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2663164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中期检测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澌岸小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期 中 检 测 题(总分 150 分 时间 120 分钟)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1、注拼音或写汉字。(4 分)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 )落了。在他弥( )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 hu( ),他的灵 ji ( )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2、用短横线画出并改正下列成语中的两个错别字。(2 分)有条不稳 粗制滥造 惊心动魄 燥动不安 怒不可遏( )改为( ) ( )改为( )3、找出下列有语病的句子并作出修改。 (3 分) 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商

2、场改变了过去羞答答、冷冰冰的经营作风。 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不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有语病的一项是( ) ,修改 。4、下列歌词运用( ) ( )的修辞手法。 (2 分)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5、古诗词积累。 (

3、8 分)池上碧苔三四点, 。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壮志豪情的句子是_ _, 。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两句全由名词组合成的写商山拂晓之景的诗句是:, 。为了纪念陆游,重庆市将陆放翁祠最主要的纪念堂题名为“香如故堂” ,这一题名是化用了他的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这句是: , 。莫道不消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我们要珍惜青春,抓住机遇,趁着青春的大好年华有所作为,正如孟郊诗云“青春须早为,。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的名句,请你写出一句,内容要相对完整。, 。6、阅读新闻,按要求答题。 (4 分)- 2 -中新网 9 月 25 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 “神七” 任务总指

4、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北京时间 25 日晚 9 时 10 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 载 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 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将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并且首次进行太空行走。(1)请给上则新闻拟个标题(2 分)(2)三位宇航员凯旋归来,你有幸和他们见面,为了表达对他们表达祝福和敬意,你将怎样对他们说?(2 分)7、请按照前两句的句式补全后面句子(2 分)小草无悔,因为她染遍人间春色;绿叶无悔,因为她托起朵朵红花;春雨无悔, ;老师无悔

5、,因为她培育了祖国栋梁;英雄无悔, 。8、 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将下面四句中正确的下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2 分)上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 _。野泉声入砚池中 清香移在菊花枝 梅梢月斜人影孤 空谷幽兰绝美人9、名著阅读(5 分)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 的长篇 体小说。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从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四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并简述你喜欢的原因。人物: 故事情节: 原因:10、综合性学习(8 分)生活就象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想要它对你微笑,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它微笑。请同学

6、们加入“微笑面对生活”的活动中来。(1)请你写出关于“笑对失败” 、 “善待他人” 、 “善于合作”方面的俗语、名言或歌词。 (2分)(2)写一则名人面对失败的故事或合作的典范故事。 (2 分)(3)你是如何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失败的?(2 分)(4)针对下列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2 分)材料一: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饭,它几乎 连块肉都夹 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材料二:天气渐冷一位 14 岁的初一住宿生要晒被子,因自己个 头力气不足干不了,于是打电话将 10 多公里外的家长叫来干,竟然不 请自己身边 的老师和同学帮忙。- 3 -二、阅读与理解(60 分)(一) 我的叔叔于

7、勒节选(17 分)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 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 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 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 2 法郎交给父亲,母 亲诧异起来,就 问:“吃了 3 个法响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 :“你简直是疯了!拿 10 个 铜子给这个人, 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 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 钻出

8、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 见他。11、选文作者是 国“短篇小说巨匠” (2 分)12、本段写于勒,“我”,“父亲”和“母亲”,各主要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手法?(2 分)写于勒用_ _描写。 写“我”主要用_描写。 2写“父亲”用_描写。 写“母亲”用_ _描写。13、“我”默念的三句话,修辞手法是_,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 _ _。(3 分)14、“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一句属小说中_描写。其作用是( )(3 分)A渲染了一种悲哀、阴冷的气氛。B衬托了“我们”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愉快。C衬托了菲利普全家沮丧的心情。D衬托了菲利普夫妇沮丧、阴暗的心情。

9、15、“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3 分)16、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的几个人物中谁是主人公?为什么?(4 分)(二) 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 (13 分)“中国的年 轻 人不自私”海外媒体如是说。在震中,他们是把生机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老师;在震后,他们是趟 过湍急的河流通报险情的勇者;在 营救中,他 们又是组织有序冲锋在前的志愿者。中国的“80 后 ”“90 后”们,以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赞叹。其实 在我看来, “不自私”并不足以形容年轻一代在这段时间 中的诸多动人行为。准确地 说,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

10、现证明,他 们是勇于承担的一代,是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一代。从救灾前线传来的消息 说,灾区到 处都活跃着“ 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和人民子弟兵一样, “青年志愿者”也被灾区群众称 为“最可爱的人”。如果把 这次地震比作一次考试的话,中国的年 轻一代考 试合格!他们有能力承担起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因为证实 了这一点而充满希望。今天,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令人欣慰的,也是意味深 长 的。因为当今世界呈金字塔结构,少数的发达国家位居塔尖,中等收入的国家位居塔腰,发展中国家位居塔底。在一个资源要素可- 4 -以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下,穷 国的精英可以通过个人奋斗 进入发达国家的塔尖,使自己率先享受发达国

11、家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人力 资源自由流动的最终结 果是, 发展中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和财富总是向发达国家转移,结果是 发达国家越来越先进, 发展中国家被永 远“锁定”在金字塔的底层。这种格局就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一代,在追求个人成功之时,把 爱国主义作为一条底线,不能放弃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和民族 对自己的培养。然而曾几何 时,中国的年轻一代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被人 怀疑的。 有学者 统计,近 30 年来,中国流出智力人才100 多万,只有 20%的人学成后返回祖国,大多数成了 发达国家的成 员。中国付出大量的教育资源所培养出来的智慧之果,被人家轻松摘取。更有一些中国的企业

12、家,一边在国内赚钱,一边向国外转移资产,很多都成了外国公民。但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这次地震中的表现,以及稍早一点海内外华人(如残疾青年金晶等)为了保卫奥运圣火而展现出的爱国热情,把 这些担忧冲淡了 人们深信,在关 键时刻,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可以冲得上去,顶 得住,担得起的!中国的年 轻 一代“不自私”的“80 后”“90 后”们,是中国的希望!未来的希望!17、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0 后” “90 后”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怎样的一代人?(4 分)(1)中心论点是 (2)他们是 18、第段的论点是什么?请你列举能证明此观点的事实论据(4 分)19、本文主要采用了 论证和 论证两种

13、论证方法(2 分)20、第段画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应删除掉,你同意吗?为什么?(3 分)(三)父亲(17 分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 然而 ,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心里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 爱 ”。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 联系。可是 , 我考上了 县一中 ,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 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 父亲脸 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 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 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在一个 骄阳似火的夏日 , 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