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68094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9节-魏晋南北朝.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一节三国鼎立第二节西晋的短期统一第三节十六国与东晋第四节南朝更替与北朝分合 第一节三国鼎立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 军阀割据黄巾军打击 刺史改州牧宦官 外戚争斗仍在继续董卓乱政 关东讨董卓2 曹操统一北方曹操势力的发展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获胜 基本统一了北方 3 赤壁之战与魏 蜀 吴的建立208年赤壁之战 孙 刘大败曹操 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221年夷陵之战 刘备攻吴大败 三方疆域确定下来 220年 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 国号魏 建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 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 孙权称王 229年称帝 国号吴 史称孙吴或东吴 定都建业 南京 二 曹魏的统治

2、1 政治上 1 打击豪强 整顿吏治 2 唯才是举 与 九品中正 曹操的用人政策就是所谓 唯才是举 多次颁布求贤令 曹丕称帝 用 九品中正制 以选拔官吏 就是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 中正 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士人 列为九等 以备选用 后来成为世家大族把持用人的工具 3 曹操注意严明赏罚 加强考课 2 经济上 1 屯田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 民屯的屯田民由国家拨给田地 按军事编制 军屯是以士卒屯田 2 租调制 租每亩4升 户调绢2匹 绵2斤 3 改进工具 马钧改造翻车 4 曹魏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 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陂堰 不少地方官吏亦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 解决了军粮问题 对于中原

3、地区社会秩序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起了重大作用 翻车实物图片 翻车模型 三 诸葛亮治蜀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 不久病死 他的儿子刘禅即位 由丞相诸葛亮辅政 1 政治上 加强法制 打击豪强 2 用人唯贤 如培养 支持姜维 3 经济上 维修都江堰 重视织锦业 蜀锦为各地的达官贵人所喜爱 重视兵器改进 4 实行 和抚 政策 南中是两汉时期的南夷地区 民族众多 民族关系复杂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5 联吴抗曹 北伐中原 人才 四 孙吴开发东南1 对魏既对抗又妥协 对蜀又联合又争夺 2 招抚山越 山越人 散处于今江苏南部及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等地的山区 一面坚壁清野 一面招劝抚慰 约有十万多人被迫陆续出

4、山 部分青壮年编入军队中 一般人口被安置在平原地区 3 举贤任能 重用周 鲁 吕 陆 孙吴四英将 4 经济方面 北方人口南迁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吴还在许多郡县组织屯田 吴的造船经验和技术都有很大的进步 公元230年 吴黄龙二年 孙权遣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至夷洲 今台湾 这是我国古文献中有关大陆人到台湾的最早记录 5 孙吴有许多大地主世代高官 实行领兵制和复客制 有的将领拥有众多的私兵 世代承袭 大户有许多佃客为私家人口 免除徭役 孙权 孙策 第二节西晋的短期统一一 魏晋统一全国曹魏后期 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掌握大权 公元260年 景元元年 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杀皇帝曹髦 立曹奂为帝

5、 263年 司马昭封晋公 不久又封晋王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亡 265年 司马昭病死 其子司马炎继为晋王 266年废曹奂自立 是为晋武帝 国号晋 史称西晋 晋代魏之后 280年灭吴 司马懿 司马炎 二 门阀世族统治1 占田制 占田 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 课田 数是国家征收田租 税 的亩数 每亩纳粮八升 晋书 食货志 曰 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 女子三十亩 其外 丁男课田五十亩 丁女二十亩 西晋的田租高出曹魏一倍 户调制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 食货志 又曰 丁男之户 岁输绢三匹 绵三斤 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 西晋的户调额比曹魏增加了二分之一 品官占田荫客制 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

6、族 官僚们的经济特权的制度 但也多少含有对贵族 官僚们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 限 的用意 2门阀世族统治 九品中正制 到了西晋 已成为培植门阀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 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的情况 魏晋之际 门阀士族制度形成 门阀士族有政治特权 很快腐朽 3八王之乱司马炎篡魏之后 他封同姓王二十七国 出镇一方 则拥有重大兵权 又得自置官吏 如人在朝中 则居卿相之位 权倾内外 291 306年 手握重兵的八王先后起兵 争夺皇位 造成了一场灾难 三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与西晋灭亡西晋末年 巴蜀 荆州爆发流民起义 东汉 魏晋时期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主要有 匈奴 羯 ji 杰 氐 羌 鲜卑 史称

