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2660233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作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 阴 四 中 教 师 教 案课题编号 22 来源:学科网ZXXK备课日期2014.12.23二次备课日期2014.12.26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现象;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 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赏识、肯定、鼓励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

2、心;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教学重点(1)植物的呼吸现象;(2)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教学难点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光合作用相关内容完成教学之后展开。本节介绍了呼吸作用的过程、定义以及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一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然后联系前几节光合作用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教学准备材料用具:黑色塑料袋、广口瓶、新鲜树叶、干树叶、蜡烛、燃烧匙、火柴、保温瓶、温度计、胶皮塞、澄

3、清的石灰水、已萌发的黄豆种子、炒熟的黄豆种子; 实验准备由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前24 h准备好3个实验。用PowerPoint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概括导入 确认目标1 人和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是不断呼吸的,请同学们思考,在呼吸过程中吸入和呼出的分别是什么气体?2 植物是否也能进行呼吸呢?3 假设植物能呼吸,它们吸入和呼出的又分别是什么气体呢?(二)、梳理知识 落实双基到底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是否也象人和动物那样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呼吸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 鉴于实验的实际需要,本节课的3个实验的前期工作已由兴

4、趣小组的同学提前完成。 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推荐器材进行第一项探究活动(推荐实验器材:黑色塑料袋、玻璃瓶、新鲜树叶、干树叶、蜡烛、燃烧匙、火柴、)。首先请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大家描述该实验是怎样准备的。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2人一组来探究在无光的条件下2瓶内的气体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巡视指导)哪组同学来告诉大家这次你是如何利用推荐的器材设计实验的?甲组同学设计的非常合理,乙组同学的补充更有必要。A、B两瓶中迅速放入点燃的蜡烛,两瓶中蜡烛火焰有什么的变化?为什么?实验中B瓶的作用是什么?干树叶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 同学们实验做得认真,观察得非常仔细,分

5、析得更是合理。但,为什么不能得出 “叶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这个结论呢?下面,我们乘胜追击,继续进行第二项探究活动。这次需要用的器材有 (黑色塑料袋、软管、试管、试管架、油菜叶、澄清的石灰水)。首先请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大家描述该实验是怎样准备的。: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巡视,及时指导,了解学情,待各组基本完成实验后,结束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实验结果,哪组同学来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合理利用推荐的器材进行探究活动的。 甲组同学设计的非常合理,乙组同学的补充更有必要。还有没有其他方案?袋内的气体挤压到澄清石灰水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号袋内的气体为什么没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此有什么作用?分析石灰水发生

6、变化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黑色?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吗?黑色塑料袋有的装新鲜蔬菜,有的装有烫熟的蔬菜,你们怎样辨别?还有没有其他方案?3.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只要继续努力,肯定大有作为。 好,植物在呼吸的过程中,除了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以外,还有什么成分呢?指导学生自己往玻璃器皿上吹气,观察。动物呼出的气体中还有什么呢?提问:植物呼出的气体中是否也有水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那么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何处?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问:有机物分解需要什么

7、条件?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什么形式的?有机物分解时其中的能量会怎样变化?动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有什么用途?4.植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时,其中的能量如何?在老师出示前一天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甲保温瓶内是萌发的种子,乙保温瓶内是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是一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比喻:这就好比煤在锅炉里,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煤里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中,有机物就像煤,锅炉则是线粒体。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潮湿的小麦堆放久了,把手伸进去,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什么样的器官能进

8、行呼吸作用?回答的非常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揭示了植物呼吸的本质。5.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来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请同学们依据呼吸作用的概念,模仿光合作用的公式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质及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 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6.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过程的不同(条件、原料、产物、能量)学生往往认为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而没有呼吸作用,到夜晚才进行呼吸作用。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就事情的本身来说,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在白天(光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占显著的优势,而显示不出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9、的呼吸作用的缘故。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的有机物是从哪里来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植物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用身边事和大家谈来复习巩固。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呢?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同学们的畅所欲言和合理解释充分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和方法性,这是难能可贵的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三)、展示交流 拓展新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 什么是呼吸作用?(2) 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否相同?(3) 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来源:学|科

10、|网教师根据学生归纳、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偿教学、重点讲析。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补偿教学。思考:有人说,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推理: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进一步推理: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讨论:生活中,人们在储存农作物时,用哪些做法限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延缓有机物的分解?分析现象:在北方冬季,有的家庭把许多盆栽植物都移到密闭的卧室内,这样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四)、典题引导 点拨深化“自主学习指导”(五)、检测反馈 巩固提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指导”(体验自己的呼吸)吸入利用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能来

11、源:学科网也可能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吧。人和动物的呼吸是学生能体验到的,而植物的呼吸却感受不到,以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激发并引导学生去探究。学生观察、分析、回答。引出呼吸作用。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大家描述该实验是怎样准备的。兴趣小组的同学:(把2个玻璃瓶从遮光罩中取出)这个实验是这样准备的:我们分别取了2个玻璃瓶,A号锥形瓶内放入新鲜的树叶,B号玻璃瓶内放入干枯的树叶。然后,分别用遮光罩套上,放在了实验室的黑暗处。利用推荐器材,设计实验生甲:根据推荐器材的具体作用,我们想到的是打开A、B两瓶口,迅速放入点燃的蜡烛,观察两瓶中蜡烛火焰的变化。生乙:我们同意甲组的做法,但是在放入点燃的蜡烛时,速度

12、要快。来源:Zxxk.Com生:A号瓶内的火焰熄灭,B号瓶内的火焰没有熄灭。生甲:氧气有助燃的作用, A瓶中蜡烛熄灭,说明没有氧气了,那氧气一定被新鲜的叶吸收了, B瓶中蜡烛继续燃烧。瓶内干枯的叶不能呼吸,因为树叶已经死亡,所以氧气没有被吸收, B瓶为对照实验。因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植物呼吸吸收氧气。兴趣小组的同学:我们分别取了2个黑色塑料袋,向号塑料袋放了新鲜的油菜叶,号塑料袋内放了烫熟的油菜叶,插入软管,扎紧袋口,软管的另一端用夹子夹住,放在了实验室的黑暗处。利用推荐器材,设计实验。生甲:根据推荐器材的具体作用,我们想到的是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2支试管内,再分别把号、号袋内的气体通过软管挤

13、压到2支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生乙:我们同意甲组的做法,但是在挤压时一定不要用太大的力,应轻轻挤压,防止石灰水外溅。生:号袋内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号袋内的气体没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他组的同学表示同意)。生:号袋内放的是烫熟的油菜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了,起对比作用。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个实验说明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其他组的同学表示同意)。生:实验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保证蔬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在光照下若用白色塑料袋,里面的绿色植物除了呼吸外,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会利用二氧化碳,这样袋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

14、就不能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塑料袋内装有新鲜蔬菜。说明植物体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学生观察到自己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对比观察实验1中的A、B两瓶内壁;或自己带来的装置;或联想到家中装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内壁等。得出结论: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呼出水蒸气。氧气。化学能。释放能量。引导学生说出:一部分供给动物体利用,如运动;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如维持体温。(观察2个保温瓶里温度计的示数)学生读取、两瓶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相对比,发现瓶温度明显上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活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其中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观察

15、。体会。生:植物呼吸释放热量。生:感到热,热量是小麦呼吸释放的。 生: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时候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生:植物的所有活器官都要进行呼吸。生:(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生:(写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一二氧化碳+水+能量。生: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讨论,明确呼吸作用的意义)释放的能量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例如进行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进行细胞分裂等。学生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并填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场所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来源:学科网所有活细胞条件需要光有无光都可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产物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