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12668811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的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四年级语问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在阅读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成语意思,会在语言中运用,受到启发。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叹句。4、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大胆推断。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教学难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

2、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了解更羸1、配合课文插图:图中骑着白马手拿弓箭的人叫更羸,他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2、出示第一段: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能说说什么是射箭能手吗?各行各业都有能手,纺织纺得特别好的就是纺织能手,你还知道哪些能手?那有名的射箭能手呢?3、通过这句话,我们对更羸有了这么多了解。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成语就跟更羸有关,这个成语就是惊弓之鸟(板书课题:惊弓之鸟)。相信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箭能手的奥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

3、读生词(1)出示:打猎、大雁、拉弦、裂开、孤单失群弦,读xin,不要读成xun。愈,读“y”,不要读成“yu”;“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2)出示本事(事读轻生):本领。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伤口)愈合:理解愈合指伤口长好。(声音)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过渡:解决了词语,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个别学生的发言、补充,总结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到郊外打猎,更羸观察了天上的一只大雁后,只拉弓,不射箭,就使大雁从天上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三、细读

4、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28自然段(1)那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大家28自然段,体会魏王和更羸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尽量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2)生自由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他们说说应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这样朗读;从而领会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活动。(4)师:这是刚才同学们读到的第5自然段,谁愿意在给大家读读。出示这段话:“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蹦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一是更羸的行动,一是大雁的行动。)(5)听到

5、“嘣”的一声响,大雁怎么样?(“那只大雁直往上飞,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6)这一句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各是什么意思?(课件显示:“直”变色)老师列出了“直”的几种解释,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显示:“直”三种解释)“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一个劲儿,拼命)“直掉下来”呢?(笔直)(7)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8)更羸的本事就只是不取箭,只拉弓,就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更羸是怎样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大家了?2、学习第9自然段。(

6、1)指名读第9自然段。(2)出示第一句。读读,这句话写的是什么?飞得慢是更羸看到的、叫得悲惨是他听到的,这也就是更羸观察到的。同时板书:慢 悲惨 观察更羸是怎么观察这只大雁的?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怎么写的(更羸仔细看了看)?师引读:更羸仔细观察,发现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3)出示第二句。师领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师读“果”,生读“因”。师:飞得慢,因为师:叫得悲惨,因为看来这不仅是一只箭伤未愈的大雁,还是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老师板书:箭伤未愈孤单失群 什么是孤单失群?这两个分句哪说的是原因,哪说的是结果?这两个分句都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这样的句式叫果因句式。平时我们都先说事情的原因

7、,再说结果,这样的句式叫因果句式。那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过渡:更羸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分析出这是一只伤箭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4)齐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能用“因果句”分析这只惊弓之鸟吗?大家自己说说。老师说第一句: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弦响,所以 .因为它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上飞。因为它拼命往上飞,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它伤口裂开了,所以就掉了下来。小结:所以更羸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

8、掉下来。(板书:拉弓 掉下来)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证明了更羸的这一判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更羸的判断真准确!3、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更羸通过观察发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悲惨;从而分析出这是一只箭伤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进而作出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看来更羸不光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下面再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更羸的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步做出来的。齐读第九自然段。四、揭示课题,拓展延伸1、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学的成语故事是惊弓之鸟,那你知道什么是惊弓之鸟了吗?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到惊吓后,遇

9、到一点情况后就害怕得不得了。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出示案例。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现象?五、板书设计惊弓之鸟 观察 慢 悲惨更羸 分析 箭伤未愈 孤单失群判断 拉弓 掉下来四年级语问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精选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4. 训练因果句式。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1、师:我们

10、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板书:不用箭【更羸| “射”| 下大雁】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二、找到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在

11、书上括出答案。【它飞得慢,是因为_。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

12、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出示填空:【它一听到_,心里很_,就_。它一_,伤口又_,就_。】交流,出示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一就拼命)指名读,齐读8、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

13、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观察)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出示板书:分析)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出示板书:判断)9、下面请同学看着板书的提示,背诵第8节。先各自准备,再指名背诵、一起背。三、进入对应点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再指名读,齐读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直:不弯曲;使直,把弯曲的伸开;爽快,坦率;一个劲儿地。】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6、老师来读第4节的句子,同学来读第8节中相对应的句子。师:只见那只大雁生:它一听到弦响四、朗读训练重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