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61052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质教育专题 LOGO 一 素质教育的背景及研究推进 素质教育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 90年代初 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 1993年 1999年 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化 1999年 一 素质教育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 90年代初 素质 概念受到教育理论界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社会 经济发展亟需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985年5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在会议颁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20世纪8

2、0年代中期 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呼声日益高涨 教育理论界开展了关于教育思想的讨论 如 教育研究 杂志于1986年第4期至1987年第4期开设 端正教育思想 明确培养目标 专栏 重点讨论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提高民族素质等问题 从讨论中可以看到 素质 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 而是具有丰富内涵 包括生理层面 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 综合学者的分析 素质的特点可归纳为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 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 1993年 1999年 20世纪90年代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

3、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教育被赋予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使命 这一阶段 国家从政策上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引导 1993年2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提出 中小学要由 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文化科学 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办出各自的特色 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对素质教育做出的表述 1994年6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李岚清同志在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 基础教育必须从 应试教育 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

4、的研究与实施 使素质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996年 原国家教委在湖南汨罗举行素质教育现场会 1997年 原国家教委又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进一步总结推广了汨罗 烟台的经验 对实施素质教育作了全面部署 同年 原国家教委颁发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 提出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这一阶段 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角度 全方位和深入的研究 从理论基础方面 加强了对相关学科和理论的研究与吸纳 如研究者从知识经济理论 终身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中吸取营养

5、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进行了丰富 认识到素质教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还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 从实践认识方面 学者们对素质教育与 应试教育 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 特长培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考试 升学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 三 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化 1999年 21世纪 知识经济成为主导型的经济形态 知识和人才 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党的十五大继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要增强自主的科技

6、创新能力 1999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这次会议以素质教育为主题 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 这次会议推动素质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 素质教育实施的领域更加广泛 贯穿于幼儿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贯穿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具有时代特征 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涉及考试评价 课程教材 教师队伍等方面 还涉及教育结构 教育体制等宏观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角度 如 从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角度分

7、析素质结构 从生命发展的角度阐释素质教育的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诠释从 应试教育 转向素质教育的意义 等等 进入21世纪 人们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新的思考 如素质教育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问题 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素质教育实施的环境建设问题 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问题 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问题等受到广泛的重视 二 素质教育的深刻意蕴 素质教育是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1 素质教育是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 近20年来素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了大量的有益参考 一般说来 素质即

8、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 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 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 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主要包括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 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是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 素质教育为实现受教育者素质的不断优化组合 构建科学健全的素质结构 促进受教育者全面 和谐 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育学意义上 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可以做如下概括 素质教育就是培育 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 它以促进人 社会 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 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 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

9、显著特征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核心和目标 素质教育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 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 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 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 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 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素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 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 因而素质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在方向 目的 基本内容上是一致

10、的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丰富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论 而优化个性发展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 个性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具体落实 素质教育可以使全面发展具体化 而个性优化发展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 多层次的优化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各类课程与教学活动 因而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具体而言 在教育内部 素质教育应重点在德育 课程改革 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评价四个主要环节上扎实推进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 素质教育

11、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从教育的功能看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 主体性 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 关注个性发展 第二 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第三 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文化素质 第四 长效性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2 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自20世纪80

12、年代中期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以来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层面上 对素质教育的概念 本质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 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逐步达成共识 例如 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认识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就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结构 内容 构建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核心的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与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 体现了以应对考试和进行选拔为基础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它只重视少数学生 只教授对应考试的知识 强调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唯一性 忽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从而造成学

13、生片面 畸形的发展 素质教育则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 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 承认发展的多样性 倡导个性发展 认为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 强调发展的主体性 注重潜能开发 在教育内容方面 应试教育 以应试 升学为目标设置课程 安排教学内容 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 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在教育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 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 强调知识灌输 忽视培养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倾向于死记硬背 学生负担重 素质教育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学习

14、中培养能力 在教育评价上 应试教育 仅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 素质教育以综合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全面 合理 科学地评价教育质量 考试与 应试教育 有人认为 实施素质教育 就得减轻学生负担 减轻学生负担 就得取消考试 即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 这种错误观点是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诚然 素质教育提出了对现有的考试制度 考试目的 考试内容 考试形式等进行变革的要求 但不是说素质教育不要考试 而是要使考试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诊断和促进发展的功能 应试教育 以选拔为宗旨 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为唯一目的 其指导思想是功利主义 由于实践中人们模糊了教学

15、评价的质的规定性 把它直接异化成选拔意义上的概念 于是 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就成了各层次的教育教学实践者及学生和家长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 从而导致人们对 应试教育 的 追捧 因此 要明确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具体方式 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教学 即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甄别与选拔只是它的附属功能 素质教育与升学率 应试教育 和升学率的关系 应试教育 的最大弊端是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特别是外部灌输性知识的学习 过分重视应试技能 教学方法主要是机械训练 严重忽视学生的情绪 情感及个性发展 忽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无法为未来而设计自己的今天 在这种状态下 学习就成为为 他人 服务 和 尽责

16、 的负担 很难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导致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 对学校 教师 家长产生逆反心理 以升学为唯一目标 是近期 短效的 不仅束缚学生潜能的发挥 限制其发展 而且 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的学习往往是高耗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所以 高升学率虽然是 应试教育 的主观诉求 但却并非 应试教育 的必然结果 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的本质 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 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 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能让其体会到学习的欢乐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 强调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禀赋和潜能开发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思想 创造之智慧美 这有利于全面激活学生的潜能 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使学习成为其人生追求 自觉行动 促进学生全面 高效 可持续发展 而学生的发展 必然要求并将促进教师的发展 所以 高升学率不是素质教育的刻意追求 却是素质教育的当然结果 素质教育与发展特长 素质教育已经实践很多年 收获不小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仍存在一些误区 其中最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