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12661697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大学呼吸第二医院普儿二区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一、什么是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什么叫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三、什么是目标性监测?普儿二区目前开展了哪些目标性监测?是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呼吸机病人监测、外科术后病人的监测、新生儿的

2、监测、抗感染药物耐药性监测等。新生儿科开展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我科血液净化系列监测。四、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一)定义: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二)普儿二区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趋势,应立即做好以下工作:1.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

3、疗安全。2.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3.隔离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划定专门的区域进行监护及诊治。4.加强医疗护理工作,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安排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管理,其他医护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区域。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空气、物表及生活用品、医疗物品的消毒,用后医疗物品先消毒清洁后再消毒。6.在疑似院感流行期间,加强住院病人的周转,控制住院病人数。7.立即向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医疗质量管理部、护理部、儿科教研室)上报。8.服从医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调度及安排。院感暴发报告程序

4、1. 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科室立即上报科室领导)。(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2.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

5、,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五、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如何预防及控制?1.定义: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炎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2.预防及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

6、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A.尽量选择单间隔离

7、,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B.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C.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

8、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

9、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六、什么是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基本特点为: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

10、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七、什么叫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八、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管理1.加强医务人员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空气

11、、物品等的消毒,控制人员流动,限制探视家属等。严格呼吸机管道的消毒,为环氧乙烷消毒,37天更换管道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工作人员清楚管道的连接,注意接头的消毒和连接时的无菌技术操作。3.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患儿前后彻底洗手。4.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减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采取适应个体的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小潮气量+高水平PEEP)。5.减少二次插管的几率,气管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并定时进行评估导管是否移位,固定胶布浸湿后及时进行更换。保持患儿安静,减少烦躁引起的气管导管脱落,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6.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根据病情定时翻身拍背等胸部物理治疗,严格无菌技术操

12、作,及时清除口咽部、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道的温湿化。7. 及时倾倒积水杯中冷凝水。8.做好基础护理,口腔护理每日4-6次,可选用生理盐水,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抬高床头30角,少量多餐喂养,减少胃内容物返流。(二)呼吸机清洁消毒管理1、呼吸机表面每日清洁擦拭一次。2、各种传感器等不能接触水的部分可用75乙醇擦拭。3、呼吸机空气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4、使用人工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每3-7天更换消毒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5、及时倾倒使用中的积水杯中冷凝水。6、每日更换湿化器内使用灭菌注射用水。7、呼吸机使用后,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表面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

13、,不能用含氯制剂的则使用75乙醇擦拭。湿化器及呼吸机管道均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环氧乙烷灭菌后备用。注意检查管道是否完整齐全。8、呼吸机管道灭菌后,并放置在固定区域备用。9、 PB840呼吸机的呼气及吸气过滤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九、什么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

14、药敏结果的致病菌。1、普儿二区留置血管内导管的种类有外周留置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股静脉置管、颈静脉置管等。2、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所有经过培训的医师可以进行动脉置管、股静脉置管、颈静脉静脉置管等。所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均可进行外周留置针穿刺,具有PICC穿刺资格证的人员可进行PICC穿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措施1、组织学习卫生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提高工作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科室制定了动静脉置管流程,使操作更规范。遵守医院规定的临床各种导管管理制度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科室操作最多的是PICC置管, PICC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

15、障要求,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3、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儿科PICC置管时,应当首选肘部贵要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两次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

16、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6、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贴覆盖穿刺点,并定期更换,PICC敷贴更换间隔时间为: 2-3次/周,如果敷贴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7、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路一次,可疑污染时立即更换。8、PICC置管后,使用1U/ml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9、观察置管患儿生命体征、置管部位皮肤情况,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十、什么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