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63984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2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选择题 1 常用来干燥氨气的试剂是 A 无水氯化钙 B 浓硫酸 C 五氧化二磷 D 碱石灰 答案 D 解析 A B C 均能与 NH3反应 D 为碱性物质 不与 NH3反应且能与水 反应 2 氨是一种重要的制冷剂 这是因为 A 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B 氨极易溶于水 C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 其中氮的化合价为 3 价 答案 C 解析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使周围温度降低 起到制冷的作用 C 项 正确 3 有关氨及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H3是 10 电子分子 具有还原性 B 液氨 氨气 氨水是同一种物质 C 氨气是非电解质 氨水是电解质 D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 NH3 答案 A 解

2、析 NH3中有 10 个电子 因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3 所以具有还原性 氨 气 液氨是纯净物 为同一种物质 氨水是混合物 三者不是同一种物质 氨气 是非电解质 NH3 H2O 是电解质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 NH3 H2O 4 已知 NH3极易溶于水 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 NH3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答案 C 解析 A D 装置中倒置的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大的体积 可防止倒吸 B 中 NH3不溶于 CCl4 也可防止倒吸 C 中 NH3直接通入水中 由于 NH3极易溶 于水 易引起倒吸 5 在 1 L 1 mol L 1的氨水中 A 含有 1 mol NH3分子 B 含

3、NH3和 NH之和为 1 mol 4 C 含 NH3 H2O 1 mol D 含 NH3 NH3 H2O NH之和为 1 mol 4 答案 D 解析 NH3溶于水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NH3 H2O 少部分 NH3 H2O 电离生 成 NH和 OH 所以 1 L 1 mol L 1的氨水中 NH3 NH3 H2O NH和 OH 4 4 均小于 1 mol 根据守恒定律 NH3的各种存在形式之和必等于 NH3的总量 故 D 项正确 6 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 通常状况下 氨的溶解度不大 B 氨水中的 NH3 H2O 电离出少量的 OH C 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 氨本身的碱性弱 答案

4、 B 解析 氨气溶于水后 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 NH3 H2O NH3 H2O 仅有少部分电离成 NH和 OH 因此显弱碱性 4 7 检验氨气可以用 A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B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答案 A 解析 NH3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故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 若能 变蓝即可说明 NH3存在 8 双选 下列各反应中 适宜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A 加热氯化铵晶体 B 氯化铵与消石灰反应共热 C 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 D 硫酸铵与烧碱溶液反应 答案 BC 解析 NH4Cl 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和 HCl 遇冷会重新结合成 N

5、H4Cl 而 NH3易溶于水 所以制取时不宜在溶液中进行 故 A D 不正确 铵盐与碱共热 放出 NH3 浓氨水受热 加固体 NaOH 溶解放热 放出 NH3 故正确答案为 B C 9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共热 有气体放出又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的是 A KNO3溶液 B NH4NO3溶液 C NH4 2SO4溶液 D Na2SO4溶液 答案 C 解析 NH4 2SO4 Ba OH 2BaSO4 2NH3 2H2O 10 同温同压下 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 NH3 NO2 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 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不能确定 答案 C 解析 设烧瓶体

6、积为 V L 以标准状况下为例 则 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V L 22 4 L mol V L 1 22 4 中发生反应 3NO2 H2O 2HNO3 NO n HNO3 mol V 22 4 2 3 V 溶液 V L 2 3 则 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mol L V 22 4 2 3 2 3V 1 22 4 故选 C 11 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 易溶于水 B 与苛性钠共热产生 NH3 C 都是晶体 D 受热分解都产生 NH3 答案 D 解析 A B C 都是铵盐的通性 铵盐受热并不一定都生成 NH3 如 NH4NO3受热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2 工业上常利用反应

