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661975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酒精燃烧C. 铁丝弯曲D. 西瓜榨汁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 原子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使用起来比原子的实际质量更加方便,在铟、锑的、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士是()A. 拉瓦锡B. 张青莲C. 乔布斯D. 侯德榜4.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花香四溢-分子在

2、不断运动B. 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 水的天然循环-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5.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四种物质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B. 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D. 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有()A. 发展清洁能源B. 随意焚烧秸秆C. 乱丢废旧电池D. 提倡毁林造田7.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 用烧杯量得91.0mL

3、蒸馏水B. 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C. 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D. 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8. 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小静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与假设B. 设计实验C. 操作实验D. 得出结论9. 下列混合物能用溶解、过滤分开的是()A. 食盐和泥沙B. 食盐和糖C. 大米和沙子D. 酒精和水10.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 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C. 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D. 实验4烧

4、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11. 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12.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C. 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D. 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13.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 20mL处B. 15mL处C. 10mL处D. 5mL处14. a和

5、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15.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B. 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C. 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6. 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含义:(1)铁元素_;(2)2个碳原子_;(3)钠离子_;(4)2Mg2+前面数字“2”的含义_;(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

6、素_;(6)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7)氦气_;(8)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7.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Ca(OH)2(2)KMnO4(3)CH48H2O(4)2CO2(5)Na2CO3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8. AH是初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E_,G_,H_(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F_,CB_,

7、BG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0分)19. 用U型管完成CO2的性质实验:将干燥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纱布条每隔12cm用水湿润,然后将干湿相间的纱布条送入U型管里(如图所示)。(1)实验1: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慢注入塑料漏斗里,潮湿的石蕊纱布条按照ABCD的方向逐渐变红,而且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快。潮湿的石蕊纱布条会变红的原因是_(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AB段变红的速率比CD段变红的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2)实验2:等到湿润的纱布条全部变红后,将其从U型管里取出,用电吹风对着纱布条吹热风,红色很快褪去并恢复为紫色的原因是_。(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20. 如图、是

8、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2)图D表示原子则X=_;它的化学性质_(填稳定或不稳定)(3)微粒B在反应中_(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4)图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序号)。(5)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21.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水的相关问题。(1)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1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图2为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2与图1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_检验

9、由图1所获得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的试剂是_(2)图3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能。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可用_检验A管中的气体。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若A管中收集2L的气体,则B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约为_L(3)如图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结合实验现象和微观的模型变化过程请写出化学式表达式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图2和图3中的发生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4)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取决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说明水是化合物的实验事实:_(5)写出双氧水制

10、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_,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6)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行为_。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_,_。(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填代号),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他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请你帮她分析可能的原因:_。(写其中一个即可)(3)乙同学在实验室想制取CO2气体,她选

11、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反应的原理是_(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可用_(填代号)装置收集CO2。(4)装置B和装置C都可以用于制取同种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5)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若最后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23. 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资料1: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资料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资料3: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探究一:气体制备(1)若采用资料3中方法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_装置(填序

12、号),检验试管中已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探究二:氨气测定(2)实验室常用稀硫酸(H2SO4)来吸收氨气(NH3),生成硫酸铵(NH4)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3)用上述原理和图2实验装置测定某公厕中氨气含量平均值。经过较长时间不间断的测定共吸取2m3的空气,最后称得装置增重了40mg(备注增重的质量是氨气的质量)。该公厕空气属于人体感受_(填序号)程度。某同学认为测得结果与自身感受不相符,请你分析产生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13、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B【解析】解:A、氧气大约占21%,但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 B、氮气大约占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D、

14、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B。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B【解析】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B、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铟、锑的、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选项正确。 C、乔布斯创造了“苹果神话”,故选项错误。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