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9709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用)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 19《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语音。箪(dn)蹴(c)羹(gng)死亦我所恶(w)3、通假字。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4、一词多义。为:a、今为(为了)b、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d、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5、重点词语解释。(1)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2、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4)一箪食箪:竹筐(5)一豆羹豆:碗(6)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践踏(7)万钟于我所加焉何加:好处(8)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9)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10)贤者能勿丧耳 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万钟的傣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2)二者不可得兼得兼:能够同时得到。(1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4)妻妾之奉奉:侍奉。(15)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乏:贫穷。(17)有是心也心:本性。二、理解

3、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6、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7、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三、重点

4、语句翻译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7、如使人之所

5、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出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四、课文内容理解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2、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一节):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部分: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二节: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三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批评

6、见利忘义。3、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4、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5、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6、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7、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义)对举,何与今比较等。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五、开放性试题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举一

7、个能用本文观点来选美的例子。如: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2、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舍生取义。(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4、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面对敌人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8、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的?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为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