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

上传人:ji****ku 文档编号:12663156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基础第章泌尿系统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统 Urogenitalsystem 1 二 泌尿系统 UrinarySystem 1 肾Kidney2 输尿管Ureter3 膀胱UrinaryBladder4 尿道Urethra 功能 排出机体新成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1 肾Kidney renesornephros renal 形态shape 位置position 被膜coverings 结构structures 3 上端 宽 薄下端 窄 厚前面 凸向腹外侧后面 紧贴后腹壁外侧缘 内侧缘 形态shape 肾是实质性的器官 左右各一 形似蚕豆 4 肾门 肾内侧缘中部成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 为肾的

2、血管 神经 淋巴及肾盂出入的门户肾蒂 出入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 前 后 肾V 肾A 肾盂上 下 肾A 肾V 肾盂肾窦 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 为肾血管 肾大 小盏 肾盂和脂肪等占据 肾窦是肾门的延续 肾门是肾窦的开口 形态shape 5 位置position 位于腹腔内 脊柱两侧 腹后壁腹膜的后方 为腹膜外位器官左肾 第11胸椎体下缘和第2 3腰椎椎间盘之间右肾 第12胸椎体上缘到第3腰椎体上缘之间肾门约在第1腰椎体平面 相当于第9肋软骨前端高度左肾高于右肾 6 7 肾的毗邻 肾区 肾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肾上腺 两肾的上方 共为肾筋膜包绕

3、 但其间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 肾下垂时 肾上腺可不随肾下降 后面 两肾1 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向外 腰大肌 腰方肌 腹横肌 T11 L2 8 肾的被膜 包裹于肾实质表面 与肌织膜连结疏松 易于剥离 剥离困难即为病理现象 9 肾的被膜 10 肾的结构 11 肾移植是目前器官移植中较为成熟的 数量较多 成功率较高 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70 的一种器官移植手术 对于供体肾的要求是 肾的生理良好 有丰富的血液循环管道 必须使保留的输尿管有良好的血液供应 通常输尿管动脉来源于肾动脉 供体肾取出后必须保存在含有高渗透压 高浓度的钾过 钙 镁的低温营养保存液中 肾移植的受体位置 通常将移植的肾脏放在受体的盆腔内

4、 髂窝部是移植肾放置的较理想部位 Murray 1956年 首次报道了从腹膜外将肾脏移植到髂窝的手术方法 肾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12 肾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肾移植术吻合血管的选择 将供体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及其分支吻接 将肾静脉与髂内静脉吻合 由于肾动脉有时有多条 特别是副肾动脉发生率较高 并且肾动脉的肾内支配区之间有乏血管区 因此必须将所有的肾动脉都与受体的动脉吻合 以免发生肾的局部坏死或供血不良 输尿管的吻接位置 将输尿管吻接到膀胱上 使尿液流人到膀胱内 输尿管与膀胱的吻合更需细心谨慎 以防尿液渗漏导致局部的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而使手术失败 肾移植的病人需在手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因此 术后对

5、病人其它疾病的预防 治疗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3 肾实质 由大量泌尿小管组成 肾单位集合小管肾间质 泌尿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 肾组织 14 一 肾单位 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共同构成的形成尿液的肾结构和功能单位 成人每肾约有100 200万个 根据肾小体在皮质中的深浅位置不同 可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 其结构和功能稍有不同 15 远 远 16 1 肾小体 球形 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 17 1 血管球 为包在肾小囊中的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 由稍粗入球微动脉4 5个分支再分支形成的网状毛细血管袢 袢间有血管系膜 毛细血管再汇成一条稍细出球微动脉 血管内皮为有孔型 多无隔膜 内皮游离面的细胞

6、衣富含唾液酸 带负电荷 内皮外大都有基膜 仅面向血管系膜一侧的内皮无基膜 18 2 肾小囊 肾小囊为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囊 囊内有血管球 囊外层为单层扁平细胞 内层为足细胞 血管球上皮 19 2 肾小管和集合小管 近曲小管远曲小管细段集合小管部位皮质皮质放 锥迷 放 锥管径较粗较细细粗管腔较小不规则较大小大细胞大小较大较小小形状锥体形立方形扁平立方至柱状着色深浅浅色淡而明亮嗜性嗜酸浅红分界不清 侧突 清楚清明核核圆近基底部核圆居中突向管腔核圆居中 20 游离面有刷状缘微绒毛无无 为密集微绒毛 短 少基底纵纹有发达无无 质膜内褶 顶小管小泡多少量微微功能物质重吸收 调节尿量 分泌H

7、 NH4 等调节酸碱平衡同远端小管受调节受醛固酮和同远端小管抗利尿激素调节心房钠尿肽附注 1 近直小管结构不如近曲小管 远直小管比远曲小管发育更好 基底纵纹 2 远直小管不透水 在逆流倍增理论中起重要作用 降支细段对水通透性高 对钠通透性低 升支则相反 21 22 球旁复合体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的由球旁细胞 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的三角形结构称为球旁复合体 23 功能 分泌肾素 蛋白水解酶 使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 II 一方面使血管收缩 血压增高 另一方面使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加 肾小管保水 保Na 排K 功能增强 血压增高 24 肾间质 即泌尿小管间的少量结缔组织 有一种间

8、质细胞 呈星形 有突起 胞质内有较多脂滴 肾小管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O 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生成 25 肾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流量大 流速块 约占心输出量的1 4 90 的血液供应皮质 进人肾小体后被滤过 血管球内压力高 入球微A 出球微A 形成两次CAP网 滤过 重吸收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 26 2 输尿管Ureter 三段 腹部 自肾盂下端起始至小骨盆入口处 左右输尿管分别越过左髂总动脉的末端和右髂外动脉起始部前面盆部 进入盆腔后沿盆侧壁向下向后 然后前内侧至膀胱底 壁内部 斜穿膀胱壁内的一段 此段有括约作用 为成对肌性管道 长约25 30cm 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

9、行程可分三部 有三个生理狭窄 末端开口于膀胱底壁 27 三个狭窄 输尿管结石 28 形态shape 位置position 结构structures 分部division 3 膀胱UrinaryBladder 29 为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 其大小 形态 位置和壁的厚度随尿液充盈程度而异 成人容量约350 500ml 膀胱最大的容量800ml 呈三棱椎体形 分尖 体 底 颈 膀胱尖 朝向前上方 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 膀胱底 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 呈三角形膀胱体 膀胱尖与底之间膀胱颈 膀胱的最下部与前列腺 男性 或盆膈 女性 接相 30 内面结构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 左 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此处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连接 缺少粘膜下层组织 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 始终保持平滑 是肿瘤 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输尿管间襞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31 男性尿道 三部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 32 三窄 男性尿道 33 三膨大 男性尿道 34 两弯 耻骨下弯 耻骨前弯 男性尿道 35 女性尿道 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 末端开口于阴道前庭 阴道口的前上方 与男性尿道较 短 长约5cm 直 宽 开口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仅有排尿功能 36 37 Bye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