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662860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02一、选择题(40分)1.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焦点问题(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2.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美日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B.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图一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图二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第2题图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译文这样写道: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

2、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4.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片面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集体化B.戈尔巴乔夫改革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的具有分赃性质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慕尼黑会议D.波茨坦会议第6题图6.右图为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重示意图。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缩减农业产量C.减少政府投资D.兴建公共

3、设施7.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B.1933年希特勒上台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8.中国人创作了一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漫画。漫画内容是德国和日本被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下列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表明了法西斯集团已正式建立B.说明了反法西斯力量仍未联合C.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前景的失望D.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必胜的信心9.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史作用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0.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

4、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 )A.推行军国主义B.成为政治大国C.经济实力猛增D.推行明治维新11.杜鲁门号航空母舰采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造价45亿美元,连续航行25年才需要更换一次燃料,被喻为“海上钢城”。它是20世纪美国最后一艘水上“巨无霸”,用美国第33位总统的名字命名颇具深意。该舰的建造体现了美国(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A.B.C.D.12.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其“共同之处”主要是指( )A.

5、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D.都力图称霸世界13.下面是1947车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的意思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A.制造慕尼黑阴谋B.出台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第13题图第14题图14.上图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表。据此推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经济( )A.新经济时代B.经济危机时期C.缓慢回升时期D.高度繁荣时期15.下通为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欧盟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国家或地

6、区世界前20强跨国公司占有数量进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出口进口美国712.7%18.8%美元占66%欧盟639.1%37.6%欧元占12.5%日本77.5%5.5%日元占5%A.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B.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C.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联盟D.发挥了高素质劳动力优势15.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 )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A.B.C.D.17.1945年联合国成立

7、时,有51个创始会员国。2012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会员国,其中新增的会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干(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8.中共九大报告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此,我们应该( )同舟共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采取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的模式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维护世界和平A.B.C.D.19.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回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

8、着重要作用。这表明( )A.美国世界的霸权地位崩溃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不需要建立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是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等、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人类进入“信息时代”C.政治多级化的需要D.国家发展重工业的要求二、非选择题(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

9、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两人实行南北夹攻,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打碎了殖民枷锁后,拉丁美洲各国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选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战争(1)根据材料一写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两位代表人物。(4分)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2)材料二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4分)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园家的侵略威胁时,

10、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世界史近代史稿(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4分)材料四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4分)22.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

11、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过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反映了这场“战争”带来的哪些影响?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4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2)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

12、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刘全智冷战史材料四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3)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

13、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

14、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请你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1800年1850年1880年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