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65008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其矫正 【内容提要】:多媒体技术有着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多媒体当做万能钥匙,一味追求精彩,盲目使用,其结果却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高效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是走出误区,扬长避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关键词:走出误区 扬长避短 适时 适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它能够向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感性材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精彩有趣的学习环境;它的大容量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确实可以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然而,在为精彩纷呈的

2、的多媒体课堂高兴之余,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多媒体教学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许多老师把多媒体当成了万能钥匙,一味的求多、求新、求精彩,盲目使用,甚至代替教师的位置,课堂上热闹有余而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下面我主要从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上谈谈多媒体使用上的误区及其矫正方法。一、拨开云雾见天日,看清“精彩”新误区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我认为主要存在如下的误区:首先,课件中大量地使用音乐、图像,甚至以音像代替讲解。适当的动画,合适的音乐,有时是能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不错的效果,但若教师一味追求精彩、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设计过分夸张滑稽的动画,或者插上与上课内容毫无关联的图片;课堂上播的音乐过多、

3、过滥,与教学内容不符,这样势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一位老师以多媒体上木兰诗时,将诗中描绘的几个画面都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在屏幕上,结果,每展示一副画面,学生都发出一片惊叫声,续之于笑声,喊声,教师本想在每副插图展出时加以讲解,可很难要求学生安静下来,结果一首朗朗上口的民歌硬是上成了图画欣赏课。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而“语感”的习得,得通过反复的语文实践来实现的。古诗的学习,更是应通过学生的不断的诵读,在读中获得对诗歌意境和形象的理解。媒体动画代替学生的语文实践,其结果是学生要学的,教师要讲都淹没在一片“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课

4、堂氛围中,学生对媒体的兴趣将代替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过分依赖多媒体,师生难以达到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导演好每节课,让所有的演员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关注并关心每一个个体。而有的教师没有认清教育主导与学习主体的关系,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导致课件演示完全取代了教师的地位,用课件演示代替板书设计,用媒体诵读代替教师范读,用音像动画、网络资料代替讲解,教师端坐在电脑前,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是需要交流与沟通的,师生面对面

5、的进行传授知识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传情达意的动作、内涵丰富的面部表情无疑是最好的传授方式。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那假装要落下来的教鞭(面对调皮学生),不仅让她的学生感受到爱,更让无数的读者感受到温暖;而蔡老师那充满感染的诵读更是深深地打动学生,“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机器是没有情感和温度的,试想,我们何曾听过哪个学生听了媒体诵读能回想一辈子?能像魏巍一样被熏陶感染走上文学道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那些配合教学内容的手势、轻步于课堂之间关注学生表现的巡回,

6、都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而这一切是端坐在电脑前的教师和计算机都难以做到的,更别说注意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掌控课堂,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主体。第三、用屏幕形象代替文学意境,代替学生的思维想象。在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屏幕画面代替文学意境,学生容易先入为主,这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有位教师在上孔乙己一文时,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动画,用以展现孔乙己掏钱的两个动作:“排出九文大钱”、“摸出四文大钱”,多媒体动画镜头中略显夸张滑稽的动作不仅未能反

7、映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反而让学生忍俊不禁,这与教师所期待的效果大相径庭。赵师秀的约客,如果仅在屏幕中展示一幅诗人摆好棋子、端坐着等待客人的形象,你又怎能从那蛙声里感受那孤独寂寞的氛围,从那渐敲渐重的“敲”中体会那失望无奈的心境。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那种“由远及近,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想象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这由每个个体的生活体验、文化积累、情感经历的不同所决定,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作品中的形象、意境的理解也就不一样,这正是文学审美的魅力所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屏幕形象代替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代替文学意境,将使语文课

8、堂文学欣赏的魅力大大的削弱,直观的画面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媒体成为新的灌输工具。在多媒体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加大教学容量,制作了大量的音像素材,课文的背景材料,生字生词,课文内容的理解,超容量的练习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两节课的内容因多媒体的便捷教师一节课就能完成,大大加快了课堂的教学节奏。而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未必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个体。一些需要细细品味语言、相互讨论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都无法完成。学生端坐在座位上目不暇给地盯着屏幕,不用翻书,记不了笔记,快节奏的展示令许多思维能

9、力稍慢的学生无所适从,让学生接受不了,消化不了,使课堂变相成为“增负”的课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视听轰炸,把人当作内存巨大的计算机的做法,将再次把我们拉回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只不过是由“人灌”变为“机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就将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第五、教师热衷于多媒体的炫技,忽略自身语文能力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有着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许多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规定每个教师每学年必须完成若干节的多媒体教学,以此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标准,甚至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当做评选优秀课例及说课的必不可少的

10、条件,在这样的认识下,教师常常为了上好一节课,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设计课件,学习使用多媒体的技巧,这势必会影响自身语文能力的提高。范读不好,没关系,网上可以下载情景朗读;字写得不好,那更没关系,多媒体让你远离了粉笔;文章内容不理解,照本宣科就行了;至于作业、练习、试卷甚至课件网上下载就可以了(也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这样一来,教师不用钻研教材教法,不用充电补充新知识,不用花精力补救自身先天不足的能力,只需要每天打开电脑,在办公室做一个材料收集员,在课室做一个电脑操作员。“爱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语文能力的不足,学生又咋能感受到来自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渊博知识的熏陶呢?二、适时适量,扬长避短,巧

11、手构建新课堂。为了能避免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误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语文课必须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主。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的资料表明: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而随着音像制品的普及,“读图”却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对图像的过量摄入,产生依赖心理,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亲近热爱祖国的语言,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然而多媒体的不适当运用,影响着我们这一目标的实现。德国语言教育学家博尔博努斯曾说:“尽管孩子们在电视里看到了玫瑰,但是却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

12、抚摸。”这表明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刺激及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会使学生在创造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受到限制,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必须坚持以语言教学为主,让学生开口说、动手写、学会听、想要读。2、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中 “度”的把握。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是无法用课件来演示的。如诗歌的意境、画面的理解、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等。多媒体课堂教学还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和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3、多媒体教学要注意“时机”的把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在于精,在于选择恰当的时机,用在关键处;4、多媒体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

13、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教学相长,关系融洽,这是健康发展的新课堂。在多媒体教学中,坚持教师的教育主导地位,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为我们服务。5、教师既要掌握使用多媒体的技巧,也要加强自身语文能力的修养。教师本人具有过硬的语文功底,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才能真正让他的教学如虎添翼。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有着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有其先天的不足。但只要我们教师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适时使量地使用,那么,多媒体将真正能为我们的新课堂绘上精彩的一笔。主要参考书目: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舒华老师3、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李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