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665571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原理全套配套课件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 第二章(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概述 1 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产量 2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选择 3 第一节公共产品概述 一 公共产品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 公共需求 二 公共产品的定义 三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二 公共产品的判定三 公共产品的分类 一 按公共产品的性质分类 二 按公共产品的地域分类 一 公共产品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 公共需求 需求是人们的本性 人类社会有多种需求 这些需求在总体上可以分成两种 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 为满足这些需求 人类生产了两种物品 私人商品和公共产品 1 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 私人需求 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 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 私人需求可以按照不同

2、的标志或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 其中 最著名的划分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A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 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按照发生的顺序 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分为五个层次 人类需求层次梯状图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社交需要 4 尊重需要 5 成就需要 人的需要一般呈阶梯性向上的倾向 如当人的生理需要得以满足后 就寻求安全 社交 尊重等需要 一旦这些需要得以满足 就会产生成就 或自我实现 需要 人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 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 但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 低层次的需要仍然继续存在 只是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减低而已 私人需求的基本特点 1 受益的内在性 一方

3、面 一个人需求的满足不会使他人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 当用于满足需求的物品有限时 一个人需求的满足则同时排斥其他人需求的满足 2 需求的分散性 即需求的主体不具整体性 即使多个主体都具有某种需求 但其中一个主体需求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其他主体也能得到满足 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 1 公共需求并非是一种抽象的需求 而是个人所具有的真实需要 2 这种需求并非是单个人的需求或少数人的需求 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如一个国家 一个城市 一个村落 多数人的需求 3 公共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整体需求 公共需求的特点 第一 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 即在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

4、时 其他人也可从中受益 第二 公共需求的整体性 这种整体性表现为相互依赖性和不可分割性 即这种需求不仅是既定区域内众多个人的需要 也是众多个人 或所有人 不可能分散或单独得到满足的需求 二 公共产品的定义 公共产品 也称 公共品 公共物品 共用品 公共财货 等 由英文 publicgoods 翻译而来 萨缪尔森在他1954年的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一文中给出了一个关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经典定义 按照这个定义 纯粹的公共产品 即纯公共产品 purepublicgoods 是指这样的物品 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因此 一定数量的纯公共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或被提供 所有的社会

5、成员都可以消费 相反 纯私人产品 pureprivategoods 则是指只有获取它的人才能对它进行消费的物品 萨缪尔森还以数学形式表述了纯私人产品与纯公共产品间的区别 对纯私人产品而言 即某一种商品的总量等于所有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 这意味着纯私人产品具有可分性和可加性 对纯公共产品而言 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 他消费的商品的数量就是所有消费者消费该商品的总量 这意味着纯公共产品没有可分性和可加性 由此可见 纯公共产品的效益牵涉到不可分割的整体效果 三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私人产品的特点 一是消费的排他性 即一个人对某个商品的消费 必然阻止或排斥他人对这个商品的消费 二是消费的

6、竞争性 即当增加一个消费者时 如果商品供给既定 则必然降低原有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如果增加商品供给 则必然增加其供给成本 换言之 在保持既定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任何私人产品消费者的增加就必然要求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有两个基本特征 非排他性 即一个人对一种公共产品的消费无法排斥他人对同一个商品的消费 当增加一个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时 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水平 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可表现为三个方面 1 公共产品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他人消费或受益 例如 国防 公共卫生 环境保护等 如果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提供了这些公共产品 则不可能将身处其中的任何人排除在相关受益范围之外

7、2 有些公共产品在技术上可以实现 排他 但效率角度看却不必要排他 如对游人较少的公园来讲 其供给成本既定 在增加消费者 从而增加效益 的同时几乎不增加成本 消费的人越多既定支出产生的效益就越大 这时 尽管在技术上排他并不困难 但如果设置排他装置 如设关卡费 将减少消费者 从而降低公园的利用率 3 在有些情况下 排他 尽管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但排他成本过于昂贵 经济上不可行 排他成本很高 以至于排他成为得不偿失的事情 非竞争性 在既定的国防支出或国防水平条件下 人口的增加尽管可能减少 人均国防支出水平 但却不会减少每个人的国防受益水平 换言之 增加一个 国防 消费者 并不会降低原有消费者的安全保

8、障程度 这个特征实际上表明了另一个重要结论 增加单位公共产品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即 一旦既定的公共产品被提供 增加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消费者不需要增加供给或成本 必须指出 这一结论的有效性是基于特定商品的既定技术条件 并以公共产品的 最大技术供给量 为前提 如果消费超过这一数量 就会产生公共产品的消费竞争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最重要的标志 当一种商品趋于变成私人产品时 其主要特征首先表现为逐渐增加的消费竞争性 此外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排他性 除了以上基本特征外 公共产品还可能表现出下面的特性 1 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 即要么向所有人提供 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 2 规模

