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665431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岳麓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6 北宋王安石变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六六 建议用时 建议用时 35 分钟分钟 基础达标练基础达标练 1 范仲淹在 范仲淹在 答手诏条陈十事答手诏条陈十事 中说 中说 官壅于下 民困于外 夷狄骄盛 官壅于下 民困于外 夷狄骄盛 寇盗横炽 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寇盗横炽 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结合材料判断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材料判断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国家财政危机 促使人民生活富裕 缓解国家财政危机 促使人民生活富裕 B 缓解国家财政危机 富国强兵 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缓解国家财政危机 富国强兵 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C 增加政府收入 增强军队实力 增加政府收入 增强军队实力 D 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2、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 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 解析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北宋时期机构臃肿材料信息反映了北宋时期机构臃肿 财政困难财政困难 民族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尖锐 政府统治危机 因此可知政府统治危机 因此可知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 富国强富国强 兵兵 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答案答案 B 2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A 辽 西夏的威胁 辽 西夏的威胁 B 土地荒芜 水利荒废 土地荒芜 水利荒废 C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 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官僚地主隐

3、匿田产逃税 解析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社会危机的表现四个选项都是社会危机的表现 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经济问题 但其中最关键的应是经济问题 答案答案 C 3 痒序不教之以道艺 官司不考问其才能 父兄不保任其行义痒序不教之以道艺 官司不考问其才能 父兄不保任其行义 王安石 王安石 针对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是针对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A 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反对 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反对 恩荫恩荫 B 开设武学 增强军队的素质 开设武学 增强军队的素质 C 废除 废除 恩荫恩荫 用新近之士取代旧官僚 用新近之士取代旧官僚 D 用 用 将兵法将兵法 取代取代 更戍法更戍法 解析解析 题干中的材料是针对题干中的

4、材料是针对 恩荫恩荫 带来的弊端而采取的措施带来的弊端而采取的措施 是贯彻是贯彻 择优录取的原则 择优录取的原则 答案答案 A 4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 抑制土地兼并 抑制土地兼并 B 限制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限制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C 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D 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解析解析 解答本题应结合青苗法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应结合青苗法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内容进行分析 这些措施解决的共同问题是解决财政困难 这些措施解决的共同

5、问题是解决财政困难 答案答案 C 5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 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 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 A 青苗法 青苗法 B 募役法 募役法 C 方田均税法 方田均税法 D 农田水利法 农田水利法 解析解析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王安石推行青苗法 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 政府贷款或谷物政府贷款或谷物 给农民给农民 收获后偿还收获后偿还 收收 20 30 的利息 这就使农民免受了高利贷的盘剥的利息 这就使农民免受了高利贷的盘剥 还可增加政府的收入 还可增加政府的收入 答案答案 A 6 王安石变法期间 王安石变法期间 盗贼比之昔时

6、 十减七八盗贼比之昔时 十减七八 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 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 益于哪一措施的实施益于哪一措施的实施 A 保马法 保马法 B 将兵法 将兵法 C 保甲法 保甲法 D 精简军队 精简军队 解析解析 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 地方治安便有了好转地方治安便有了好转 出现了题出现了题 干中的现象 干中的现象 答案答案 C 能力提升练能力提升练 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仁宗之世仁宗之世 契丹增币契丹增币 夏国增赐夏国增赐 养兵西陲养兵西陲 费累百万 费累百万 宋史宋史 材料二材料二 陛下陛下 宋神宗宋神宗 即位五年即位五

7、年 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 其议论最多者其议论最多者 五事也 一曰和戎五事也 一曰和戎 二曰青苗二曰青苗 三曰免役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也称募役 四曰保甲四曰保甲 五曰市易 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免役之法成 则农时不夺则农时不夺 而民力均矣而民力均矣 市易之法成市易之法成 则货贿通流而国用则货贿通流而国用 饶矣 饶矣 王安石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1 北宋北宋 积贫积贫 原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 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原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 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2 王安石变法针对王安石变法针对 积贫积贫 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 还有哪两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

8、的以外 还有哪两 事事 根据材料二 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根据材料二 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解析解析 第第 1 问问 先要把材料中所列原因提炼出先要把材料中所列原因提炼出 然后再加以排除然后再加以排除 另外另外 的原因便是答案所在了 第的原因便是答案所在了 第 2 问问 首先明确变法中解决首先明确变法中解决 积贫积贫 的诸多措施的诸多措施 再再 找到材料中已提及的青苗法 募役法等进行排除找到材料中已提及的青苗法 募役法等进行排除 剩余措施就是答案所要求的两剩余措施就是答案所要求的两 事事 了 至于了 至于 成效成效 材料很明确材料很明确 提出后略加整理即可 提出后略加整理即可 答案答案

