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

上传人:笑**** 文档编号:12661062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阶段特征 主干排查 运作程序 中书省 草拟政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下设六部 2 手工业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 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三 儒学的成熟和科技文化的繁荣1 理学形成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 道教迅速传播 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3 元曲 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 如关汉卿的 窦娥冤 2 唐代 书法风格多样 楷书 草书流行 绘画艺术进入繁盛时期 微专题整合 专题一 中国古代中枢行政体制的嬗变 角度1内阁下的权臣 典例1 2014 全国 卷 27 明初废丞相 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 张

2、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 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弱B 君主集权加强C 内阁取代六部D 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 B内阁作为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并无决策权 虽有题干谈到的若干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不是来自制度 职位 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一落千丈 与前代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明代废丞相 设内阁以及后期内阁地位的上升 内阁首辅可以操纵朝政等都是皇帝意志的反映 是皇帝权力的延伸 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 B项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演进的基本趋势 其他选项都不符合当时史实 角度2明朝宦官制度的变化 典例2 2017 全国 卷 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

3、书识字 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 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 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试题要求明确明初与中后期中央权力变化和转移的脉络 前期 宦官不得干政 禁其读书是最直接的方法 明中后期 出于对外廷官员的不信任 皇帝便利用宦官对其实行制衡 而这也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 宦官识字的情况逐渐制度化 他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 这种情况的存在 只能说明这一时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 即由原

4、来的皇帝与外廷直接发生关系 转变到宦官可以票拟 进而再转入外廷 因此A项是正确的 虽然宦官有票拟权 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 B项不正确 同时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 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 C D两项均不正确 角度3中枢权力机构调整 典例3 2014 海南卷 8 清史稿 记述 清代内阁 沿明旧名 例称政府 但 内阁实权 远不逮明 内阁宰辅 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解析 D清代虽然承袭明制 设立内阁 但是前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 后期有军机处等机构 所以 内阁的实权被大大削弱了 故D项 新的权力机

5、构出现 为正确选项 A项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 也与所学知识不符 故可排除 清代六部各有职掌 但是军政大事 主要行政权力还是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等机构手中 所以 清代的六部相比明代 权力是被削弱了 且由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也推不出内阁权力削弱 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B项可排除 C项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与内阁权力削弱不构成因果关系 且与所学知识不符 故C项亦可排除 思维深化 一 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 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 独具特色的文官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1 原因 1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 租佃契约关系日益

6、普遍 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 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2 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 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3 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 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 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 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4 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官学 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 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 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表现 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 行政权 财权集于中央 各路监司 各州的长官 大多重用文人 并以文人掌兵权 根除藩镇跋扈之祸 同时 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 复兴儒学 扭转五代颓风 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 养好士风 兴文教 抑武事

7、 崇尚文治 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 3 评价 1 积极 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 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 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 无尾大不掉之虞 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 学者辈出 经学 史学 文学 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 2 局限 政出多门 效率低下 冗费增多 财政拮据 容易形成党争 头重尾轻 地方凋敝 二 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1 外戚干政 外戚指君主的母族 妻族 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 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中国尤以汉朝为烈 2 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 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宦官专权

8、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了大功时 宦官便以功获宠 以宠掌权 二是在王朝的中后期 当皇帝感到权臣或地方势力日渐膨胀 皇权受到威胁时 便利用内朝宦官来分割外朝相权 或控制地方势力 宦官逐步操纵军政大权 形成了专权局面 东汉 唐 明三朝 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3 权臣专政 权臣 指有权势之臣 他们的权力往往超过其他的大臣 达到臣子的最高峰 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 权臣身份有 当朝宗室 将帅 宰辅 外戚乃至宦官 如西汉霍光 东汉曹操 明代张居正等 4 思考 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以及权臣 其权力均依托于专制皇权 是专制皇权的延伸和变异 均不同程度影响了中

9、国历史的发展 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 都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 皇权与相权 皇帝与朝臣 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 其实质乃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 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 最反动的代表 其专权则极易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政治更加黑暗 最终致使王朝覆亡 专题二 唐宋变革 角度1唐代科举制的确立 典例1 2014 海南卷 5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 实行分科考试 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解析 C本题通过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化 揭示中国古代选官

