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61902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娃娃学国学之-孝经全文及解释(A4打印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经孝是我国传统的美德,最早记载孝行的文献是尚书。自古以来施政者都重视孝道,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也都有评选表彰孝子的活动,孝道是人间第一义。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一生倡导“仁”道,并以孝作为实践仁道的根本。因此他教导学生做人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老夫子把力行孝道作为“仁”的根本,非常注重生活实践。 夫子教诲学生,孝是一个人行为最起码的要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夫子的学生中,曾子不仅一生力行孝道,而且能够发挥孝道的思想。曾子以后,孟子秉承并进一步阐述孝道。此后的圣贤学者都继承了孝道思想,加以阐述,并且制定

2、各种礼节,使人们很好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孝经是儒家讨论孝道的一部专书,关于成书有几种说法。比较被认可的是曾子记录孔老夫子教诲,并经过自身生活实践和体悟综述了孝道思想。 全书共有十八章,第一章开宗明义章第一,揭示的是全书的总纲,也是对下面十七章的一个概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侍奉父母的孝,扩充为奉事君主,服务国家的忠,而以立身行道为终极的目标。接着以下五章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行孝的方式,虽各有所当,但以“爱”、“敬”来侍奉父母却是一致的,所以接着三才章第七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孝经全书论孝的总义。其下各章,都是根据这个理念加以阐述的。

3、 孝经把子女敬爱父母的心,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人格,到敬重尊长,爱护君王,乃至爱护国家以至于天下人民。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涵摄在了孝道当中,因此感应章第十六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在汉武帝时代,正式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儒家思想成为教育体系的主导。而孝经作为十三经之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两千年来一直是广大学习者的必读书籍,其文字浅显易懂,容易了解,因此广为流传,使孝道思想普遍深入民间。 现代有人误解,认为孝道迂腐。如果大家细读谏诤章第十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便可以更全面体悟孝道

4、的真谛。弟子规“入则孝”亦云: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历代圣贤对孝道圆满落实有全面的教诲,我们学习之时只有深入经典,才能充分了解,真正明理。 总之,孝道是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的中心,从敬爱父母,进而尊敬长上,爱护人民,以至于爱护万物,这也是孟子在尽心章句上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而宋代张载在西铭中说: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伟大的胸襟就是从敬爱父母开始培养的。 我们的教育是以培养人们修身自立,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太平为宗旨,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孝道实应为当前教育首重。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教育应当

5、首重德行。近年来,海内外掀起了恢复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很多人回溯到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经典之中,去寻找人生的智慧。 孝经一书,一言一语,无不含义隽妙。正是一部千秋永恒、亘古不变的宝典,更是现代人安身立命的一帖良药。涵泳于孝经的智慧之海,心中生起的是对先祖先哲无尽的感恩。 白话注解可为初学者提供理解基础,欲贯通则需“经读千遍,其义自现”,落实愈力体悟愈深。因历代注解甚多,我们所恭录之选解仅供诸位参考,愿为大众学习孝经抛砖引玉。其误漏之处,敬请不吝指正,真诚地感恩大家,谢谢!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

6、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章节主旨】 这一章是全书的纲领,开示孝道的宗旨。说明以孝为政,则上下无怨;以孝立身,则显亲扬名。 【词语注释】 1. 开宗明义:开示全书的宗旨,以说明孝的意义。开,开示。宗,宗旨。明,显明,说明。义,意义。 2. 仲尼居:仲尼,孔子的字。居,闲居。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宗师,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居,闲居。 3. 曾子:名参,字子舆

7、,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孔子弟子,虽天资鲁钝,但事亲至孝,刻苦力学,日三省其身,终传孔子之道,述大学,被后世称为宗圣。 4. 侍:卑幼者陪从在尊者之侧。此处指侍坐,在尊长坐席旁边陪坐之意。 5. 先王:古代英明贤圣的君王,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 6. 至德要道:至高的德行,切要的道理。此处指孝道。 7. 以顺天下:用来使天下的人和顺。以,用来。 8. 民用和睦:人民因此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用,因此。和睦,相亲相爱。 9. 上下无怨:尊卑上下,彼此不相抱怨。上,做官的、长者、位尊者。下,百姓、幼者、位卑者。 10. 避席:离开坐席。古人席地而坐,表示尊敬则离席而起。此

8、处指曾子聆听夫子教诲,表示恭敬而离席起立。 11. 参不敏:参,曾子称呼自己,表示尊师之意。敏,聪敏,灵敏。不敏,有迟钝意,曾子自谦之词。 12. 何足:那能够。 13. 德之本:德行的根本。德,德行。本,根本、基本。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所以说是“德之本”。 14. 教之所由生: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教,教化。由,自。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产生出来,所以说是“教之所由生”。 15. 复坐:返回坐席。曾子起立对答,故使返回原位坐下。 16. 语:告诉。 17. 身体发肤:身躯、四肢、毛发、皮肤。 18. 受之父母:承受于父母。受,承受,秉受。之,于。 19. 不敢毁伤:不敢毁坏损伤。毁,毁坏。伤,

