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64835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中三年级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39 Fe 56 Cu 64 I 127第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实验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染色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 BRNA与甲基绿的亲和力大,易被甲基绿染液染成绿色 C健那绿染液是活体染色剂,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醋酸洋红染液是酸性染色剂,可以将细胞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2肌糖原和肌动蛋白是人体肌肉细胞的两种大分子物质,下列有

2、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肌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肌动蛋白的单体是氨基酸 B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ATP水解供能 C肌糖原和肌动蛋白在肌肉细胞内合成场所不同 D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以RNA为模板3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该过程伴随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右图所示),产生的能量促使ATP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CH+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D类囊体膜上可能发生类似H+跨膜运输过程 4某二倍体植物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对的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到的过程为诱

3、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植株能通过有性杂交得到三倍体植袜,因而属于同一物种 C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到的过程为花粉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5将全部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1个果蝇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8个精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和1个减I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不同B有丝分裂后期和1个减I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也不同C1个减工后期和1个减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不同D产生的8个精细胞,每个细胞内

4、含有4条染色体,均有2条被标记6模型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用电镜拍摄的细胞膜结构显微照片是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模型是概念模型 D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数学模型7.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静置后的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

5、硅、硒等半导体材料8.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主要是通过蒸发操作实现的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C.在步骤中可通入Cl2使溴离子被还原为Br2D.在步骤中,SO2水溶液吸收Br2后,溶液的pH增大9.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Fe(s)+4H2O(g) Fe3O4(s)+4H2(g)B.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甲C.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D.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

6、单质10.2018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CGPM)第26次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基于这一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了。新定义将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2.4I(标准状况)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0.4 moI NH3与0.6mo1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AC.27g铝中加入足量

7、1molL-1的NaOH溶液,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常温常压下,水蒸气通过Na2O2使其增重2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11.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的能量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12短周期主族元素W、M、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

8、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W2和X2W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为1:2B.M、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W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

9、位“摩尔”。以F表示力,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x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m表示质量,借助单位制可知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A. x= B.t= C.v= D. a=15.如图所示,P、Q和M、N分别是坐标系x轴与y轴上的两点,Q为OP的中点,N为OM的中点,a、b、C表示三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a、b抛出点的位置相同,a、c落点的位置相同,以va、vb、vc表示三个物体平抛的初速度,ta、tb、tc表示三个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则有A.vavb=12 B. vavb=4C.tatb=1 D. .tatb =2116.A、B两质点在同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一时间图

10、象如图所示,其中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A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B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前3s内,质点A比B向前多前进了9mD.在3s前某时刻质点A、B速度相等17.如图所示,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30,一个质量为m、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轻绳与斜面的夹角也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A.mg B.mg C. mg D. mg18.如图为测量加速度的简易装置图,内壁光滑的圆管竖直固定在底座上,管与底座的总质量为M

11、,O为圆心,A、B为圆管水平直径的两端点,管内有一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当测量装置水平固定在小车上随车一起在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小球最终稳定在圆管的D点已知O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为g,sn37=0.6,c0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小车对装置的支持力大于(m+M)gB.被测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C测量装置受到的水平合力大小为(m+M)g,方向水平向右D测量装置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加速度很大时,小球可能稳定在圆管的A位置19.月球背面有许多秘密未能解开,原因在于我们无法从地球上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为探测月球背面,我国计划于2018年12月

12、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假设“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过程简化如下:探测器从地球表面发射后,进人地月转移轨道,经过M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km的圆形轨道I,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再次变轨进入椭圆轨道,之后将在Q点着陆月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B.“嫦娥四号”在轨道上的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嫦娥四号”在轨道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的周期D.“嫦娥四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M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上经过M点的速度20.如图所示,AB为竖直固定的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O为圆心,P为圆弧AB的中点,

13、OA水平,OB竖直,轨道半径R=0.5m,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以m/s的速度从A到B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到B的过程中合力对小物块的冲量为零B.在P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0WC.小物块在AP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在P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在B点时,小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4N21.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绝缘圆筒AB固定在水平面内,在圆筒B端的水平右侧固定+Q点电荷,在圆筒的A端有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其直径略小于圆简的直径将小球从A端静止释放,小球从A向B运动过程中,以v表示小球运动时的速度,t表示小球运动的时间,x表示小球运动的位移,E

14、p表示电势能,假设运动中小球的电荷量不变,则关于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其v-t图象和Ep-x图象可能正确的是(规定A到B为正方向,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第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小车A的质量为M,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置于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已平衡摩擦力),钩码P的质量为m,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多次实验,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15、。(1)对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A.当Mm时,小车的合外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B.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与钩码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2)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f,纸带可得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用x1、x2、x3、x4、f来表示)。(3)若实验中电压的实际值小于220V,则测量的加速度大小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3(9分)某兴趣小组要将一块量程Ig为1mA、内阻约为100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首先要测量该电流表的内阻现有如下器材A.待测电流表 (量程1mA、阻值约100)B.滑动变阻器(总阻值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