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681328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职责)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文化职能的回归主题:对学校建设方向的思考,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的思考,对中国文化前途的思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思考! 我们是螺丝钉吗?最近和大四的同学交流时,了解到我们学校05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很低的,对于我们学校未来的招生的确不是一条好消息!身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也十分难过和担忧啊!我不禁思考当代大学生的占同龄人数的比例是小于10%的,也就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并不是绝对的过剩,但是为什么现时代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呢!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这样解释,说是大学教育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所以呢,社会上的市场主体企业就像买家似的以某种舆论协约开始各向大学定制具有一定数量的现成的具有专业知识的“螺丝钉

2、”式的“对口人才”!作为一个有自觉思考习惯的大学生我觉得这是多么的令人伤心啊!我不禁想以一个“人”的身份来大声疾呼:“我们不是螺丝钉,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如果谁妄想用加快更新速度来解决人才适销对路的问题的人绝对是被驴踢了或者是撞到猪上了!难道他不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简单道理吗,市场条件下人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需求的更新周期是非常短的?但是人才的培养却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就业心态引导课有多大用? 很多关心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面对目前社会文化的荒芜和教育的悲哀进行着苦苦的思索!到底是什么让绝对数量并不多的大学生那么的难以就业,同时我也在想既是今天我们的大学生勉强就业了,那么谁又能保

3、证明天他们就不会失业了呢?现在很多大学为了就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相继开设了面试技巧和求职心理引导等相关课程。这些做法是当代大学很普遍的做法!我们不妨来冷静的分析一下。首先:这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虽然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我想这绝不是什么真正有效的就业法宝!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大学,把大学回归到一种真正意义的教育上来! 其次:古语有云,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今天学校很吃力很勉强地促进学生就业,但谁又敢保证明天学生就不会失业了呢?事实上,现在很多类似面试技巧的课程都是在对大学生就业心里进行着调节, 有没有用呢?不可否认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但是它是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的!而且其不良影响远远大

4、于其可怜的正面意义!最终使得学生产生了对社会的灰色悲观情绪,也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使学校产生投机心理,使学校不愿真正去面对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哈哈” ,难道这不是乌鸦笑猪黑吗! 当代就业难的关键就在于教育目的的错误和教育文化的迷失!我们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编的一本书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其中一句重要的话就是“高中学习就是为了上好大学,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好的就业”!我承认这句话看上去是很合理的,但也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意识到了就业难得根本原因!这就是育人教育的根本性错误!“大学为就业”这句口号中充满了功利性呵和无知性啊!不仅仅是这本书里有这句话,而且很多大学的教育口号也可以品味到类似的意味!这不得不让一个

5、正处在大学教育之中的人不寒而栗啊!我真的有些害怕了,恐惧了正如放羊娃的故事,我们都在嘲笑那个放羊娃!是的,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个故事时我也笑了!但是今天我发现那笑声是多么的可悲啊!我们在笑什么?在笑那个放养娃无知的生命轮回吗?可是我们错了。他是放羊的,我们是上学的,他是为娶媳妇,我们是为得岗位,他让他的娃继续放羊,我们让我们的后代继续上学!难道这不是一样的吗?难道这不是我们这些自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悲哀吗?当我们耗费父母的青春和血汗来上大学,我们会得到什么呢?也许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呢?也许大家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来呢?更是不知道!因为大家来,所以我就来;因为父辈想要来,所以我就替他

6、来;因为大学需要人,所以我就必须来!“哈哈哈哈哈哈哈”真好笑!职业是个什么东西?好多人问,“职业”是什么啊?我说这个不需要问我!汉语是个好东西啊!它把词的意思早就都告诉我们了! 职者,社会责任,天职业!业也,一技之长,谋生手段也!合起来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以特定的技能从事某种业务来完成自己的对社会的责任! 大学是干什么的?职是业的目的,业是职的手段!大学生今天经常说一个词谋职!但事实上不应该叫做谋职,最多叫谋业!就业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我希望大学能够告诉学生一件事:你们不仅仅是搬砖垒土的泥瓦匠,更重要的你们是这座伟大殿堂的建设者!也就是要把学生由自在的思维状态引导向自由自觉的思维

7、状态!今天,当我们真正谈及到大学的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这一思考真正意义上触及到大学自我认识的核心,因为只有回归文化,才能深刻揭示大学的本质内容和基本功能!北大这个中国曾经最辉煌的文化军团当时的领袖蔡元培曾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之学问也!”他所谓的“高深之学问”并非强调晦涩与玄虚,而是中和性,人文性,非功利性教育。大学教育要激励学生抱定学术宗旨,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因此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核心地位。西方经典意义上的Universiti 一直固守着实施人文教育的大学理想!在以牛津为代表的经典传统综合性大学中,人文教育高于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大学是自由思想

8、和世界精神的象征,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自由,公平、沉重、稳健和智能”生活习惯的社会主体!同样坚定不移地突出人文教育,突出“Liberal arts”或“liberal education”,是哈佛大学的传统,是哈佛教育理念的核心。以人文境界培养下一代,使他们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在自己精通的专业之外思考更广泛问题的能力,成为真正的人和可以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精英栋梁,这也是美国许多大学的共同特征!对于大学文化本质做了这么多的阐释,那么为什么原本作为文化精神最集中体现的大学却普遍的缺乏文化呢?为什么当代许多大学的文化本质在相当程度上失落或者被掩盖了?原因在于应用科学、管理科学、工程科

