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64901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经济地理资料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经济地理第一单元 生产力布局1、 生产力布局概述(一)生产力布局的概念与原则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商业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等,它们又决定着我国三大产业的布局。了解: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共4个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

2、询信息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等业。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1、统一规划的原则 2、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3、减少不合理运输的原则 4、发展生产地域分工的原则5、平衡发展经济的原则 6、缩小城乡差别的原则(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第一产业:我国农业主要生产基地:东北松嫩平原、黄河中下游、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我国农业大省:吉林、河南、河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东、安徽、黑龙江第二产业:我国主要工业

3、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区域:环渤海区域:北京、大连、青岛、天津长江三角洲及江浙地区: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1、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重心区域 2、生产力布局已经逐步向西部、内陆转移3、全方位开放布局及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形成 4、重复布局与重复建设严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5、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发展的可持续性降低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条件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疆域、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人力资源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城乡

4、构成、人口的地区分布(1)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地理位置、疆域、温度带、季风、邻国、海岸线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将近62,时差在4小时以上。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的漠河。 我国行政区:国家一级行政区共34个:4个直辖市、23个省(实际管辖22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海岸线:我国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总长18000公里。(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1、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1

5、)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2、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征:水资源总量欠丰富,且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量少(1)全国径流总量96%集中于外流区域 (2)各河流径流量相差悬殊,且季节差异很大(3)地下水资源开发欠缺整体规划 (4)水力、水运资源分布过于集中,极其不均匀(5)水资源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我国河流径流量(立方米/秒):1、长江 9755 2、珠江 33603、黑龙江 2709 4、雅鲁藏布江 1654(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 )5、澜沧江 760(湄公河 缅甸、老挝) 6、怒江 703(萨尔温江 缅甸)7、黄河

6、650 8、闽江 629 9、淮河 611 10、钱塘江 364我国主要湖泊面积(平方千米):1、兴凯湖4380(淡水湖,外流黑龙江) 2、青海湖4318(咸水湖,内流青海)3、洞庭湖4040(淡水湖,外流湖南) 4、鄱阳湖3005(淡水湖,外流江西)5、呼伦湖2339(淡水湖,内流内蒙古) 6、太湖2428(淡水湖,外流江苏) 7、洪泽湖2232(淡水湖,外流江苏) 8、纳木错1920(咸水湖,内流西藏)9、色林错1640(咸水湖,内流西藏) 10、微山湖1266(淡水湖,外流山东)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

7、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河南淅川,沿豫西南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8、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中国水力资源:我国水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全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排序 1、四川省(12000万千瓦) 2、西藏自治区(11000万千瓦)3、云南省(10000万千瓦)全国江河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排序 前三位为:长江流域25627.3万千瓦,雅鲁藏布江流域6785万千瓦,黄河流域3734.3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47%、13%和7%。 2、 我

9、国生产力布局的条件3、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泛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国能源分布的特征: 绝对数量多,种类齐全,但分布不均衡煤炭(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宁夏等地)石油(中国石油储量不足,主要分布于新疆、渤海湾、南海及东北平原等地)世界石油储量排名:排名 国 家 储量(十亿桶) 所占比重1 沙特

10、阿拉伯 262.7 22.1%2 伊朗 132.5 11.1%3 伊拉克 115.0 9.7%4 科威特 99.0 8.3%5 阿联酋 97.8 8.2%6 委内瑞拉 77.2 6.5%7 俄罗斯 72.3 6.1%8 哈萨克斯坦 39.6 3.3%9 利比亚 39.1 3.3%10 尼日利亚 35.3 3.0%11 美国 29.4 2.5%12 中国 17.1 1.4%13 加拿大 16.8 1.4%14 卡塔尔 15.2 1.3%15 墨西哥 14.8 1.2%天然气(中国天然气储量不足,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天然气主要储备国集体分布:(单位:万亿立方英尺,上述数据来自英国石油公司 ) 4、

11、矿产资源(不含能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配套齐全 (2)我国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较高5、生物资源(1)动物资源 9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中华鲟、藏羚羊等。 6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各类食用动物、药用动物、实验动物、工业用动物等等。(2) 植物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总数达4.3万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四大植物界活化石:银杏、水杉、水松、银杉我国植物资源类别: 1)食用植物:淀粉、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饮料等 2)药用植物:主要是指中草药 3)工业用植物:木材、纤维、芳香油、植物胶资源等 4)

12、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固氮增肥、改良土壤、绿化美化环境等等4) 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杨树在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3) 人力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口,因为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我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如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中国人口现状的主要特征:1)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三低”模式显现;(低生育率、

13、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2)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文盲比例持续下降;3)城乡人口比例接近标志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4)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突出,尤其在沿海发达地区;5)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仍然处于高危水平;6)人口继续向城镇迁移,并进一步向东部集中。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计入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全国总人口13.7亿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1、 农业生产与农业物流(一)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包括植物生产(种植业)和动物生产(饲养业)两大基本部分。 种植业包括作物种植业(狭义农业)和林业,饲养业又包括畜牧业和渔业,这样就构成了农林渔牧广义上的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