9、效益较大 3 初始投资大 4 具有自然垄断性 根据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判定一种物品是否是公共产品 二 公共产品的判定 首先 判断该物品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 如果有竞争性 则再进一步分析 看是否具有排他性 如果具有排他性 则该物品为私人产品 如果该物品既具有非竞争性 又具有非排他性 则属于纯公共产品 如果该物品有竞争性 但又有非排他性 或者该物品具有排他性 但又有非竞争性 简而言之 该物品仅具有其中一个特征 则称其为准公共产品 quasipublicgoods 或混合产品 mixedgoods 根据上述判定方法 可以发现 整个社会的物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即纯私人产品 纯公共

10、产品和混合产品 一 按公共产品的性质分类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纯公共产品完全用于满足公共需求 并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国防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其消费完全没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其它如指示灯 航标 路标等等也都是纯公共产品 混合产品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共需求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 同时 它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或一定的竞争性 教育 文娱 有线电视 道路等都是混合产品的典型例子 三 公共产品的分类 就教育而言 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经济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育的受益具有 公共性 是一种公共产品 然而 对于任何个人来讲 受教育本身有利于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和

11、收入的增加 个人和家庭都从中受益 因此教育又具有 私人性 是一种私人产品 同时 教育又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Ug 表示单个人消费商品g的效用G 表示商品g的总效用N 表示消费商品g的人数a 拥挤系数 实际上 大部分混合产品在消费上都具有竞争性 即存在着出现 消费拥挤 的可能 用拥挤函数可表示如下 当g为纯公共产品时 则 这时 每个人从商品g中得到的效用不受消费者人数的影响 当g为纯私人产品时 则 这时 每个人从商品g中得到的效用为G N 消费人数的增加将导致每个人的效用以相同比例减少 当g为混合商品时 这时 每个人获得的效用将会随消费人口的增加而减少 但效用减少的比例小于消费人口增加的比例

12、 由此可见 一种商品之所以是混合产品 首先是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共需求 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 其次混合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或排他性 常见的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产品 全国性公共产品 区域性公共产品 多国公民同时享用的公共产品 其收益外溢到其他国家 比如大气层的保护 指一国公民都能毫无额外成本地享用的公共产品 如国防 法律制度等 指某一地区的居民能够享用的公共产品 如 三峡工程 的建成将使整个长江流域特别是靠近三峡的几个省区受益 二 按公共产品的地域分类 地方性公共产品 指某一地方 如城镇 街道 的居民可以享用的公共产品 如街灯使附近的居民受益最大 大

13、气层保护 全球性公共产品 国防 全国性公共产品 街灯 地方性公共产品 第二节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产量 一 鲍温模型1 私人产品的需求和供给2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二 庇古模型三 萨谬尔森模型四 威克塞尔 林达尔模型 公共产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奥地利和意大利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潘塔莱奥尼 威克塞尔 林达尔 萨谬尔森 马斯格雷夫 科斯等 公共产品理论是一种适应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而确立的理论 它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行为是与政府经济活动融为一体的 从而真正解释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公共产品理论是当代西方财政学的核心理论 后者围绕前者展开 因为从西方财政学的框架来看 政府之

14、所以要支出 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的课税是为了公共产品的供给而筹集经费 为此 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也是围绕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的 中央政府供应全国性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供应地方性公共产品 而公共选择是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的选择 公共产品理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 使得财政学与经济学有着同样的价值基础 传统的财政学先分析国家职能 再讨论政府的支出和收入问题 未能很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而公共产品论的引入 使得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等方面有了分工 形成政府与市场在经济上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财政学因之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公共产品论的中心问题是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 也即公共

15、产品的效率产量如何确定的问题 关于公共产品效率产量的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模型 其中 鲍温模型和庇古模型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萨谬尔森模型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一 鲍温模型 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鲍温 H Bowen 在一篇题为 经济资源配置中投票解释 的论文中 通过局部均衡分析 比较了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提供之间的差异 给出了公共产品提供的均衡条件 价格 私人产品数量 O QA QB Q D DA DB S P D D DA DB 有效提供私人产品的条件 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 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1 私人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私人产品的需求

16、与供给 假定一个社会中有A和B两个人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种产品 如图2 2所示 A对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A B对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B 那么社会需求D DA DB 即在某一价格水平下 社会需求等于A和B需求量之和 反映在图上就是两者需求量横向相加 DD表示社会市场需求曲线 私人产品的供给曲线用SS表示 SS和DD的交点就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 在完全竞争市场 个人A和B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在价格为P时 A消费的私人产品数量为QA B消费的私人产品数量为QB 对于价格而言 它等于边际成本 即P MC 1 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2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对于市场上的一般私人物品来说 在任一价格水平上 市场上的总需求量等于每个人在这一价格水平的需求量之和 因此把每个人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 就可得到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可是 对于公共产品来说 每个人的消费量都是相同的 或者说每个人的消费量都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 因此 公共产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是一种边际支付意愿曲线 反映的是某一消费者对某一数量的公共产品给自己带来的效用评价 边际收益 或为得到这一数量的公共产品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