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66539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民版选修1作业与测评:课时作业 6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六六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北方经济的逐渐恢 复复 建议用时 建议用时 35 分钟分钟 基础达标练基础达标练 1 北魏时期 北魏时期 州郡之民 或因年俭流移 弃卖田宅 漂居异乡州郡之民 或因年俭流移 弃卖田宅 漂居异乡 孝文帝 孝文帝 即位后却纷纷即位后却纷纷 始返旧墟始返旧墟 其主要原因是 其主要原因是 A 均田制的推行 均田制的推行 B 民族融合的加深 民族融合的加深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社会风俗的变化 社会风俗的变化 A 均田制的推行均田制的推行 使百姓耕有其田使百姓耕有其田 人们纷纷重归故土人们纷纷重归故土 2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 时人描写孝文帝

2、改革 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 钱绢露积于廊者 不可较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 钱绢露积于廊者 不可较 胜胜 数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财政收入大大增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社会生产获得发展社会生产获得发展 商业也有较大发展商业也有较大发展 丝织丝织 业比较发达业比较发达 A B C D A 国家殷富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库藏盈溢 说明说明 正确正确 钱绢钱绢 不可较不可较 胜胜 数数 说明说明 正确正确 故选故选 A 项项 3 魏书魏书 食货志食货志 记载 记载 魏初至大和 钱货无所周流 高祖魏初至大和 钱货无所周流 高祖 元宏元宏 始诏天始诏天 下用下用 钱钱 焉 焉 对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3、对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鲜卑族从高祖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鲜卑族从高祖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 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商业由萎缩而至渐趋活跃 商业由萎缩而至渐趋活跃 D 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C 由材料中从北魏初的由材料中从北魏初的 钱货无所周流钱货无所周流 到高祖的到高祖的 诏天下用诏天下用 钱钱 焉焉 说说 明商业由萎缩至渐趋活跃明商业由萎缩至渐趋活跃 4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促进了民族融合 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促进了民族融合 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 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从

4、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这表明民族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这表明民族 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封建化的过程 B 农业化的过程 农业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工业化的过程 D 汉化的过程 汉化的过程 B 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 它是指各民族在经济它是指各民族在经济 文化交流过文化交流过 程中程中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共同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在民族融合的过在民族融合的过 程中程中 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

5、式 开始了定居生活开始了定居生活 实质是农业实质是农业 化的过程化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民族融合则是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则是封建化的过程 5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民族融合的潮流民族融合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的潮流的潮流 A B C D A 都是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都是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 故故 都是正确的都是正确的 符合题目的要符

6、合题目的要 求求 而而 并不符合史实并不符合史实 魏晋南北朝时期改革并不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改革并不普遍 排除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故本题答案为 A 项项 6 吴宗国在 吴宗国在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中说 中说 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 力量力量 交替的交替的 胡化胡化 和和 汉化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走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走 出门阀士族 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出门阀士族 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作者旨在强调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北魏因改革成

7、为强大帝国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D 材料并未论述政策的稳定性问题材料并未论述政策的稳定性问题 故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北朝强盛的原因项错误 材料中北朝强盛的原因 在于在于 交替的交替的 胡化胡化 和和 汉化汉化 但并未说明北魏成为但并未说明北魏成为 强大的帝国强大的帝国 故故 B 项错误 材料讨论的重心在于北朝全盛的原因项错误 材料讨论的重心在于北朝全盛的原因 而非隋唐统治而非隋唐统治 故故 C 项错误 材项错误 材 料强调北朝在料强调北朝在 交替的交替的 胡化胡化 和和 汉化汉化 中中 积蓄了体制的力

8、量积蓄了体制的力量 实现了历实现了历 史的进步史的进步 故故 D 项正确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能力提升练 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冬十月丁未 诏曰 诏曰 朕承乾在位朕承乾在位 十有五年十有五年 每览先王之典每览先王之典 经经 纶百氏纶百氏 储畜既积储畜既积 黎元永安黎元永安 今富强者并兼山泽今富强者并兼山泽 贫弱者望绝一廛贫弱者望绝一廛 致令地有致令地有 遗利遗利 民无余财民无余财 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饥馑以弃业 而欲天下太平而欲天下太平 百姓丰足百姓丰足 安可得哉 安可得哉 魏书魏书 高祖纪上高祖纪上 材料二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诚自古驱民在信诚

9、一言为重百金轻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君能令政商君能令政 必行必行 王安石王安石 1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北魏孝文帝采取了怎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北魏孝文帝采取了怎 样的措施 作用如何 样的措施 作用如何 2 根据材料二回答 商鞅是如何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 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根据材料二回答 商鞅是如何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 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 施 谈谈他是如何化解改革阻力的 施 谈谈他是如何化解改革阻力的 答案答案 1 问题 豪强兼并大量土地 贫民无地少地 百姓贫饥流亡 土问题 豪强兼并大量土地 贫民无地少地 百姓贫饥流亡 土

10、 地荒芜 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 地荒芜 政府赋税没有保障等 措施 推行均田制 作用 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大措施 推行均田制 作用 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大 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良田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良田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 展 展 2 商鞅 讲求诚信 政令必行 孝文帝 设巧计迁都洛阳 坚决镇压保守拓商鞅 讲求诚信 政令必行 孝文帝 设巧计迁都洛阳 坚决镇压保守拓 跋贵族的叛乱 跋贵族的叛乱 8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以下是魏晋墓葬壁画以下是魏晋墓

11、葬壁画 图一图一 牵羊的民族牵羊的民族 图二图二 耕牛图耕牛图 1 图一 图二说明北魏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图一 图二说明北魏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是什么 材料二材料二 自孝文帝以后自孝文帝以后 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孝 字字 如如 孝武帝孝武帝 孝明帝孝明帝 等等 2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材料三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观察下列图片 图三图三 北魏服饰变化北魏服饰变化 图四图四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3 根据图三 图

12、四 指出北魏服饰变化说明的问题 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根据图三 图四 指出北魏服饰变化说明的问题 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答案答案 1 变化 生产方式由游牧到农耕的转化 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变化 生产方式由游牧到农耕的转化 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 2 原因 因为自孝文帝改革后 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 尊崇孔原因 因为自孝文帝改革后 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 尊崇孔 子 提倡以孝治国 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子 提倡以孝治国 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孝 字 本质 鲜卑族政权的字 本质 鲜卑族政权的 封建化 封建化 3 说明的问题 鲜卑族服饰逐渐汉化 说明的问题 鲜卑族服饰逐渐汉化 原

13、因 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结果 原因 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结果 影响 顺应了时代潮流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影响 顺应了时代潮流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 融合 融合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拓跋宏从小受到的是汉文化的熏陶与教育 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是 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汉族士大夫 魏书魏书 高祖纪高祖纪 说他说他 五经之义五经之义 览之便览之便 讲讲 史传百家史传百家 无不该涉无不该涉 冯太后还

14、亲自将儒家的忠孝冯太后还亲自将儒家的忠孝 仁爱仁爱 礼义等道德礼义等道德 思想传授给拓跋宏思想传授给拓跋宏 材料二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 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文明行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打下了基础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概括指出这一现象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 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 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明材料二的论断 答案答案 1 现象 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现象 北魏最高统治集团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影响 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 影响 使汉化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 2 改革推行均田制 整顿吏治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发展和社会进步 改革推行均田制 整顿吏治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发展和社会进步 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政策 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政策 促进了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中华文明得到了丰富 和发展 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