7、五胡 内迁民族群众饱受汉官 地主的剥削和奴役 生活十分痛苦 304年 匈奴贵族刘渊在起兵 自称汉王 308年 刘渊称帝 国号汉 316年 刘渊 族子 刘曜 又攻入长安 俘愍帝 西晋灭亡 前赵刘曜皇后羊献容 第三节十六国与东晋一 十六国概况西晋灭亡之后 北方陷入少数民族贵族割据混战时期史称 五胡十六国 实际上大约20左右个政权 二 东晋的建立及其统治西晋末年 琅邪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 都督扬州诸军事 驻建邺 改称建康 317年 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方士族的首领们拥立司马睿为晋王 次年立为帝 建都建康 史称东晋 中原地区南渡的人口叫做侨人 侨户 侨人的绝大多数是按照宗族 乡里相聚而居 东晋重置了许多

8、侨人的原籍州 郡 县 并仍用旧名 叫做侨州 侨郡 侨县 简称 侨置 或 侨立 东晋的世族亦称士族或门阀 是地主阶级的最上层 东晋门阀世族达到鼎盛 家谱兴盛 孙恩起义孙恩 琅邪人 世代信奉五斗米道 399年由海岛攻浙江沿海 孙恩投海而死 由他的妹夫卢循率领 继续战斗 411年卢循失败 三 东晋北伐与淝水之战东晋建立前期 曾多次出兵北伐 最重要的祖逖多次北伐 桓温三次北伐谢安为了组织一支归中央直接指挥的得力军队 就让其侄谢玄招募来自徐 兖二州的侨人或其子孙 组成军队 并严格训练 号为 北府兵 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曾南征 前秦于公元382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383年进攻东晋 晋书 苻坚载记 曰

9、坚发长安 戎卒六十余万 骑二十七万 前后千里 旗鼓相望 秦军前锋为25万人 东晋以北府兵八万人迎击秦军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前秦大败 北方再度分裂 而东晋为大将刘裕所篡 第四节南朝更替与北朝分合一 南朝政权的更替与南方经济的发展1 宋齐梁陈更替420年刘裕称帝 刘宋建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最后为隋朝所统一 2 门阀世族的衰落与寒门庶族地位的上升 形成于魏晋之际 鼎盛于东晋的门阀世族 从东晋末开始走向衰落 到南朝更趋没落 门阀世族自身腐朽 逐渐失去了统治能力 寒门努力勤奋 有的出任军职 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升 3 东晋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1 农业两汉时期 南方的农业比较落后 三国时期

10、孙吴建都建业 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 东晋建立前后 北方人口南来 增添了大量的劳动力 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南朝时期的农业技术有很大的进步 土地 江南的许多荒野开垦成粮田 粮食 农作物产量有所提高 三吴地区最发达 此外 鄱阳湖 洞庭湖沿岸和成都平原 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 水利 东晋 南朝时期南方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沿海的一些地区还修建了海塘 以保护农田 免受潮水侵袭 2 手工业造纸业 南方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 造纸的原料除用麻 楮 ch 楚 皮外 还有桑皮 藤皮 三吴地区及剡溪 今浙江嵊县 等地产的藤纸 很有名 纸代替了简帛 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青瓷业 青瓷业有很大的发展 三吴地

11、区是青瓷器的主要产地 三吴地区之外 不少州郡也烧造瓷器 技术水平相当高 由于瓷器的大量生产 部分陶器 金属器和漆器 已为瓷器所代替 冶铁业 多用水排鼓风 在炼钢技术上 陶弘景的 灌钢 法 把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 再加锻打 可以成为优质钢 还有一种 横法钢 是经过百炼而成的 纺织业 江南在三国时期 丝织技术还较落后 没有织锦业 东晋末年 刘裕灭后秦时 将长安的百工迁于建康 建立锦署 从此织锦技术也传于江南 用亚麻织布的技术也有进步 夜间浣纱 天明即织成布 叫做 鸡鸣布 造船业 江南多水 自古以来重视造船业 三国以后 南方的人口增多 经济发展 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 海上有巨型船只远航各地 或远达外

