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662191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宋之王安石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梅花小翰林便签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桃符: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

2、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小翰林便签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停船。泊,停泊。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隔:间隔。数重:几层。绿:吹绿了。何时:什么时候。还(hun):回到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小翰林便签晚

3、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畦(q ):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将:携带。绿:指水色。排闼(t):开门。 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

4、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小翰林便签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我们要像梅花那样坚强勇敢,微笑着面对困难。古诗填空1千门万户曈曈日,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 ,凌寒独自开。南宋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给词语注音:徘徊( )【答案解析】:pi hui2“鉴”在古代指( ) A印章 B石碑 C镜子 D圣旨【答案解析】:C3这首古诗的尾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它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答案解析】:翻译: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哲理:只有平时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用心思考,才能在写作时有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不只是写作,对于生活的感悟也是一样。【注释】1方塘:方形的水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镜。 落絮如飞,肯

6、向春风定。”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3渠:他,指方塘。4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品读】这首诗人们容易认为是博学的朱熹在表达读书学习的道理,其实这是个误会,所谓“书”此处指“书法”而不是“书本”。而“观书”其意思就是“观阅书法”。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此诗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其实,学生写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平时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用心思考,才能在写作时有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