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64073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冲刺习题:第二部分 考前仿真模拟(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仿真模拟 九 时间 5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Fe 56 Ni 59 第 卷 选择题 共 42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个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42 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7 我国宋代沈括在 梦溪笔谈 中记载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 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 则成胆矾 熬胆矾铁釜 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理解 正确的是 A 苦泉 中泉水属于胶体 B 熬 表示加热蒸馏 C 胆矾 化学式为 CuSO4 D 化 表示置换转化 答案 D 解析 苦泉 中的泉水中含有各种金属离子 属于溶液 故 A 错误 熬 胆矾铁釜 在铁锅中加热硫

2、酸铜溶液 不是蒸馏 故 B 错误 胆矾 化学式为 CuSO4 5H2O 故 C 错误 久之亦化为铜 中的 化 表示置换转化 故 D 正 确 8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甲苯含有 6NA个 C H 键 B 18 g H2O 含有 10NA个质子 C 标准状况下 22 4 L 氨水含有 NA个 NH3分子 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 NA个 SO2分子 答案 B 解析 在烃中含有多少个 H 原子就形成多少个 C H 键 甲苯的分子式为 C7H8 所以含有 8 个 C H 键 A 错误 1 个水分子含有 10 个质子 18 g H2O 对 应的物

3、质的量为 1 mol 含 10NA个质子 B 正确 C 选项注意是氨水不是氨气 错误 常温下 铁片在浓硫酸中钝化 D 错误 9 2019 湖南永州高三模拟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糖类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有机物 C 食品工业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生产氢化植物油 利用了加成反应 D CH3CH C2H5 CH2CH CH3 CH3的名称为 2 甲基 4 乙基戊烷 答案 C 解析 甲苯含有 1 个甲基 具有类似甲烷的结构 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 平面内 故 A 错误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 10000 以上 单糖 二糖以 及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

4、较小 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故 B 错误 植物油高级脂肪酸 烃基中含有不饱和键 经过氢化 加氢 可以变成脂肪 故 C 正确 选取的主链 不是最长碳链 该有机物正确命名应该为 2 4 二甲基己烷 故 D 错误 10 2019 山西晋中高三模拟 氢化锂 LiH 在干燥的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遇水 或酸剧烈反应 能够引起燃烧 某化学科研小组准备使用下列装置制备 LiH 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仪器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连接顺序为 e 接 d c 接 f g 接 a B 实验中所用的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 C 在加热 处的石英管之前 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可以用无水 Ca

5、Cl2代替 答案 C 解析 氢气和锂发生反应生成 LiH 制备 LiH 固体需要先制备氢气 LiH 在 干燥的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遇水或酸能够引起燃烧 所以制备得到的氢气必须干 燥纯净 利用 装置制备氢气 用装置 中的碱石灰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 气 通入装置 中加热 和锂反应生成氢化锂 最后连接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 和生成的氢化锂发生反应 装置连接顺序为 e 接 a b 接 f g 接 d 故 A 错误 实验中所用的金属锂保存在石蜡中 故 B 错误 在加热 处的石英管之前 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防止加 热时氢气不纯发生爆炸危险 故 C 正确 用装置

6、中的碱石灰除去氢气中的氯化 氢和水蒸气 无水 CaCl2无法除去 HCl 故不可以用其代替 故 D 错误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 Cl2 B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洗涤除去氯化钠固体表面少量氯化钾杂质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可知该溶液中 一定含有 SO2 4 D 向浓度均为 0 01 mol L 1的 K2SO4和 KI 混合溶液中滴加 Pb NO3 2溶液 先生成 PbI2黄色沉淀 已知 Ksp PbSO4 1 8 10 8 Ksp PbI2 7 1 10 9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A 错

7、误 饱和氯化钠溶液不 会再溶解氯化钠 但可以溶解氯化钾 B 正确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可能是 BaSO4 也可能是 AgCl C 错误 生成 PbSO4沉淀所需 Pb2 的浓度为 mol L 1 1 8 10 6 mol L 1 生成 1 8 10 8 0 01 PbI2沉淀所需 Pb2 的浓度为 mol L 1 7 1 10 5 mol L 1 所以先 7 1 10 9 0 012 生成 PbSO4沉淀 D 错误 12 W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 元素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 M Y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8、 X 与 Z 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 r Y r Z r X r W B X 与 Z 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且它们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C M 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其溶液呈酸性是因为阴离子水解 D X 的气态氢化物比 Z 的稳定是因为 X 的氢化物形成的氢键牢固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 可以得出 W 为 N X 为 O 或 F Y 为 Na Z 为 S 或 Cl 钠离子半径是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A 错误 由 X Z 元素形 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SO2 SO3 也可能是卤素互化物 它们均能与水发生反应 B 正确 NH4NO3溶液呈酸性是因为阳离子 NH水解 C 错误 物