9、 1 冗官 冗官 2 两两 事事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成效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成效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 保证生保证生 产时间产时间 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王安石说王安石说 人之困乏人之困乏 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常在青黄不接之际 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 息息 而贷者常苦于不得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 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 官薄官薄 其息而民救其乏其息而民救其乏 则青苗之行矣 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材料二 苏辙说苏辙说 王介

10、甫王介甫 安石安石 小丈夫也小丈夫也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 志欲破富民志欲破富民 以惠贫民以惠贫民 不知其不可也 不知其不可也 及其得志及其得志 专以此为事专以此为事 设青苗法设青苗法 以夺富民之以夺富民之 利利 材料三材料三 王安石说王安石说 臣以为臣以为 苟能抑制兼并 理财苟能抑制兼并 理财 不患无财 不患无财 邓广铭邓广铭 王安石王安石 1 材料一中材料一中 兼并之家兼并之家 豪民豪民 主要指哪些人 主要指哪些人 2 根据材料一 二 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根据材料一 二 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3 根据材料二 分析苏辙评论王安石变法的立场 根据材料二 分析苏

11、辙评论王安石变法的立场 4 综上所述 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 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综上所述 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 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 价 价 解析解析 第第 1 问结合材料和已有知识不难判断是大地主和高利贷者 第问结合材料和已有知识不难判断是大地主和高利贷者 第 2 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即可 第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即可 第 3 问从问从 小丈夫小丈夫 嫉富民嫉富民 破富民破富民 夺富民之利夺富民之利 等可判断站在大官僚 大地主立场上 第等可判断站在大官僚 大地主立场上 第 4 问需结合所学知识回问需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 答 答案答案 1 大地主 高利贷者

12、大地主 高利贷者 2 抑制大地主 高利贷者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抑制大地主 高利贷者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 站在大官僚 大地主立场上 站在大官僚 大地主立场上 4 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王安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王安 石通过抑制石通过抑制 兼并兼并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 有利于农民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 有利于农民 发展生产 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发展生产 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大有三冗大有三冗 小有三费小有三费 以

13、困天下之财 以困天下之财 三冗不去三冗不去 不可为国 不可为国 材料二材料二 北宋中期北宋中期 积贫积贫 积弱积弱 的局面日渐突出的局面日渐突出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 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 方今朝廷之位方今朝廷之位 未可谓能得贤才 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得贤才 政事所施 未可未可 谓能合法度谓能合法度 官乱于上官乱于上 民贫于下民贫于下 风俗日以薄风俗日以薄 财力日以困穷 财力日以困穷 材料三材料三 及神宗朝及神宗朝 荆公荆公 指王安石指王安石 秉政秉政 后之人但言其农田 水利 青后之人但言其农田 水利 青 苗 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苗 保甲诸法为百姓害 而不知

14、其移人心 变士心为朝廷之害而不知其移人心 变士心为朝廷之害 其害于百姓者其害于百姓者 可以一日而更 而其害于朝廷者可以一日而更 而其害于朝廷者 历数十百年历数十百年 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日知录 宋世风俗宋世风俗 1 材料一中所说的材料一中所说的 三冗三冗 具体指的是什么 具体指的是什么 2 为了改变为了改变 积贫积贫 积弱积弱 局面 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局面 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 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 贤才贤才 采取了哪些措施 采取了哪些措施 4 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 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 材料三对王安石变

15、法持什么态度 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 解析解析 第第 1 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宋朝建立后宋朝建立后 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施 加强专制集权加强专制集权 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 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集中了军权和行政权 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冗官 冗冗官 冗 兵 冗费问题严重兵 冗费问题严重 形成形成 积弱积弱 和和 积贫积贫 局面 第局面 第 2 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 可 第可 第 3 问根据材料可知是取士之法问根据材料可知是取士之法 采取的措施有 改革科举制度采取的措施有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第惟才用人 第 4

16、 问注意题干信息问注意题干信息 其害于朝廷者其害于朝廷者 历数十百年历数十百年 滔滔之势一往而滔滔之势一往而 不返也不返也 再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回答 再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回答 答案答案 1 冗兵 冗官 冗费 冗兵 冗官 冗费 2 积贫积贫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答出三条即可答出三条即可 积弱积弱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3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惟才是用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惟才是用 4 态度 否定态度 否定 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 看法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看法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积贫积贫 的局面有所改变 促进了经济的发的局面有所改变 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 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政治军事实力增强 展 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政治军事实力增强 积弱积弱 的局面有所改善 的局面有所改善 其其 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