吃虫的植物。板书:二、初读课文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订正字音。认读词语,相机理解:(1)茅膏菜,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吃虫的植物?(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样子。(3)粘住,读准字音,粘住谁了认读苍蝇。(4)跌进,半截,腐烂。(5)本课还有两个多音字,出示扎,盛,说说这两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语。(6)竭力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一条蜈蚣跌进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进一步理解竭力。(7

13、)你能用竭力说句子吗?自学生字,反馈练习。(1)加偏旁成本课生字并组词。矛,高,夜,占,失(2)比一比,组词语。蝇( ) 截( ) 竭( )绳( ) 裁( ) 喝( )三、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写了茅膏菜和猪笼草的样子,以及它们是怎样吃虫的四、理清层次根据刚才我们归纳的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学生分段,订正结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自己默读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绍茅膏菜是先介绍什么,再说什么,又是怎样介绍猪笼草的?了解课文在介绍这两种吃虫的植物时,都是先介绍它们的样子和怎样吃虫的,再举例说明。五、小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吃虫的植物,茅膏菜

14、和猪笼草,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吃虫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2、了解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3、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段。默读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吃虫的?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画一画。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汇报填表:植物名称外形特点怎样吃虫能吃到虫子的原因茅膏菜(师生共填)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上长满柔毛,还带着黏液。粘住小虫,叶子紧紧地卷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