9、质的稳定性由 4 化学键的键能决定 与氢键无关 D 错误 13 某镍冶炼车间排放的漂洗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 Ni2 和 Cl 图甲是双 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废水中 Ni2 的示意图 图乙描述的是实验中阴极液 pH 与镍 回收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交换膜 b 为阴离子交换膜 B 阳极反应式为 2H2O 4e O2 4H C 阴极液 pH 1 时 镍的回收率低主要是有较多 H2生成 D 浓缩室得到 1 L 0 5 mol L 盐酸时 阴极回收得到 11 8 g 镍 答案 D 解析 从电解的示意图可知 最后要得到 0 5 mol L 的盐酸 因此阴极室内 Ni2 2e Ni 溶液中氯离

10、子通过离子交换膜 b 进入浓缩室内 因此交换膜 b 为阴离子交换膜 A 正确 电解质为硫酸 阳极室内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 阳极反应式为 2H2O 4e O2 4H 产生的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浓缩室内 B 正确 根据图乙 可知一定范围内阴极液 pH 越大镍的回收率越高 说明阴极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产生氢气越多 Ni2 被还原的量减少 因此镍的 回收率低 C 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 浓缩室得到 1 L 0 5 mol L 盐酸时 新生成的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0 5 0 1 mol 0 4 mol 即阴极有 0 4 mol 氯离子进入浓缩室 阴极共得电子 0 4 mol 若全部为镍离子得电子

11、 根据电极反应 Ni2 2e Ni 可知 转移电子 0 4 mol 生成 11 8 g 镍 但是溶液中还会有少量的氢离子得电子 所以生成的镍的质量少于 11 8 g D 错误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 必考题 本题包括 3 个小题 共 43 分 26 15 分 硝酸银是中学实验室常见试剂 某小组拟设计实验探究硝酸银的 氧化性和热稳定性 探究 Fe3 和 Ag 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实验 1 取 1 0 g 纯铁粉装于试管中 加入 10 mL 4 mol L 1硝酸银溶液 振 荡 片刻后 取上层清液分装在甲 乙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经检验该硝酸银 溶液中 NO不能氧化 Fe2 3 1 实

12、验 的现象是 实验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化性 Ag 填 4 3 O2 4NO2 O2 2H2O 4HNO3 4 NO2和 O2恰好以体积比 4 1 溶于水 无剩余气体 紫色石蕊溶液 或其他 合理答案 溶液变红色 或其他合理答案 5 取 A 中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 2 mol L 1氨水 振荡 固体不 溶解 则残留固体是银 假设 1 成立 解析 1 由实验 的现象知 乙试管中含有亚铁离子 其与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 MnO 8H 5Fe3 Mn2 4H2O 4 2 依题意得实验 1 中依次发生反应 Fe 2Ag 2Ag Fe2

13、Fe2 Ag Ag Fe3 说明 Ag 的氧化性比 Fe3 强 4 最终烧瓶中收集了一定量气体 如果假设 2 成立 由 4NO2 O2 2H2O 4HNO3知 气体完全溶于水 故假设 2 不成立 可以通过检 验烧瓶中溶液是否有 HNO3来判断假设 1 和假设 3 哪一个成立 5 根据题给信息知 银不溶于氨水 而氧化银 亚硝酸银溶于氨水 可通过 A 中反应后残留固体不溶于氨水来证明假设 1 成立 27 2019 山东济宁高三期末 14 分 研究和深度开发 CO CO2的应用对构 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CO2可以被 NaOH 溶液捕获 若所得溶液 c HCO c CO 2 1 3 2

14、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OH 室温下 H2CO3的 K1 4 10 7 K2 5 10 11 2 CO2和 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过程和在两种温度下 CH3O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如图 1 所示反应每消耗 1 mol H2 热量变化是 16 3 kJ 则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 曲线 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 系为 K1 K2 填 bd 不是 反应为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且催化剂活性 降低 3 CO2 e CO 6 103 mol 2 解析 1 CO2可以被 NaOH 溶液捕获 反应为 CO2 2OH CO H2O 继续通入 CO2 则发生的反应为 C

15、O2 H2O CO 2 3 2HCO 若所得溶液 c HCO c CO 2 1 则所得溶液为碳酸氢 2 3 3 3 2 3 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可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由 H2CO3的 K2 c H 5 10 11 则 c H 1 10 10 故室温下溶液 c CO2 3 c H c HCO 3 1 2 中由水电离出的 c OH 1 10 4 mol L 1 2 读图可知曲线 先达到平衡 则曲线 对应的温度更高 而温度越高平 衡时 n CH3OH 却越小 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 小 所以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K1 K2 每消耗 1 mol H2 热量

16、变化是 16 3 kJ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 48 9 kJ mol 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反应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因为此反 应是在恒压容器中进行 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 所以压强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 故 a 错误 因为压强恒定 化学反应两边计量数是不等的 所以 H2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故 b 正确 c H2 3c CH3OH 不能说明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 所以不能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故 c 错误 容器中密度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 因为反应是在恒压容器中 m V 进行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 所以密度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故 d 正确 CO2和 H2都是反应物 只要 2 个 C O 断裂的同时就有 3 个 H H 断 裂 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故 e 错误 温度为 470 K 时 图中 P 点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在 490 K 之前 甲醇产率 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反应尚未达到平衡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90 K 之后 甲醇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