7、3Cl2 8NH3 N2 6NH4Cl 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管道漏气 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 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 1 mol N2有 6 mol 电子转移 答案 C 解析 若管道漏气 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固体 氯化铵 A 项正确 由于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所以氯气是氧化剂 B 项 正确 通过分析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 可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 项错 误 氮元素的化合价由 3 升高到 0 所以生成 1 mol N2 有 6 mol 电子转移 D 项正确 二 非选择题 13 按图进行实验 试解释

8、观察到的现象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红热的铂丝保持红热 2 在锥形瓶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3 在锥形瓶内产生少量白烟 答案 1 4NH3 5O24NO 6H2O 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铂丝 Pt 保持红热 2 反应生成的 NO 在瓶中与空气接触 发生反应 2NO O2 2NO2 无色的 NO 转化为红棕色的 NO2 3 NO2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HNO3 又进一步与氨水中挥发出的 NH3化合生成 少量的 NH4NO3细小颗粒 反应为 3NO2 H2O 2HNO3 NO NH3 HNO3 NH4NO3 解析 实验现象与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图可知 这是进行氨的催化 氧化的实验 该反应是

9、一个放热反应 而反应又是在催化剂的表面上进行的 因 而能使铂丝保持红热 反应产物是 NO 和 H2O 而锥形瓶中还有空气和 NH3 这 些物质又可进一步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气体和少量白色的 NH4NO3固体 所以 能看到有红棕色的气体和少量白烟生成 14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 NH3的还原性 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图所示 在一支玻璃管中从左到右装有 NH4HCO3和 NaHCO3的混合物 Na2O2固体 足量 催化剂 药品间用石棉绒隔开 分别对 NH4HCO3和 NaHCO3及催化剂加热 过 一会儿 锥形瓶内出现红棕色 提示 4NH3 6NO 5N2 6H2O 1 在 Na2O2处发生的化

10、学反应是 2 在催化剂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3 若药品中无 NaHCO3 气体通过催化剂后现象为 4 解释试剂 NaHCO3的作用 答案 1 2Na2O2 2CO2 2Na2CO3 O2 2Na2O2 2H2O 4NaOH O2 2 4NH3 5O24NO 6H2O 催化剂 3 锥形瓶中观察不到红棕色 4 NaHCO3加热生成 H2O CO2 H2O CO2又与 Na2O2反应 为 NH3催化 氧化提供足够的氧化剂 解析 明确实验原理 紧扣物质的性质分析推理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NH3 具有还原性 与 O2发生反应为 4NH3 5O24NO 6H2O NaHCO3 NH4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放出

11、 催化剂 NH3 H2O 和 CO2 而 H2O CO2与 Na2O2反应产生 O2 为氨气氧化提供氧化剂 若无 NaHCO3 与 NH3反应的 O2不足量 过量的 NH3会与生成的 NO 反应生成 N2 导致锥形瓶中不能观察到红棕色 15 如图所示 试管中集满了干燥的氯气 胶头滴管中装有供反应的足量浓 氨水 滴入浓氨水 开始时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 2NH3 3Cl2 N2 6HCl 并产生红光和白烟 请根据以上反应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标志反应全部完成的现象是 2 反应完毕后 将试管倒立着浸入水中 取下滴管 有水进入试管 在室温 时 进入试管内的水约占试管容积的 3 反应中生成的白烟是 4 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白烟和红光消失 2 2 3 3 NH4Cl 颗粒 4 3Cl2 8NH3 6NH4Cl N2 解析 当 Cl2和 NH3反应完全变为 N2和 HCl 时 再加入浓氨水发生反应 NH3 HCl NH4Cl NH4Cl 为固体小颗粒 形成白烟 反应的现象为红光和白 烟 则没有红光和白烟时 说明反应已停止 2NH3 3Cl2 N2 6HCl HCl NH3 NH4Cl 两个方程式相加 可得 3Cl2 8NH3 6NH4Cl N2 可知 3 mol Cl2变为 1 mol N2 所以水面上升 约占 原试管容积的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