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662032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县第九中学202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100 分 考试用时 90 分钟 第 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完成1 3 题 1 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 A 地形B 太阳辐射C 洋流D 海陆分布 2 乙地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 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A 北海道渔场B 北海渔场 C 纽芬兰渔场D 秘鲁渔场 3 甲地陆地自然带应该是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D 热带季雨

2、林带 寒江雪柳日新晴 玉树琼花满目春 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 隆冬时节 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 松柳凝霜挂雪 戴玉披银 如朵朵白银 排排雪浪 这就是 雾 凇 雾凇通称 树挂 是水汽遇冷凝华在枝叶上的冰晶 读下图完成以4 5 题 4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附近的岸边最不可能出现雾凇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5 2007 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 丰满大坝若被拆除 对水库原有库区的 影响是 A 蒸发下渗増加B 土层厚度增加C 水体污染加剧D 植被覆盖率提高 2019 年 1 月 1 日 3 日 欧洲西部遭受温带气旋Henry 袭击 大风给英国北部带来严重 灾难 挪威发出最高级别山洪警报 下

3、图为北大西洋及周边地区1 月 1 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图 单位 百帕 据此完成6 7 小题 6 此时挪威南部盛行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7 此次受 Henry 影响 与英国北部相比 挪威南部山洪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风力大小 地形抬升 锋面位置 风 向 不 同A B C D 彩虹河是南美洲哥伦比亚热带丛林深处一条神秘的河流 其颜色丰富多彩 但是只在 6 12 月变身显色 图a 为彩虹河位置示意图 图b 为彩虹河附近气温降水图 完成8 9 题 8 根据图文材料彩虹河 A 水量季节变化小 B 河水水质较好C 河水汇入太平洋D 发生凌汛现 象 9 彩虹河颜色丰富多彩主要来自

4、A 河床岩石B 大气散射C 水中生物D 环境污染 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区拥有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观 粘土塔 几乎每一根直立的 粘土 塔 顶 部都有一块棱角分明的巨石 部分 粘土塔 内部也有巨石出现 看起来像某种神秘的祭祀场 景 这是冰河时期之后演变的地貌 读图完成10 11 题 10 该处 粘土塔 景观中的巨石最可能来自 A 流水搬运 沉积形成的堆积物B 冰川搬运 沉积形成的堆积 物 C 风力搬运 沉积形成的堆积物 D 当地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 11 塑造 粘土塔 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作用B 物理风化作用C 重力崩塌作用D 风力沉积作用下图为 2017 年 4 月 12 日中国某

5、城市天气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据图可知 此日 A 夜晚温度高 大气保温作用强B 最高气温出现在 14 时 C 气流上升 多阴雨 气温持续下降D 气温变化是由气团移动造成 的 13 一年中 M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该日相同 由此可知 A M日日期约为 2月 28 日B M日日出 日落方位与该日相同 C M日昼长与该日夜长相同D M日过后该地正午日影逐渐缩短 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 图甲 及地形剖面图 图乙 读图 回答以下问题 14 在野外 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 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B 在 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

6、在 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高度 D 在 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 15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成都位于三角洲平原上B 河流有较长的冰期 C 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D 西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 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 年和 2012 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 图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6 近二十年来 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年降水量增加B 河流流量增加 C 森林覆盖率上升D 河流含沙量增加 17 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 因素可能是 耕地面积增加 水库面积增加 经济林面积增加 灌溉面积增加 A B C D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

7、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 某河流上游山地植 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一高山灌丛 下图是该 河 流 上 游 河 谷 林 树 下 线 海 拔 与 坡 向 的 关 系 及 变 化 示 意 图 读 图 回 答 下 面 小 题 18 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A 西北坡B 东北坡 C 西南坡D 东南坡 19 1999 年 2009 年 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过度樵采B 人工育林 C 降水增多D 毁林开荒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 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 反映人们的生活环

8、境 习俗和风情等 寄托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下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两广丘陵 D 华北平原 21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秦腔 B 川剧C 粤剧D 京剧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 完成22 23 题 22 甲 乙 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 雨林 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B 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 C 雨林 落叶阔叶林草原D 雨林 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23 图示山麓自然带中 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广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洋流D 地形 图 1 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后的

9、遥感影像图 图2 为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 的某观测站据测量结果绘制的流量过程线与流量历时线示意图 流量历时是指一 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流量出现的天数之和 读图 回答24 25 题 图 1 图 2 24 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 大坝下游水位升高 淹没水中沙洲B 大坝上游河道变宽 通航条件改 善 C 河流支流数量增加 流域面积增大D 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两岸植 被减少 25 大坝建成后 流量历时曲线上 A 甲点 乙点同时上移B 甲点 乙点同时下移C 甲点下 移 乙点上移D 甲点上移 乙点下移第 卷 二 非选择题 共4 大题 共 50分 26 16 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西海固 是宁夏南

10、部西吉 海原 固原等7 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 1972 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 西海固 确定为 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 一 清水河是 西海固 地区的主要河流 该河河水苦涩 矿化度高 一般不 能直接饮用 如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 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 中型 水库 小型水库塘坝机井水窖 数量7643873183 748 蓄 水 量 万 m 3 4 1143 0174171 858265 1 概括 西海固 地区的水资源特点 6 分 2 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6 分 3 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落里建有水窖 用来蓄积各种淡水 供人畜饮用 分析 夏冬季节 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

11、 4 分 27 16 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苹果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水果 苹果喜光 对降水要求不高 年降水量 450 毫米 即可 要求土层较厚 通气性好 排水良好 材料二新疆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 如下图所示 盆地边缘至较高海拔地 区均适合苹果种植 我国华北等地的苹果 常常在近采摘期 9 月份 因温度过高而引发采前 落果 而阿克苏苹果的采摘期则大约从10 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 月 15 日前后 在保证产量 的同时也保证了苹果的品质 材料三2014 年开始 阿克苏人依靠发达的交通和物流系统 将大批礼盒包装的阿克苏苹果 运到了 4 000 公里之外的浙江 于春节前后获得了巨大

12、的销售市场 然而 这并未给阿克苏人带来相 应的利润 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1 与我国华北等地相比 说明阿克苏苹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6 分 2 阿克苏苹果主要种植在盆地边缘较高海拔地区 试解释其原因 6 分 3 指出 2014 年阿克苏苹果热销浙江 但利润并不高的原因 4 分 28 18 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我国西部干旱 半干旱区的祁连山 海拔 4 000 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 个山区的三分之一 发育着不少的冰川和河流 山间有很多水草丰美的宽谷盆地 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 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 下 图 为 祁 连 山 冰 川 及 河 流 水 系 图 和 祁 连 山 两 侧 垂 直 自 然 带 示 意 图 1 指出由东向西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4 分 2 比较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8 分 3 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