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9939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80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8课《民族情谊之深》ppt课件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景导入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 华夏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创造了博大精深 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 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铸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辉形象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 最勤劳 最富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 活动探究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在 爱我中华 这首歌曲中 我们切身体会到在我们的民族百花园中 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盛开的鲜花 它们以绚丽的色彩 把祖国装扮得格外美丽 娇艳 一 民族百花园 探究思考 欣赏 爱我中华 这首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 探究新知 我国是一个统一

2、的多民族国家 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 分化和融合 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民族现状 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我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 由于人口相对较少 习惯上被称为 少数民族 活动探究 写出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 说一说你对它们的认识 探究新知 我国的历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共同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 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资源链接 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 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 共存亡 共荣辱 共命运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 各民族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 反

3、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 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 中华民族 是以中华历史为基础 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 民族共同体 二级标题 请填写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和成就 探究新知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共同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历史贡献 今天 我国各族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心连心 同呼吸 共命运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探究思考 二 民族一家亲 观察人民币上面的文字 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哪几种民族语言播报 探究新知 中华民族是和睦的大家庭 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 各民族相互借鉴 彼此融合 共同

4、发展 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 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新型关系 各民族都把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当作国家最高利益 历史发展证明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才有政通人和 百业兴旺 国家分裂 民族纷争 导致丧权辱国 人民遭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创了我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纪元 建立了民族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名言思考 国家的统一 人民的团结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 资源链接 1935年5月22日 红一方面军主力进入凉山彝族地区 刘伯承与彝族沽基部落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盟誓 结为兄弟 在彝族同胞

5、的帮助下 红军赢得了宝贵时间 于23日顺利通过彝民区 24日晚进至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 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在大渡河畔消灭红军的企图 彝海结盟 光耀千秋 探究新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 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坚持民族平等 维护民族团结 增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不仅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作为公民 我们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增进民族团结 创意空间 赏析少数民族的艺术瑰宝寻找一件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品或一幅图片 大家一起来欣赏 猜一猜 该艺术品或图片属于哪个民族 说一说 该艺术品或图片的民族特色 想一想 该艺术品或图片的寓意 谈一

6、谈 欣赏后的感悟 课堂检测 单选题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开展民族团结 微行动 以一个个 微行动 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下列对民族团结 微行动 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B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 有利于增强了中华各民族间的凝聚力D 体现了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 课堂检测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 题文中的民族团结微行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已经确立 所以A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的根本人物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所以B错误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7、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所以D观点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选C 课堂检测 2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 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与互助 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 民族差别已经消除 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情 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我们要自觉维护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A B C D C 课堂检测 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 说法错误 虽然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 但是民族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说法错误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排除这两项 应选C 课堂检测 3 国家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

8、 是因为 民族团结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 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基本义务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 B C D D 课堂检测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 当前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 所以答案选D 课堂检测 4 厦门市教育局组织编写了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民族情 团结行 一书 并在全市中小学 职业中专中推广使用 此举 丰富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增强了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 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来源 学科网 深化了师生对我国各民族历史 文化的了解A B C D C 课堂检测 解析 试题分析 教育局组织编写民族团结教育读书 是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民族教育的方式 让他们认识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关系 所以答案选C 说法与事实不符 课堂检测 5 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民族团结对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没有影响 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民族不团结社会就停滞不前A B C D C 课堂检测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 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等 其中 观点错误 正确答案选C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