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

上传人:huang****ling 文档编号:12661954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5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内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 2020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 内能 一 选择题 1 钓鱼时 在鱼钩上挂上鱼饵 远处的鱼儿会被鱼饵的气味吸引而诱惑过来 鱼饵的气味能够吸引鱼儿 说 明了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2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 将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就是铁分子 C 由于分子非常小 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D 大雾天 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 3 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A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 B 晚间 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 C 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

2、降温 D 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4 在 0 的房间里 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A 没有内能B 具有内能C 具有机械能D 无法判断 5 如图所示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 迅速下压活塞 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硝化棉燃烧 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 B 硝化棉燃烧 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C 迅速向上抽活塞 硝化棉也能燃烧 D 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6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 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7 把两块干净 纯净的铅压紧 它们会结合在一起 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 不会合成一块

3、的原因是 A 玻璃太硬 斥力大于引力 B 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 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 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甲 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 丙物体质量为2 kg 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C 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000 J的热量 D 甲 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内能 B 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抛起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 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10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 当热传递停止时 A

4、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B 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C 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的实验 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在设计实验方 案时 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 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B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C 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 D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 不吸热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13 下列生活情景中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冰袋降温 B 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C

5、锯木头时 锯条变热 D 反复弯折铁丝 弯折处变热 14 甲 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 20 质量相同的水 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 取出后再投入乙杯 停留足够时间 如果不计热量损失 比较甲 乙两杯的水温变化 则 A t甲 t乙 B t甲 t乙 C t甲 t乙 D 无法判定 二 填空题 15 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 村民书喜 中的两句诗 对于前一句 从物 理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 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这是物理学 的一种 现象 16 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 液 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 甲是 态 乙是 态 丙是 态 两滴水银

6、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 说明 但两块光滑干燥 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 是因为 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 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 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 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 子薄膜 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 这说明 17 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 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 他 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如图所示 其 中 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大约经过 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 致 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 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7、1 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 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 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 均匀降低 2 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 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 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 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 然后冷却5 min 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 冷却5 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你认为方式 的冷却效果较好 18 小明在探究 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时 分别用质量均0 5 kg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 验 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 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 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相等 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填 甲 或 乙 物质为水 另一种液

8、体的比热容为 J kg 这种液体在0 15 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 J 三 实验题 19 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 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 而气筒的下部筒壁 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 甚至烫手 对于筒壁发热现象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a 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 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b 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 有一个是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 你猜想 是主要原因 填 a 或 b 2 你猜想的依据是 20 在研究分子模型时 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 发现

9、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 和 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 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 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 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 B 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 读出水面的刻度L1 C 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 cm 刻度线 D 封闭管口 将玻璃管反复翻转 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 读出液面的刻度L 1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 这一现象直接表明 A 分子间有引力B 分子间有斥力 C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是运动的 2 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 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 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 量 和液柱减小的长度 L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

10、试题中信息 计算第3 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 酒精密度0 8 g cm 3 根据有关数据 请在右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 L 的关系图线 由图线可知 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 相同的前提下 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 L 随着酒精质量含量 的增大而 21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相同的 电加热器 两个相同的酒精灯 两个相同的烧杯 两支温度计 手表 铁架台 火柴 适量的水和煤油 1 为了完成实验 还需要的仪器有 2 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 选比较合理 实验中通过来 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3 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见

11、上表 分析第 1 2次或第 3 4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 同种物质升高 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有关 分析第1 3 次或第 2 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 质量相同的水 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有关 四 计算题 共 3 小题 22 质量为 0 2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 水吸收的热量Q吸 已知 水的比热容为4 2 103J kg 23 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 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 72 10 5J 的热量后 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 温度为 70 的热水混合 不计热损失 混合后水的末温 为多少 24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质量为1

12、 kg 初温为80 的水吸收1 26 10 5J热量后 其温度升高到多少 若这 些热量被5 kg 的 50 冰块吸收 则冰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c 水 4 2 10 3J kg c 冰 2 1 10 3J kg 备战 2020 九年级物理基础演练 内能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钓鱼时 在鱼钩上挂上鱼饵 远处的鱼儿会被鱼饵的气味吸引而诱惑过来 鱼饵的气味能够吸引鱼儿 说 明了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答案 B 2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 将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就是铁分子 C 由于分子非常小 人们无法直

13、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D 大雾天 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 答案 C 3 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A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 B 晚间 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 C 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 D 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答案 D 4 在 0 的房间里 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A 没有内能B 具有内能C 具有机械能D 无法判断 答案 B 5 如图所示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内放一小团硝化棉 迅速下压活塞 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硝化棉燃烧 是因为下压活塞的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使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 B 硝化棉燃烧 是因为活

14、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C 迅速向上抽活塞 硝化棉也能燃烧 D 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A 6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 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答案 B 7 把两块干净 纯净的铅压紧 它们会结合在一起 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 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 玻璃太硬 斥力大于引力 B 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C 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 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8 甲 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 丙物体质量为2 kg 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C 甲的温

15、度升高1 需吸收2000 J的热量 D 甲 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 A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内能 B 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抛起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 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 答案 D 10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 当热传递停止时 A 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B 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C 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11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的实验 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在设计实验方 案时 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 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B 采用完全相同的

16、加热方式 C 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 D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答案 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 不吸热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答案 D 13 下列生活情景中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冰袋降温 B 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C 锯木头时 锯条变热 D 反复弯折铁丝 弯折处变热 答案 A 14 甲 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 20 质量相同的水 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 取出后再投入乙杯 停留足够时间 如果不计热量损失 比较甲 乙两杯的水温变化 则 A t 甲 t乙 B t甲 t乙 C t 甲 t乙 D 无法判定 答案 A 二 填空题 15 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 村民书喜 中的两句诗 对于前一句 从物 理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 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这是物理学 的一种 现象 答案 无规则运动升高扩散 16 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 液 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 甲是 态 乙是 态 丙是 态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