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64395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1)难读的字音玄奘( ) 凹形()(2)重要的字音字形戈壁( ) 光怪l( )离 chu穿( ) 乔( )木汪洋万顷() 海市蜃楼(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二、二读课文,质疑解难1.课文说明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2.这些奇怪现象的成因分别是什么?3.说明文为了将说明对象说清楚,常常使用一些说明方法。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找一找。4.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你能到文中找一个句子,并进行品析吗?三、三读课文,重点探究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掌

2、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阿拉伯人是对沙漠广有经验的民族,阿拉伯语中称这一现象为“魔鬼的海”。这一魔鬼的幻术到了 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孟奇随拿破仑的军队到埃及去和英国争夺殖民地,当时法国士兵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盂击深深思考以后,便指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

3、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面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这里设有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

4、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1.第节描绘光线作怪的奇异现象,再转述孟奇对其科学原理的分析。能否先说科学原理,再描述光线作怪的奇异现象?2.第段中的划线句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第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段中开头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