9、伤残。孝子之心,以为自己的身体,承受于父母,应该谨慎爱护,勿使毁伤。 20. 立身行道:意为卓然自立,有所建树,又能遵行正道,不越轨妄为。立身,一身有所树立,不依赖任何人,即顶天立地。行道,依道行事。 21. 扬名于后世:在后世中显扬自己的名声。扬名,显扬名声。 22. 以显父母:使父母显耀,光宗耀祖的意思。显,显耀。 23. 始于事亲:从孝顺父母开始。始,开始。 24. 中于事君:然后把对父母的亲爱扩大,奉侍君王,为国家服务,所谓“移孝作忠”。 25. 终于立身:(孝亲尊师,奉事君长)最终立身无愧,圆满孝道。终,最终。 26. 大雅:诗经的一部分。诗经的内容,根据性质可分为、三种,又分、。共

10、三十一篇,大抵为西周时代的作品。 27.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怎么能够不追念你的先祖呢?那就一定要修养自己,发扬光大先祖的美德。这是诗经大雅文王篇的诗句。祖,在诗经里指文王,引申为祖先。尔,你。聿,发语词。(一说:聿,述,遵循。)厥,其,指文王。修,修养。 【章节浅译】 孔子在家闲坐着,他的学生曾参在一旁侍坐。孔老夫子说:“古代贤明的帝王有至高的德行与最切要的道理,他们用这种德行和道理教化人,使天下的人顺从,人民因此相亲相爱,尊卑长幼都没有怨恨。你知道这个道理是什么吗?”曾子离开坐席站起来说:“曾参不够聪敏,如何能知道呢?”孔子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坐下,让我

11、来告诉你。人的身躯、四肢、毛发与皮肤都是从父母那儿继承来的,(所以为人子女的,应当遵守仁德做事,善加爱护,谨慎保全),不敢毁损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自身有所建树,实行正道,把声名显扬于后世,光宗耀祖,则是实行孝道最终的目的。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推广于侍奉君王,最终的目的则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圆满孝道。正如诗经大雅文王篇上说:怎么能够不追念你的先祖呢?要修养自己,发扬先祖的美德。” 天子章第二【原文】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章节主旨】这一章讲述天子的孝道。天子虽然地位

12、尊贵,但也是父母所生,天子如果能够以身作则,爱敬父母,那么人民一定会受其感化,都能尽孝。【词语注释】1. 天子:古代统治天下的君主。意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民,是天帝之子。2.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不敢憎恶别人的父母。恶,音w,厌恶,憎恨。3.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轻易怠慢别人的父母。慢,轻慢,怠慢。4. 刑于四海:作为天下的典型。刑,通“型”,法则,模范。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四境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即天下。5. 甫刑:尚书吕刑篇的别名。吕侯(一作甫侯)所作。吕侯,是周穆王(武王第四代孙)的臣子,为司寇,穆王命他作书,取法夏时轻刑之法,以布告天下,故又名甫刑

13、。6.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天子一人有善行,天下亿万的民众都仰赖他。一人,指天子。庆,善事。此处专指爱敬父母的孝行。兆,十亿。(一说:兆,万亿。)【章节浅译】孔老夫子说:“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轻慢别人的父母。竭尽爱敬之心侍奉父母,将这种德行教化推行到百姓的身上,作为天下的典范,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书甫刑篇上说:天子一人做好了孝道这个善行,天下亿万的民众就都会仰赖(进而效法)他。”诸侯章第三【原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

14、,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章节主旨】这一章是说明诸侯的孝道。诸侯应以谦逊谨慎、不骄不奢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节约吃穿用度,这样才能够长守富贵,保全自己的国家,使人民和乐相处。【词语注释】1. 诸侯: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周朝天子将天下分成许多小的列国,所分封的列国的国君称为诸侯。诸侯一般按照亲疏关系和功勋大小来分封,有不同的爵位。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的封土可以世袭,对王朝所尽的义务主要是服从王朝政令,定期朝贡天子,向天子述职,必要的时候出兵和为王朝服役。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所以将诸侯之孝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天子之孝进行论述。2. 在上不骄:在

15、上,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而在万民之上。骄,自满,自高自大。群书治要郑注言: “敬上爱下,谓之不骄。”3. 高而不危:高,言诸侯居于列国最高之位。危,危险。此接上句,意思是说,诸侯居于万民之上的崇高地位,如果能不自高自大,就不会发生危险。4. 制节谨度:制节,指所有开支费用节约俭省。谨度,指行为举止谦逊谨慎而合乎典章制度。5. 满而不溢:国库充实,但生活仍然应该节俭有度,不可奢侈浪费。满,充满,这里指国库充实,钱财很多。溢,水充满容器而漫出。这里指奢侈、浪费。6. 长守贵:长久地守住尊贵的地位。贵,指政治地位高。7. 长守富:长久地守住财富。富,指钱财多。8. 社稷:社,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土地与谷物是国家的根本,古代立国必先祭社稷之神,只有天子和诸侯有祭祀社稷的权力;天子、诸侯失去其国,即失去了祭祀社稷的权力。因而,“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9. 和其民人:使人民和睦相处。和,动词,使和睦。民人,即人民,百姓。10. 诗:即诗经。汉代以前诗经只称为诗;汉武帝尊崇儒学,重视儒家著作,为诗加上“经”字,称为诗经。1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如同是身处深潭边上,惟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