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66404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最后冲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1840-1842年 鸦片战争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1金田起义、武宣东乡称王、永安封王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1894年, 黄海战役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

2、书”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戊戌变法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 黄花岗起义1911年lO月10日 武昌起义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告各友邦书1913年 二次革命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

3、乡村转城市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924年 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1927年9月 秋收起

4、义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 遵义会议1935年 华北事变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1945抗日战争193777卢沟桥事变1937813 八一三事变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810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 百团大战1941

5、11 皖南事变194546 中共七大1944 反攻 豫湘桂战役1945年8月10月10日 双十协定签字1949年4月 北平谈判19451949解放战争1946年初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3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1949春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3年 抗关援朝战争

6、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抗美援朝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三大改造开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日内瓦会议1955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6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双百”方针提出;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 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964 成功研制原子弹 1965 西藏自治区196619

7、76年 “文化大革命1970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1971年10月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乒乓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田中角荣访华,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3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袁隆平杂交水稻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1977 邓小平复出,恢复高考1978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中美建交 1980 四大经济特区1983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1984 中英签署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开放14个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8 海南经济

8、特区1995 科教兴国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001 上海经合组织;中国加入WTO:古代部分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

9、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

10、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2秦朝的中央机构: 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 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由来:

11、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统

12、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评价: 三省的相权一分为三最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

13、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元朝的行省制: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4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2清朝设军机处: 原因:加强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