10、制度的变化 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科举制度部分 唐代科举制否定了九品中正制下以家世门第选拔官员的标准 变化的是官员选拔途径 而非官员特权 故可排除A项 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君主集权有一定联系 但题干内容提供的是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变化 重视的是才学水平 故可排除B项 唐代选官重视的是才学而非品德 故可排除D项 选官制度等额录取到差额录取的变化注重的是知识水平 所以C项为正确项 角度2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典例2 2014 全国 卷 26 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 谓之交子 以便贸易 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 富者资稍衰 不能偿所负 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

11、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A本题以宋代交子出现为切入点 设置问题情境 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的理解 北宋时期 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铁钱因携带不便等原因 阻碍了商品的交换 流通 富民 自发发行交子 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 A项正确揭示了交子的民间性特点 交子的本质 交易凭证功能 B项片面解读材料 将交子带来的结果作为原因 本末倒置 故B项错误 中国古代推行 抑商 政策 C项不符合历史事实 所提供的材料也不能说明C项表述的内容 故C项错误 交子的出现可以说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而不是南移的原因 故D项错误 角度3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典例3 2012

12、 全国卷 25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 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 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完成 江南商品经济发达 市民人数增加 城市原有的坊市制度已为厢坊制度所取代 城市社会文化生活高度繁荣 在此背景下 出现了大量的满足新兴市民阶层文化情趣 价值观念的文学形式及故事 杭州作为南宋都城 其商业发展 城市繁荣 素为人所称道 所谓杭州流传之故事应为当时民间故事的代表 其中的故事情节 悲欢离合 爱恨情仇都应该是当时市民

13、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的反映 也是市民价值取向的反映 A项宋代佛教中国化进程已经完成 民众对僧人的态度并没有特别的 爱 或 恨 的心态 故A项为错误选项 题干并没有提及戏剧这一载体 故B项为错误选项 材料没有涉及故事的地域特点 如方言等 故C项与题干所述内容无关 也可以被排除 思维深化 唐宋变革 专题三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及人口迁移 角度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区域发展的特点 典例1 2018 全国 卷 24 据考古报告 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 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 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 战国以前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

14、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解析 D题干中是 铁器实物 种类很多 不能判定一定是 铁制农具 A项不正确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应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 仅有 陨铁制作 发现地分布 的信息 不能推断出 联系紧密 的结论 B项不正确 题干 发现地分布 主要集中在新疆部分地区 黄河流域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其他广大地区 如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 珠江流域等 基本空白 所以得不出 相当普及 的结论 C项不正确 从 发现地分布 及其密集的程度来看 D项正确 而新疆铁器发现较早的原因 主要是具有地域上的优势和偶然性 因为沙漠地区比较干燥 利于保存陨石 且有较大的风沙 容易把坠落的陨石剥离出来 故

15、新疆铁器出土较多 角度2区域位置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典例2 2017 全国 卷 24 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 范蠡在陶 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 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区域发展特点 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 陶大致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曹在今山东曹县 鲁在今山东曲阜 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大致在今天的鲁西南地区 从图示看这一区域水陆交通便利 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 为商贸发展提供了基础 A项正确 争霸战争对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 战争威

16、胁商人和货物的安全 从整体上来看 不利于商贸的发展 B项错误 交通条件优越对商品流通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但是 C项将其夸大成 决定 地方经济的作用 显然是不准确的 材料反映的是两者在鲁西南这一区域的商贸活动 不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状况 D项错误 角度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典例3 2015 全国 卷 27 明成祖朱棣认为 北京 山川形胜 足以控四夷 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 B本题考查明朝迁都北京所造成的影响 从材料 山川形胜 足以控四夷 制天下 可以看出朱棣迁都北京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军事原因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但是 结合所学可知 明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北方不足以支撑北京作为首都庞大的消费 必须从南方调运大量的物资 这就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 B项正确 朱棣迁都北京时 国家早已统一 A项错误 跨区域长途贩运风险较大 同一区域的商人往往抱团取暖 容易形成商帮 C项错误 朱棣迁都北京后 国家的政治中心发生了变化 但是 经济和文化中心仍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