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59851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旗袍制作工艺》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旗袍缝制工艺 满族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 衣身宽松 两边开叉 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 满族旗装的工艺特点 是精细的手工制作 适用各种刺绣 镶 嵌 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 衣片上出现了省道 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 旗袍的衣长 袖长大大缩短 腰身也越为合体 刺绣精细 经过多年演变 旗袍前后片分离 有肩缝 袖子采用装袖结构 适合各类体型的人穿着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 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11 1概述 一 外形概述与外形图旗袍的设计 构思巧妙 结构严谨 采用高立领 偏襟结构 腰部较合体 两侧开衩 不仅能充分展示人体

2、曲线美 而且行动方便 旗袍面料多采用真丝绸缎 绒料及棉麻织物 素色及各种花色均可 二 部位测量与规格设计 一 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1 领围用软尺经喉结下围量一周 为净领围尺寸 用N 表示 2 背长用软尺量后颈根点至腰围后中心点的距离 3 前腰节长用软尺从颈肩点经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距离 4 胸高用软尺从颈肩点量至胸高点的距离 5 胸围用软尺经胸高点水平围量一周 为净胸围尺寸 用B 表示 6 腰围用软尺经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为净腰围尺寸 用W 表示 7 臀围用软尺经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为净臀围尺寸 用H 表示 8 肩宽用软尺经后颈点量两个肩端点之间的距离 用S 表示 9 袖长按款式要求

3、任意确定 10 衣长用软尺从后颈点量至踝骨上下 用L表示 二 规格设计1 领围N 净领围 N 4cm左右 2 胸围B 净胸围 B 6cm左右 3 腰围W 净腰围 W 4cm左右 4 臀围H 净臀围 H 4cm左右 三 旗袍结构制图实例 一 旗袍制图规格 四 旗袍的样板图与零辅料裁剪 二 旗袍排料图 11 2旗袍缝制工艺一 推 归 拔 烫的工艺处理 二 旗袍的制作工艺 1 粘领衬 2 做领子缝合领下口 修剪缝份成0 5cm 熨烫翻折 领上口缉0 3cm明线固定 3 前后衣片缉省 包括里片 要求省尖要尖 要直 线头打结 腰省缝份倒向中心线 4 手针固定前衣片及前里片 后衣片及后里片下摆开衩部位要求

4、缝份0 7cm 距里子开衩点1cm处水平剪0 7cm剪口 见图 5 前后片下摆及开衩处滚边滚边方法如下 1 滚边布按宽度方向对折 烫平 2 滚边布与开衩部位对齐 0 4cm缝份 圆角部位滚边布要留一定的吃势量 里片剪口以上部分不缝 3 修剪缝份 使之均匀一致 4 翻折滚边布 在面料滚边折痕处缉 明线 或在里片手针缲缝滚边布 见图 6 缝合右身止口部位缝份1cm 将缝份修剪成0 4cm 翻折烫平 见图 右 7 合肩缝分别缝合衣片和里片肩缝 劈缝 8 手针固定领窝及偏襟部位缝份0 7cm 防止弧线部分拉长 9 偏襟及领窝部位滚边方法同下摆 偏襟部位滚边布稍拉紧 防止外翘 见图 10 领子上口线滚边

5、方法同下摆 见图 11 绱领要求领下口净份和领窝滚边布对齐 在领口滚边布折痕处缉明线 12 缝合前后衣片侧缝 劈缝右侧缝上下片对齐缝合 左侧缝腰围处留30cm开口 13 绱拉链左侧缝开口处绱隐形拉链 14 合袖片分别缝合袖片及袖里片 劈缝 15 抽袖包袖片及袖里片分别抽袖包 吃势量稍小 抽袖包方法同西服袖 16 绱袖片方法同西服袖 袖山点与肩缝 袖缝要对齐 17 手针固定垫肩针距适中 松紧适宜 18 缝合里片侧缝左侧缝位于衣片拉链同样部位留30cm开口 靠近开衩点5cm手针缲缝 缲缝部分见图 19 绱袖里片20 手针固定袖里缝份和垫肩要求松紧适宜 21 手针固定袖口衣片及里片 滚边滚边接缝处在

6、袖缝部位 22 手针暗缲里片左侧缝开口针距要小 松紧适宜 23 两侧开衩止口点处封结见图 三 整烫 整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整烫前要把旗袍所有线头剪净 把手针固定线拆净 2 胸部 背部及臀部下摆处放在布馒头上整烫 3 不能有水迹 烫黄 烫焦现象 4 手针钉盘扣位置要准确 缝线松紧适宜 领口盘扣要钉在领口线上 其余盘扣要与偏襟止口垂直 11 3旗袍质量标准 11 4旗袍常见弊病及修正 一 弊病现象之一1 外观形态 1 前肩两侧有斜向皱褶 2 斜褶从肩缝指向袖窿方向 3 前肩部不平整 2 产生原因 1 绱领时前领口拉长 2 前后领宽不足 领口弧线与颈部不吻合 3 前肩斜度偏小 4 前后肩线长相等

7、 没有吃势量 3 修正方法 1 增加前后领宽 2 前肩斜度增大0 5cm左右 3 前肩线比后肩线短0 5cm左右 见图 二 弊病现象之二 1 外观形态 1 胸部绷紧 2 胸部周围有斜向皱纹 2 产生原因 1 前腰节长度不足 2胸围加放量不足或胸围前片分配量不足 3 修正方法 1 增加前腰节长度 加大腋下省量 2 胸围加放量增大或前胸围分配量加大 可以采用B 4 1cm分配 见图 三 弊病现象之三 1 外观形态 1 偏襟部位外翘 起皱不平服 2 右前侧不服帖 2 产生原因 1 右前片绱袖时袖窿拉长 2 前片偏襟部位滚边时拉长 3 钉盘扣时上下位置不准确 3 修正方法 1 左右前片绱袖之前 袖窿加

8、牵条固定 2 偏襟滚边前归拢 加牵条固定 3 调整扣位 使上下位置一致 见图 四 弊病现象之四 1 外观形态 1 两侧腰围与臀围之间隆起 不服帖 2 臀围部位偏紧 2 产生原因 1 制图时臀围线位置偏高 2 臀围加放量不足 3 修正方法 1 下落臀围线 与人体凸起部位相符 2臀围加放量适当增加 见图 五 弊病现象之五 1 外观形态 1 两侧开衩点处豁开 2 开衩不直 里搅外豁 3 下摆圆角外翘 2 产生原因 1 开衩部位处于斜纱方向 容易拉长 2 两侧滚边时拉长 3 圆角部位滚边布松紧不适宜 3 修正方法 1 开衩及下摆滚边处要进行归拢处理 可以拉牵条或在缝份内缉线 2 圆角部位滚边时要稍拉紧滚边布 开衩两侧略内弯 见图 作业 1 旗袍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 写出旗袍滚边的要点及方法 3 写出一款旗袍工艺流程 4 旗袍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