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665864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C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D神权对立于王权【解析】古代王权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D项说法错误。A、B、C三项皆与史实相符。【答案】D2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

2、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解析】由题干中的“授土”“授民”,可以判断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故选B。周天子是在实施分封,排除A;C错在“相似”;题干材料与“重视礼仪制度建设”无关,排除D。【答案】B3西周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极力推行宗法制。对此,下列有关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度B小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C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D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宗法制下大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宗法制确立了世卿世禄制度;分封制的核心是“授土”“授民”,故B、C、D三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故A项正确。【答案】A4“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A宗法制B君主专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家国一体”是宗法制的特点。【答案】A5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

4、幼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解析】“维护皇权独尊”仅局限于对皇帝名字的避讳,所以A项不正确;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尊老”,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对“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帮助,故D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少敬老、下级尊重上级、臣下敬重君王,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所以只有C项正确。【答案】C6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曾引用谚语“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这说明()A战国时期世袭制逐步被破坏B“家国一体”的局面开始形成C君臣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D分封制下贵族政治关系稳固【解析】材料中“主卖官爵”的意思是指出现了君主卖官爵、官位不是世袭而来的现象,

5、“臣卖智力”是指通过个人能力获取一定的官职。再根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可以看出是战国时期,由此判断战国时期世袭制逐步被破坏。【答案】A7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弭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解析】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的历程。因此B项正确。【答案】B8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表述有误的是()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

6、体现B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C杜绝了政治腐败和低效现象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稳固了统治基础【解析】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也不可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答案】C9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参知政事【解析】材料中崔祐具有封驳审议的权力,根据三省的分工可判定供职于门下省。【答案】B1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

7、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D设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解析】阅读材料可知荀子认为君主对官吏要“不可不略知”,即加强对官吏的监察,联系秦代官制,可知答案为D。【答案】D11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负责定旨出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其长官为宰相B其下设六部C相权趋于集中D其取代了皇帝的决策权【解析】唐代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皇权得到加强。“负责定旨出命”,即起草诏令,该省应为中书省。六部隶属尚书省。A项正确。【答案】A12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

8、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枢密院设置后,主管军事,中书则只管行政,达到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说法符合材料信息。【答案】B13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该诗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B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

9、定的合理性【解析】据“唐诗及第谣”“金榜”等关键信息可知该诗反映的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但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无关,故本题选C。【答案】C14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其中,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占绝对上风始于()A秦朝 B西汉C隋唐 D北宋【解析】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存在,到宋代,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占绝对的上风。【答案】D15“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

10、三四。”“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针对这种现象北宋采取的措施是()A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B地方实施“推恩令”C实行三省六部制D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解析】A、C是针对中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强调加强中央集权;B是汉朝采取的措施;D是北宋的措施,设转运使收回财权,派文官担任地方官,收回地方兵权,在中央组织禁军。【答案】D16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 160件,共计3 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A立左右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设军机处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解析】从题干时间可以判断应为明朝时

11、期;明废丞相,排除A;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在清朝时期设置,排除B、D;明初废丞相后,由于事务繁杂,设殿阁大学士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答案】C17清设军机处弊端多多,稍可称赞的是 ()A军机大臣无法弄权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进行裁决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D减轻了皇帝的行政工作负担【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积极作用。军机处人员精干,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文书,工作效率相对较高。【答案】C18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

12、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材料叙述了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的旨意,它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答案】A19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更加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A BC D【解析】在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君权与相权、中

13、央与地方的矛盾。题干中涉及的两种现象都是当时君主专制加强的核心措施,都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重要表现。【答案】D20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解析】由材料中“竞争性的制度”“行政官员的水平”等,结合中国的科举制的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等,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21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

14、制,再到文臣、通判的设置,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表明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答案】C22根据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研究结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C三省六部制 D军机处【解析】材料观点反映了这一机构对专制君主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中官员均完全听命于君主。【答案】C23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解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创设的初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