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上传人:路** 文档编号:12662651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和县委“124563”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总体思路,认真履行职能,牵头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农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制定了xx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xx县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清产核资工作全县156个村已全面启动。2、加快推进“房

2、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1)鸡冠山乡、金山镇等8个乡镇外业工作已完成,于xxxx年x月x日在鸡冠山乡高田村颁发首批x本农房一体不动产权证书并将在全县逐步推开,届时农民免费领取证书。(2)由于房屋数量超出预计数x幢,现已完成x幢,计划12月份基本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并转内业登记发证的初检、市检、省检入库工作。(3)目前正在xx镇踏塘村探索一条内外业并举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思路且已进行了登记发证的公示,确保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3、健全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7月底出台并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文件,县、乡、村三级林

3、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已于8月底已完成乡镇场平台建设(制度上墙,乡镇信息录入,信息公开),村级平台每个乡镇均建设了一个示范村,并通过省林业厅检查验收。正在起草制定“林长制”方案。4、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确定了农业取水许可证制度、农业水权、用水总量控制、农业用水定额管理的初步方案。完成了水管单位改革工作、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定了运行管护机制,积极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立。正在开展进行合理测算运维水价和完成成本水价测算工作。测算工作结束后研究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正在研究出台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暂未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5、农垦企业改革专项试点。计划在今明

4、2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同时建立起防止发生新的办社会职能债务的长效机制。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剩余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或中途断保职工的参保问题,基本实现农垦企业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将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或中途断保职工,按规定纳入参保范围。在完成2018年对农垦国有土地确权颁证工作70%的基础上,已完成剩余30%扫尾工作,国有土地全部发证,建设用地完成基础性工作待发证。结合罗家寨、鸡冠林场建设,深入挖掘垦区文化。农耕文化,并形成文化旅游观光体验产业链。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6、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1.构建为农服务体系;2.基层

5、组织体系建设;3.打造烟花爆竹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4.xx县供兴农产品有限公司供销e家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及xx县水稻种植土地托管项目建设。在xxxx年7月5日至8月6日期间,做好了项目建设的三通一平工作。xxxx年8月8日,与江西国智建设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同,8月10日正式动工。由于基脚超深,变更了设计,导致延工。现在基脚独立柱混泥土,预计本月底出正负零。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7、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根据省市要求,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待市级出台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意见后,根据意见出台方案实施。8、深化“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机制。一是调查摸底,做好风险防控。分农、林两线与

6、合作银行、乡镇上户调查,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不良贷款,开设风险金账户,设立风险补偿金x万元。二是跟踪服务,创新工作程序。跟踪贷款运行环节,将运行形势好、发展潜力大的贷款经营主体实行续贷备案,目前有县农商银行x家、邮政银行x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已经续贷到位。三是扶持创业,优化放贷质量。今年1-8月完成放贷x万元,其中x万元以上x笔,x万元,惠及农业经营主体x家,带动x余名农民增收致富。9、完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一)加大了扶贫信贷资金投入截止目前,全县银行业机构共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贷款x户,余额x万元。其中:xx县邮政储蓄银行财政风险补偿金到位x万元,发放扶贫贷款x户,余额x万元;xx农商银行财政风

7、险补偿金到位x万元,发放扶贫贷款x户,余额x万元。另xx县农业银行产业扶贫信贷通项目财政风险补偿金到位x万元,因放贷模式问题,已将前期放出的2888户、余额x万贷款于9月初全部收回。(二)创新了精准扶贫信贷产品为满足扶贫对象的多元需求,辖内金融机构推出了“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移民和扶贫产业信贷通贷款”、“油茶贷”、“光伏贷”等一系列专项扶贫信贷产品,均执行优惠的贷款利率。如:农行针对黑山羊项目申报了特色产业,得到了农行江西省分行的批准。xx邮政储蓄银行发放了全市第一笔20万元惠农油茶贷,并与江西安维誉电力测试服务有限公司、江西飞象环境新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开发了光伏扶贫贷,共计

8、放款90笔,金额439.3万元。(三)探索了金融扶贫新型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的优势,积极探索“金融+产业”、“金融+项目”等“金融+”扶贫新模式。如xx邮政储蓄银行投放贷款150万元的豆田农博园项目采取了电商运营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农博园承诺认捐的土地收益将每亩捐赠一万元,给丧失劳动力的特困家庭,帮助他们精准扶贫攻坚克难。并开发“认养扶贫”项目,农博园将现有空地划分,由社会爱心人士认养、贫困户种植护理,土地所产果蔬归认养者所有,认养费用全部归贫困户,对于劳动力极度缺乏的贫困家庭,脱贫成效明显。(四)践行了普惠金融责任担当积极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送理财、防骗、反假、征信等金融知识“六

