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65014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财经大学春蕾工程主讲教师 韩丽娜 说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那么它一般以什么形式呈现出来 又以何种形式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 口头传统和表述 b 表演艺术 c 社会风俗 礼仪 节庆 d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 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 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 民族记忆的背影 你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举些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曲艺传统戏剧杂技与竞

2、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 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 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书法 篆刻 剪纸 雕版印刷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端午节 妈祖信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 一个是艺术价值 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 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 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 从2001年开始 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 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 2001年 古琴艺术 2002年 南疆的十二木卡姆艺术 2005年 和与蒙古国共同申请的长调 2005年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汴绣 花鼓灯 安徽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 灯歌和锣鼓音乐 情节性的双 三 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花鼓灯多在农村秋收完毕到来年春耕以前演出 尤以庙会 春会为最盛 花鼓灯男角称 鼓架子 女角称 兰花 或 拉花 演出多在广场举行 一般包括舞蹈 歌唱 后场小戏 锣鼓演奏四部分 主体是舞蹈 舞蹈中又包括 大花场 或 大场 小花场 或 小场 盘鼓 等部分 大场 是一种集体的情绪舞 由数人到十多人表演 小场 是双人舞或三人舞 主要表现男女青

4、年谈情说爱 玩乐嬉戏的情景 包括基本程式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 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舞 现花鼓灯的表演风格主要分为三个流派 颍上地区 节奏较慢 舞蹈结构严谨 风格古老质朴 凤台地区着重人物情感刻画 动作细腻优美 怀远地区动作轻捷矫健 潇洒倜傥 针灸 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认可度相当高 不仅在中国广泛使用 还流传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历史悠久 具有民族特性的优秀项目 即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是中医中体现技艺和工艺最突出的部分 而且这种经千百年积累 总结出的传统技艺至今还难以用现代科技所替代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 已有2000 3000年的历史 产生了一系列治病

5、的方法 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医疗手段 在中华民族的防病治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容忽视的是 针灸发展至今 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针灸传统技法和经络腧穴相关的治疗方法已经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生所运用 各种散落在民间的家传针刺法 绝技也大多后继无人 逐渐濒临失传 此外 虽然针灸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普及 中医针灸理论及其文化内涵却被忽略和淡化 保护措施 在充分尊重和维护传统的传承方式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传承模式 进一步完善传承机制 建立传承人工作室 此外 还要开展代表性传承人口述记录和出版工作 整理出版针灸古籍 并向公众普及针灸知识 皮影戏新旧之争 皮影戏 该咋演 随着

6、大众娱乐文化的兴盛 世界范围内戏曲 戏剧等传统表演门类都面临着革新的课题 如何保护祖先的精神遗产 同时在遵循内在基因的基础上生发全新的审美价值 需要更多思考和探索 剪纸民间剪纸不但内容丰富 且造型简洁 纹样古朴 它不用繁琐 细密的剪法 不求精致 准确的造型 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气度和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 剪纸是民间社会的产物 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 它题材广泛 花样繁多 有戏曲人物 戏曲脸谱 神话传说 花鸟鱼虫 家禽家畜 吉禽瑞兽等多方面的内容 花鸟鱼虫剪纸 山水风光剪纸 人物 盆篮碟盘瓶 瓜果 动物 花字剪纸等类 根据具体用途 又可分为窗花 祭神祖吊签 挂签 节令剪纸 礼花 结婚的喜庆剪纸 葬丧的素

7、色剪纸等 日常室内装饰用顶棚花 风斗花 炕围剪纸等 在我国众多民间剪纸之中 丰宁满族剪纸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占有一席之地 江南丝竹 江苏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 浙江西部 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 因乐队主要由二胡 扬琴 琵琶 三弦 秦琴 笛 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 故名 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曲目丰富 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及戏曲 民俗文化 群众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 桃花坞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 当时在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 年产量多达数百万张 故以桃花坞为名 桃花坞木版年

8、画制作一般分为画稿 刻版 印刷 装裱和开相五道工序 其中刻版工序又分上样 刻版 敲底和修改四部分 其主要工具为 拳刀 同时以弯凿 剔空 扁凿 韭菜边 针凿等工具配合使用 桃花坞木版年画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 兼用人工着色和彩色套版 以门画 中堂 条屏为主要形式 题材多为祈福迎祥 驱凶避邪 时事风俗 戏曲故事等 顾绣 上海 顾绣是中国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 诞生于上海 传承400余年 它创造出 画绣结合 以画辅绣 的艺术特色 又称 画绣 是民间绣艺与士大夫文化结合的产物 那达慕 内蒙古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群众性盛会 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 早在公元1206年 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

9、 就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 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 三艺 摔跤 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摔跤是那达慕的重要项目 按蒙古族传统习俗 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 体重的限制 采用淘汰制 一跤定胜负 比赛前先推一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 蒙古长调 摔跤手歌 唱过3遍之后 摔跤手挥舞双臂 跳着鹰舞入场 向主席台行礼 顺时针旋转一圈 然后由裁判员发令 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每个参赛运动员都有奖 每次那达慕大会都要举行赛马 射箭等活动 赛马分速度赛马 跑马 走马 颠马三种 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 有时不分年龄 具有

10、广泛的群众性 蒙古族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时射手立地 待裁判发令后 放箭射向箭靶 优者为胜 骑射时射手骑马上 在马跑动中发箭 优者为胜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 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 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 体能和智慧的较量 速度和耐力的比拼 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少林功夫 河南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 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 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伴随着少林寺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不断丰富完善

11、 根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 历代传习的少林功夫套路有数百种之多 其中流传有序的拳械代表有数十种 另有72项绝技及擒拿 格斗 卸骨 点穴 气功等门类独特的功法 少林寺目前流传的少林功夫拳术 器械和对练等套路合计有255种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约束 在少林寺这一特定环境中 佛教戒律又演化为习武戒律 戒律在习武者身上表现为武德 所以少林功夫往往表现出节制谦和 内敛含蓄和讲究内劲 短小精悍 后发制人的风格特点 少林功夫的传习方式主要以口诀为媒介 与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相结合 其核心内容是师父的言传身教和弟子的勤学苦练 少林功夫达到了 禅武合一 的精神境界 是中国武术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也是少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呈现方式 我们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哪些事情 从自身做起 关注热爱保护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做好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保护 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