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62859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专练选择题专练 十一十一 时间 20 分钟 分值 44 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 175 页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贮玉米是玉米三大类型 籽粒玉米 青贮玉米 鲜食玉米 之一 它是在适宜收获期 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 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全部植株 秸秆含水量在 70 左右 经切 碎 加工 发酵制成饲料的一种玉米 一般玉米生长需要的 10 积温为 2 500 2 700 而青贮玉米在 10 积温为 2 000 2 500 的条件下也可正常生长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 青贮玉米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省份 下图示意

2、黑龙江省 10 积温等值线分布状况 据此 完成 1 3 题 1 从优化农业资源角度考虑 黑龙江省大规模种植青贮玉米的地区 最有可能分布在 A B C D 2 与传统的籽粒玉米生产相比 青贮玉米的主要优势是 A 营养价值高B 种植地区广 C 生物产量高D 生产成本低 3 青贮玉米种植农户直接与大型养殖场对接 实行订单生产 这是该省正在兴起的经 营模式 其主要目的是 A 共同使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广泛采用先进科技手段 提高劳动力素质 C 共同监管种植过程 保证产品品质 D 适应市场需要 避免盲目生产 1 A 2 C 3 D 第 1 题 四地积温条件相差不大 均可种植青贮玉米 从 10

3、积温等值线的分布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位于山区 不宜大规模发展种植 业 地位于山脉西部 夏季风的背风坡 气候干旱 青贮玉米秸秆含水量低 地位于三 江平原 纬度较高 气候温凉 蒸发弱 青贮玉米秸秆含水量高 第 2 题 青贮玉米利用了 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全部植株 比籽粒玉米生物产量高 第 3 题 订单生产指按照市场需求 进行农业生产 降低了农户的生产风险 实行订单生产 农户和大型养殖场可共同使用土地 资源 共同监管种植过程 广泛采用先进科技手段 但这并非其主要目的 家住南京 118 46 E 32 03 N 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 如图 跑步锻炼 他从 A 地出发 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

4、速绕湖一圈 据此完成 4 5 题 4 若不考虑天气因素 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 则其出发时间 北京时 间 从 A 3 月 1 日到 5 月 1 日逐渐推迟 B 4 月 1 日到 6 月 1 日逐渐提前 C 5 月 1 日到 7 月 1 日逐渐推迟 D 6 月 1 日到 8 月 1 日逐渐提前 5 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 他看了一下手表 下列时间 北京时间 最接近的是 A 5 时 30 分B 6 时 00 分 C 6 时 05 分D 6 时 12 分 4 B 5 C 第 4 题 3 月 1 日到 6 月 22 日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北半球的白昼时间 逐渐变长

5、 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出发时间逐渐提前 6 月 22 日到 8 月 1 日 太阳直射点向南 移动 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日出时间逐渐推迟 出发时间逐渐推迟 第 5 题 春分 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各地太阳都从正东方升起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日 出时间都为地方时 6 时 当 118 46 E 地方时为 6 时时 北京时间 120 E 的地方时 最接 近 6 时 05 分 四川茂县位于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区 是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区 下图示意茂县乡村聚落 沿岷江干流的分布特征 据此完成 6 8 题 6 茂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总体是 A 片状集中B 带状延伸 C 环状分布D 零散无序 7

6、距岷江干流约 200 m 处聚落数量最多 原因最可能是这一区域 A 地形相对平坦 地质灾害较少 B 植被茂盛 土壤肥沃 易于耕作 C 距水源近且不易遭受洪涝灾害 D 地势较高 气候干爽 适宜居住 8 近几十年来 该干旱河谷植被退化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减少B 气温升高 C 极端天气频发D 人类活动干扰 6 B 7 C 8 D 第 6 题 读图可以看出 该地的乡村聚落在距岷江干流 150 1 000 m 处最为集中 其中距岷江干流约 200 m 处乡村聚落比例约 20 由此可见该地乡村聚落主 要分布在沿江地带 呈带状延伸 第 7 题 距岷江干流约 200 m 处聚落数量最多 主要原因 是

7、这一区域到岷江干流的距离适中 便于取水又不易受到洪涝灾害的侵袭 同时沿江河漫滩 地势平坦 利于聚落建设和农耕生产 第 8 题 引起干旱河谷植被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是缓慢的 本题强调近几十年来干旱河 谷植被的退化 显然与人类活动有关 江苏是我国工业大省 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近年来 江苏省内形成了大 规模的产业转移 下图为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示意图 据此完成 9 11 题 9 南京 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价格升高B 能源资源短缺 C 消费市场萎缩D 环境污染加剧 10 与连云港相比 南通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A 位置优越B 土地廉价 C 交通便利D 市场广阔 11 推测下列四地中工业基础最好的是 A 盐城B 淮安 C 连云港D 徐州 9 A 10 A 11 D 第 9 题 据图可知 类产业为皮革制鞋工业 属于劳动力导向型 工业 南京等地区经济发达 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而徐州经济欠发达 工人工资水平相对较 低 生产成本低 第 10 题 据图可知 南通与连云港相比 距苏州更近 位置较优越 第 11 题 据图可知 类产业和 类产业均由南京等地区转入徐州 说明徐州工业基础相比其 他三个城市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