9、进”活动,加大金融网点、自助设备及助农取款点的设立。截止6月末,全县共设立金融网点x个,助农取款服务点x个,布设ATM、CRS、自动存款机等自助设备x台;组织了x余次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金融便利,完善了农村助农取款服务渠道。(五)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7月份,我办和扶贫办联合下发了xx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方案。9月5日下午,我办牵头召开了xx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对下阶段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力争12月前,完成县内100%农户信息采集和90%农场、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信息采集。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10、持续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

10、。一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村庄面貌发生新变化。前阶段,我县新农村建设主要以抓好村点“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有序推进“9+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全县新农村建设已完成改路70余公里(含入户路、巷道)、改水90%以上、改厕80%以上;拆“三房”2.1万平米、建新房7.2万平米、改造民居900余栋;改沟70千米,改塘20余口;清理陈年垃圾500余吨、绿化大小苗木127余万株、新增绿地面积8.6万平米;新建文体活动场所40余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10处、卫生室8处,电网、广电网络全面覆盖,互联网络基本普及。二是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深入推进农

11、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市场化运作,备置垃圾转运车42辆、收集清运车300余辆、垃圾收集站82座、环保垃圾箱体176个、垃圾桶11.3万只、垃圾中转站6座,吸污车1辆、清洗车6辆、洒水车10辆、回收站117个、保洁员1460名,垃圾收集率100%,垃圾处理率100%,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农户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为目标,贫困村组整治建设获得新突破。结合新修订的贫困村退出体系标准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安排23个新农村建设点,同时整合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约200万元,用于贫困村改善水、电、路、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贫困村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截止目前,全县贫困村已基本

12、完成安全饮水、改路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改房,完成改厕150余户,农电改造、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四是以坚持乡风文明为保障,农村精神文明风貌有了新提升。深化乡村移风易俗,弘扬农村优良传统礼俗,反对不良风气。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实落地。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让农村善行义举蔚然成风。目前,我县县、乡正在筹划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已成立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教育1000余人次、文体活动1万余人次。10、大力推行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一是突出组织领导,强化高位推动。一是突出组织领导,

13、强化高位推动。调整并完善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方案、xx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xx县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将城乡环境整治纳入乡镇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10余次听取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以现场办公、暗访督查等方式,深入一线督导20余次,形成了高位推进的态势。各乡镇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环卫所,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体制。二是突出宣传发动,强化源头控制。通过会议、宣传栏、培训、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增强村民环卫意识。建立了全县环境整

14、治工作微信群,纳入县、乡镇、相关部门领导共120余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曝光、及时调度整改。举办农村保洁员培训班7期,组织200多次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村组开展整治行动与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村民少用或禁用一次性消费品。发放农户门前三包责任书2万余份,制作宣传栏2500多个,书写标语3000余条。在30多个行政村推广使用竹篮、布袋进超市,推行“光盘行动”、“减塑行动”、“绿色回收行动”,建立全县覆盖率100%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17个,对垃圾分类减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三是突出整治重点,强化示范带动。以县乡主干道、河道、集镇、学校、村部周边、村庄道路、新农村建设点和水源地

15、为重点区域,集中清理生活垃圾3000余吨,整治乡镇集镇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牛皮癣广告等1000余处,打造了明山村、凤鸣村、荆坪村、大院村等一批村容整洁、生态秀美的示范村和万石村、佛岭村、泉塘村、黄田村等一批垃圾分类示范亮点,带动效果明显。四是突出投入保障,强化设施建设。县政府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按农村人口每人55元标准预算到位,选聘1460名保洁员。目前共投入资金1106万元,其中,县设立年度专项奖补资金421万元(目前已下发225万元),确保垃圾处理日常运转;下拨保洁公司服务费用600万元;下拨垃圾终端处理费用151万元;下拨130万元新增垃圾分类桶0.96万只(目前全县共有垃

16、圾桶11.3万只)、转运车8辆(全县共有28辆)、勾臂车2辆、收集清运小板车80余辆(全县共有319辆),建设并完善绿色银行4家、垃圾中转站6座、高温环保焚烧炉10座。五是突出部门联动,强化工作合力。将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求部门严格履职,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操作规程,完善了覆盖全县范围的回收利用收购网络,形成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六是突出督查考核,强化长效管理。组建了专项督查组,实行“每月一督查一通报,两月一考评一奖补”的督查考评机制,常态化暗访。每次考评按照考核得分高低进行排名,全县通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召开后,组建10个专项督查组实行“一天一督查一通报”,各督查组制定整治清单,当天通报督查动态,对照整治清单逐项销号,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跟踪问效。目前已下发整改通知392份、督办单49份,整改率87%以上。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