9、学技术学科及其各种应用只是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大学教育的“人文性”逐步被“工具性”所掩盖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逐渐取代了人文教育的地位!结果,现代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工具化”特征!不可否认,这种转变体现了教育的现实感,使教育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直接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转变也具有实证主义的特征!而且在转变的过程中也显的盲目和过犹不及!这种教育模式最终所培养的往往是“专家”而不是学者,是分门别类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社会主体!大学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并非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这似乎就是现代性的内在冲突工具合理性和价

10、值合理性的张力!不仅涉及到韦伯当年提出的这个现象!同时还想到了“生活世界”理论,这是胡塞尔在分析欧洲科学危机时提到的,具体讲实证化的科学世界在无限发展中,遗忘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基础,从而导致了价值和意义的失落!哈贝马斯分析现代社会合法性危机时,曾提到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一级服从于金钱和权利的理性化的经济和政治子系统在自己的膨胀过程中把生活世界降为自己的子系统,从而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大学的目前的现象即为此!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效率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应用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学科及其各种应用知识进入了原本以人文教育为重点的大学教育领地,并由于忽略了科学技术的文化价值内涵

11、而蚕食大学教育的人文基础!结果在越来越明细专业教育体系中,学生成为大学人才生产线上被按照各种专业规格批量加工的“材料”,社会得到的不是人才而是专业工作者! 那么大学到底有什么功能呢?有人把大学功能解释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似乎看似很合理,但是自习分析是经不起推敲的!其一:人才培养,那么具有什么样的人叫做人才呢?如果连这个问题都说不出来,那么谈的上什么培养人才呢?其二:这三者是平行的地位和并立的作用吗?我认为不是!在其中目的、手段、基础、过程根本就没有思考,仅仅就是简单的总结和胡乱的拼凑!具体来说,培养人才,提供研究成果不是大学对社会贡献的主要方式吗?或者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应该

12、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吗?而且这种功能概括本身就具有“工具化”和“表面化”的特征,没有概括大学的本质内涵!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脱离了文化传承,文化启蒙和文化创新本质性功能,那么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加入一些引领文化和文化创新的功能,虽然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并立的地位仍然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它是其他三项功能的内在规定性!在人生职业规划指导这门科学中,人生职业选择中四大要素: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中基础是职业价值观!也就是说一个没有人问素养的人连自己职业选择的基础问题都无法解决!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人生职业规划科学也对大学的文化教育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一切的一切都指

13、向了大学的文化功能!你是人才吗? 央视对话栏目请了微软副总李开复和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做了一期栏目“你是人才吗”?分别对人才进行了定义图表 1微软副总 李开复 图表 2北大副校长 陈章良 看到这两幅图,我陷入了沉思!供求分歧是这么的明显,然而教育机构却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大学和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分歧吗?我想人才的供与求绝不是结构性偏差那么简单,而更深刻的是整个社会公民的文化思想偏差!不管是大学还是企业,它们都是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职员还是学生,他们都是社会公民的一部分!事实上社会是非常需要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即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可是这种培养却由于其自身的艰巨性和复杂

14、性导致大家相互推诿!但是我认为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创新阵地,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文化的教育任务!对于企业的功能,大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它绝不是以文化教育为核心功能的地方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太多话想讲,大家也有太多的话想说,在此我不愿赘述。简单来说,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有这么两方面:一、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二、文化创新和文化自觉!同时,我也想在此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我经常在大学校园会接触到一个词“校园文化”,但我总觉得好像不是那么的顺溜,细细的想了一想,噢!原来是说反了呀!大家肯定是把“文化校园”说成了“校园文化”,唉!竟然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未来可得好好的反思一下喽!我是一个创新的

15、人吗?我是一个创新的人吗?我不知道!谁又能告诉我呢?想起了同学给我说的一句杂嘴:“英语,数学,计算机,各门专业死里背!想搞对象没条件,想起学习没动力!唉,算了烟酒服侍网冲浪,慨叹生活真乏味!”社会教育一直在强调人才的创造性,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了吗?我想事实大家都明白,我不想太多说了!为什么我们的创新精神一直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呢?很多人说因为它是流于形式了,我说对!但是我又想追问一句,为什么会流于形式呢?的确不好回答!但是我觉得答案很简单!本身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同时答案已经出来了,结果就是大家思想都处在一种自在状态,不习惯去思考自己习惯的东西!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自发状态!

16、 简单来说也就是我们做事时不仅要想是什么,同时要想为什么、怎么做?同时在大学教育这块,我想说的就是:给定模式的创新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意义上的创新了。我们任何给定的知识都是不完备的,唯有人文素养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重要源泉!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啊! 我想说?记得第一节近代史公开课上,老师以一个冒充北大校长的黑客在网上的一篇文章为案例(其中内容主要是对当代北大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景象进行了较为恶俗的讽刺)开始课程的。紧接着老师引述了陆丹院长的一句话:“大学公选课,目的不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说教,而是通过一些多元文化的接触来启迪学生的思考!”最后老师用案例中的一句话庄严得对我们宣布:我绝不往同学们脑子里面灌屎!当我听到陆丹院长的那句话时,我内心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