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665565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全套配套课件第三版邓子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 2 本章提要 5 1社会救助支出的现状5 2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3 5 1社会救助支出的现状 5 1 1我国救助穷人的主要项目5 1 2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5 1 3农村反贫困计划5 1 4城市反贫困计划 4 5 1 1我国救助穷人的主要项目 表5 1我国政府援助穷人的若干主要项目 2006年 单位 亿元 5 5 1 2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贫困的衡量贫困线 povertyline 一般以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标准确定 那些收入水平低于收入标准 或者消费水平低于消费支出标准的人被界定为 穷人 每年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动调整 且取决于家庭规模 贫困率 povertyrate 指家庭收入

2、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常被用以衡量一国收入分配状况 6 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 表5 2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图5 1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 图5 2 7 表5 2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 1978 2006年 8 图5 11975 2004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9 图5 2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 2004年 10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规模按亚行专家组 2001 估计采用人均收入贫困指标 1995年城镇贫困人口1470万 贫困率为4 73 采用人均支出贫困指标 1995年城镇贫困人口3707万 贫困率为11 57 按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

3、障制度的贫困人口估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 为2140 3万 11 中国贫困人口规模按国际贫困线标准 1美元 天 人 贫困人口总量约为15000 21000万人 贫困率约在11 17 之间 12 5 1 3农村反贫困计划 中国反贫困进程1975 1955年间 主要借助经济增长推进 1956年开始 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计划 13 中国农村扶贫支出计划 表9 3扶贫贷款发展资金以工代赈 14 表5 3农村扶贫支出计划 1956 2000年 单位 亿元 15 续表 16 扶贫贷款最大的农村扶贫项目 资金投向种植业养殖业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 发展进程早期 信贷到户1990年代初期 支持县

4、办企业和乡镇企业 农户小额信贷 指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 以农户的信用为基础 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 担保的贷款 17 发展资金 财政扶贫资金 资金投向贫困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改变贫困农户基本生活条件项目 资金使用状况缺乏系统评估 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 18 以工代赈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项目逐渐多样化 在反贫困行动中发挥了较重要作用为经济增长创造了物质基础 为贫困人口提供短期就业和获得收入的机会 缓解贫困人口的食物短缺问题 19 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重点战略定位 解决温饱问题 缩小发展差距工作重点整村推进扶贫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 20 5 1

5、 4城市反贫困计划 城市贫困问题的大量出现直到1990年代初期 城镇贫困的严重性都远远小于农村 1994年以后 国有部门的大幅缩减 导致大规模的城镇失业问题 2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1993年6月1日 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7年5月 经试点推广之后 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正式确立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图5 3 22 图5 3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1997 2006年 23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运作以收入调查 means tested 为基础 采取补差机制给付方式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有些地区实行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2

6、4 表5 4我国城市低保财政支出 保障标准与保障水平 1997 2006年 25 5 2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5 2 1概述5 2 2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5 2 3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5 2 4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26 5 2 1概述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市场途径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 一般被认为具有 造血 功能 而不只是 输血 功能 转移支付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 除现金补助外 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 27 5 2 2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差机制等同于对受助者增加的收入以100 税率课税 经济效应分析张三的工作决策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 28 举

7、例 获得补助前张三的工作决策 张三在这有限的时间长度T内 工作时间用l表示 闲暇时间用L表示 小时工资用w表示 则张三每个月得到的收入m满足等式 假定 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公式 29 图形表示 图5 4效用最大化时的闲暇和收入选择 结论 张三在E1点实现效用最大化 此时 张三的闲暇时间是OF 收入是OG 工作时间是FT 30 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 选择不工作 假定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每月人均200元则张三的预算约束线的变化为DRP 如右图 但他有两种反映 工作或不工作 图5 5在救助制度下选择不工作 不工作时 张三在P点实现效用最大化 31 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 选择工作 图5 6在救助

8、制度下选择工作 工作时 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可能在E2点 比较张三在救助制度的反映 工作或不工作两种情况 可以得出结论 救助制度可能对工作激励产生负面影响 32 证据表明 救助制度对工作产生负激励 福利依赖问题指社会救助改变某些人的行为习惯 使之养成以获得补助为生 33 5 2 3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负所得税为所有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的现金补助计划 基本设想 低于贫困线的人可获得现金补助 收入水平高于贫困线的人须缴税 34 负所得税的基本原理在收入达到B元之前 个人收入是免税的 此后以税率t对个人收入课税 即B为起征点 图5 7 35 负所得税方案 图5 7负所得税方案 负所得税方案的实质 首先给予

9、个人一次性转移支付或基本补助金 然后对个人的其他所有收入课税 而从净税额看 可以为正 也可以为负 36 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同 在负所得税方案下 受助者得到的补助只减少其劳动所得税的一部分而不是100 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 图5 5 37 图5 5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 假定月基本补助额是100元 负所得税方案对增加的劳动所得课以20 的税收 工资率为5元 小时 图5 5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 38 有关负所得税方案的争议赞成的声音与实物补助相比 现金补助能够给予低收入者以自由选择购物的空间 该方案将所有人一视同仁地处在一个保护伞下 保证所有人都获得

10、基本的收入保障 不赞成的声音实施该方案的成本高昂 它意味着税率的大幅提高 对劳动供给产生严重的负激励 39 5 2 4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食品券 foodstamp 一种凭证 获得该凭证的低收入者有权借助该凭证每月购买一定数量的食物 一种实物转移形式 40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 图5 7 a 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 图5 7 b 41 图5 9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向低收入者的实物转移是一种提供固定数量实物的补贴计划 对接受实物转移的多数穷人来说 实物转移相当于现金补贴 结果导致预算约束线AI变为 图5 9实物转移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 均衡点由E1变为E2

11、结论 实物转移和现金补贴对张三消费决策的影响是一致的 42 图5 10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图5 10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 实物转移无法体现现金补助的全部效用 如E3 结论 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 43 本章小结 我国农村反贫困强调的是开发式扶贫 财政扶贫资金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县 我国城市反贫困的主要举措是建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计划 最低生活保障计划可能会减少一些低收入者的工作时间 并且可能使他们养成一种对福利依赖的心理 44 负所得税方案对劳动供给产生的负激励较最低生活保障计划为轻 但实施大规模的负所得税方案将导致税率的大幅提升 因而代价高昂 与现金补助相比 实物转移可能会限制受补助者的自由选择权 从而相应降低其福利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