12、洋 大船载重可达二万斛 3 商业首都建康的商业最发达 城内有四个市 秦淮河两岸的市集很多 此外 江陵 山阴 成都 寿春 襄阳 番禺等 都是一方的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 也是一方的商业中心 东晋南朝时期的海外贸易相当发展 番禺是最主要的口岸 二 北魏统一北方与北方民族大融合1 北魏统一北方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386年 拓跋珪在平城称代王 398年改国号为魏 称帝 定都平城 史称北魏 439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 面临许多问题 1 入主中原后 还保留着游牧生产方式 畜牧业有很大比重 征战不断 许多人被掠为奴隶 2 北魏实行 宗主督护制 任命豪强为宗主 宗主是割据势力

13、控制的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 国家不得征调 3 胡汉分治 民族压迫残酷 各族反抗不断 4 拓跋部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矛盾 守旧势力与汉化的贵族间冲突不断 2 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拓跋宏即位时 471年 才只有五岁 由他的祖母冯太后辅政 孝文帝改革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这次改革的内容如下 1 整顿吏治 实行九品中正制和贡举制 选官注重才干 打破世庶界线 注意惩治贪污 加强官吏考课 2 均田制 男子十五岁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桑田二十亩 妇人受露田二十亩 露田年满七十岁 还田于官 桑田为世业 3 三长制 五家立一邻长 五邻立一里长 五里立一党长 三长职责是核定田地 户口数量 征收户调 调发徭役 维持治安 4 定

14、额租调制 即一夫一妇的家庭 纳户调帛一匹 粟二石 5 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 冯太后死 孝文帝亲政 继续进行改革 公元494年 太和十八年 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 也解脱了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羁绊和干扰 有利于继续进行改革 迁都本身虽不属于制度改革 但却是孝文帝改革的总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6 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 改为汉服 汉姓 汉语 与汉人通婚 提倡儒学 拓跋改为元姓 穆陵氏改姓穆氏 步六孤氏改姓陆氏 贺赖氏改姓贺氏 独孤氏改姓刘氏 贺楼氏改姓楼氏 改革的意义孝文帝的改革 一 提高了鲜卑的文明程度 有利于政权建设 二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 三 也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15、发展 3 北魏分裂与北齐 北周的分合北魏后期上下奢侈腐化 爆发了数次起义 永熙三年 534年 孝武帝逃向关中 投靠宇文泰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 是为孝静帝 从此北魏分裂为东 西两国 东魏在邺城 由高欢控制 国都自洛阳迁至邺 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 史称 东魏 控制着洛阳以东的疆域 550年其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自立 国号齐 史称北齐 亦称高齐 西魏 由宇文泰控制 公元556 7 年 宇文泰死 其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 自称天王 国号周 史称北周 亦称宇文周 公元577年 建德六年 北周出兵灭北齐 北魏534年 东魏 高欢 西魏 宇文泰 550年北齐 557年北周 577年 4 北方民族大融合原因 少

16、数民族内迁后 与汉族联系加强 差距减小 汉族与少数民族往往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 内迁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了促进和睦 消除隔阂的政策 表现 从少数民族看 不仅经济 文化上连语言 风俗也汉化 有的民族原有特征消失 从汉族看 不仅民族成员增加 而且经济 文化上学习了少数民族的精华 胡饼 胡床 胡乐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 科学技术1 数学 魏晋时期 数学家刘徽推算出 3 14 16 南朝宋时的大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求出圆周率 的值在3 1415926和3 1415927之间 把圆周率求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比欧洲早 2 天文历法 东晋虞喜发现岁差 祖冲之编制的 大明历 规定一年为365 24281481天 3 医学 西晋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是王叔和 著 脉经 一书 奠定了古代脉学理论的基础 皇甫谧著 甲乙经 为我国第一部针灸学著作 4 农学 贾思勰是北魏时期的农学家 撰成 齐民要术 一书 是我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之作 马钧制造了翻车 黄帝针灸甲乙经 卷之一精神五脏论第一黄帝问曰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 血 脉 营 气 精 神 此五藏之所藏也 何谓德 气 生 精 神 魂 魄 心 意 志 思 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