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65026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快乐完成语文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学生对语文是既厌恶,又害怕;既不想学,又不得不学。调查表明:这些学生之所以对语文产生这样的感情,除了语文课堂单调、枯燥,使人缺乏学习兴趣这一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文作业的繁杂和枯燥,尤其是阅读练习和作文。几乎是大部分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感到头皮发麻,脑袋发涨。但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不可以抛弃的,今天,以程少堂教授为代表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说是引发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场新的革命,但是,光有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是不够的,语文作业也应要有“语文味”,不仅布置作业要有“语文味”

2、,批改作业也要有“语文味”,讲评作业更要有“语文味”,要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在做作业中巩固知识,在批改作业中领悟知识,在讲评作业中提高知识。语文作业与学生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朋友,是伙伴,是一起快乐,一起成长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完成作业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这一方面谈一点浅见拙识。一、语文作业要有系统性和目标性。语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同样的,语文作业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阶段,不管是一个学期,还是一个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作业的训练一定要有一个系统性,要有一个合乎实际的目标。作为语文老师,心中要有语文作业的整体意识,字词句训练也好,阅读训练也好,

3、作文也好,都要有训练的目标,不可打糊涂仗,想布置作业时,随便复印一些练习,想叫学生写一篇作文,就随便找一个题目。这样做,是误了学生,也是害了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必定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多年来,我坚持做到每学期初,不仅制订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也制订作业训练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设置安排,合理地定出基础知识的积累目标,阅读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作文要达到的目标。备课时,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还要备作业,整个学期,作业的安排呈现出一种有序性。比如,初一的作文,我制订了这样的目标:能有序地描写一个场景;能较详细地写出一系列动作;能较完整地记录一件事情的过程。初二的作文,我制订的

4、目标是:能详略得当地记录事情的经过;能较恰当地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能写作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应用文。初三的作文,我又制订了如下的目标:能生动地、具体地、详略得当地记录事情的经过;能较好地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品的感情;能通过观察生活而感悟生活;能逐渐地使自己的作品语言美丽。通过这样的目标训练,学生的作文就能不断地提高,逐步地成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学生对作文也就兴趣盎然了。因此,语文作业一定要有系统性和目标性,切不可随意布置,心中有目标,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学生,作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语文作业要尊重学生这一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明

5、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布置作业一定要体现出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的意识。作业是需要学生去完成的,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那么,这个作业如果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做,快快乐乐地去做,效果肯定会好很多,作业不能单纯地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应该把老师的意志和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要敢于突破传统的作业方法,要利用现代科学的一些有利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在实践中,我注意到,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就是那种机械的、了无生趣的字词抄写,学生感兴趣的是有一定

6、自由空间的作业。可是字词又是最基础的知识,不掌握也不行,怎么办?我尽量少布置抄写,实在需要,就拣最容易出错的写,且因人而异。每周抽一节自习课来互查或进行班内知识抢答,或分散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很多时候,紧跟着课堂教学设计一组题目,让学生自己选题、自由组合、课外寻求答案。初中语文第三册“说明文单元”后,我出了一组题目供学生选做:设想未来的桥梁;实地考察一座本地的石拱桥,并测量它的长度、宽度,准备口头说明;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看是否可以对松鼠作补充;从外形、习性等方面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准备口头说明。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但不感到耗时费力,反而热情高涨,乐此不疲。实践证明,语文作业跟课堂教学一样,只有教

7、师尊重学生,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布置作业,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尤其要向学生的生活延伸。以“大语文”观为先导,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都昭示着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势在必行,多姿多彩的自然社会及网络的普及又为语文作业的开放性提供了诸多条件。因而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尤其要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快乐完成作业。初一年级学习了“神话民间故事单元”后,我给出的选做题是:读中外民间故事、神话集子一本以上;访问老人,请他们讲述一则民间故事(最好是本地区的);搜集有关中国经典民间

8、故事的资料。去年寒假,我布置的作业是:收集对联十条以上;通过访问或亲历,详细了解一种地方习俗。对此,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收集了许多好的对联,了解了很多习俗,如蒸年糕、祭祖拜神、喝喜酒、舞狮子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变成了“广东通”了。学习了要说普通话后,要求搜集一些因普通话不标准引起的笑话,学生们拿来交流,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真知。我继而告知学生,地方方言虽然有碍交流,但有时却有普通话无法替代的表达效果,从趁热打铁收集到的林林总总的广东方言中,学生学到了语文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深圳这片热土又多了一层理解,以后每班又出了广东方言专栏。学生们反映,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对广东方言了解如此多。又

9、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几篇鲁迅的文章后,为了有利于学生对鲁迅文章的理解,我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开展手抄报的活动。学生通过读书、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对鲁迅的生平、思想、作品等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手抄报经张贴展示,让不少的老师赞叹不已,这样的作业,增进了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设计、分析、思考等方面的素质,促成了知识和能力双丰收,情感和思维共发展。四、布置作业,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怕作文,就是因为作文时无话可说,这是学生缺乏生活底子和语言底子的具体体现。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认识生活,积累语言,丰富

10、感情。从初一开始,我就特别注重课内外阅读的引导。首先,在第一周开出一份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时有所依凭。其次,保证课内阅读时间。初一初二我自主地将每周的语文课抽一节作为阅读课,我的思路是“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课内外结合”。当然,对于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我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如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个别了解,并以半个学期为时间段进行书面检查,分数计入学习成绩等。但我更多的是通过故事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同学们将阅读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而更加能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需求。从开始时的强行阅读到后来的自觉阅读,从开始时的注重情节到后来的注重多元阅读要素,学生的变化是显著的,学生的收益是多

11、层面的。学生广泛涉猎各种课外读物,既奠定了学生一个“精神的底子”,也奠定了学生语言的底子,使学生学会感悟,学会审美,学会辩证地思考,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会对多元文化的鉴别、认同、融合,促使他们用人文的目光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有一个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语文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给我们展示了丰富多采的生活,阅读是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总之,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是美丽的。这种作业,要一以贯之。五、布置作业,要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着丰富人文色彩的语文学习材料,更需要学习者想象、感悟、创造、发挥,语文教学的创

12、新,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体现在训练内容类型的启发性和创造性上,这就使语文作业有不同于数理作业的多样性和多解性,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布置这样的作业,一是要选择好的作业材料,精选那些新鲜活泼、能促使学生多动脑的题。二是作业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课堂,可以课外;可以是写的,也可以是读的;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合作探究的。方法多样,目的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有这样一道作业题:“续写句子:冰化了, 。” 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变成了水”,是浅层面的思考;“滋润干涸的大地”,已有了联想思维的成分;“变成了春天”,简直是诗的语言,不仅克服了直线思维的肤浅,更有心理体验、意境的创造,这正是创新素质最好的体现。又比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就布置一道作业:游行后的皇帝。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其中有一个学生创造性地用网络漫画形式来完成这道作业,画面线条优美,人物形象丰满,充分地展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作业,是学生愿做,也是他们乐做的。综上所述,语文作业不在多而在精,老师布置作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只有如此,语文作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才不会拒绝语文,视语文为他们的理想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