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9661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过华清宫》ppt课件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华清宫 作者介绍 诗文欣赏 意境分析 联想拓展 教学目标 掌握怀古诗的特点能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 诗意的讲解教学难点 写作背景讲解教学时数 2课时授课班级 16高考航空客服合班授课人 陈珊珊授课日期 2017 4 15 杜牧 唐代诗人 汉族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晚唐杰出诗人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 其 阿房宫赋 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 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 还曾注释 孙子 有 樊川文集 二十卷传世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杜牧 本题共三首 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 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有着以微

2、见著的艺术效果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 回望 的角度来写 犹如电影摄影师 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 林木葱茏 花草繁茂 宫殿楼阁耸立其间 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 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 西绣岭 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 语意双关 意境分析 接着 镜头向前推进 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 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 接下来 又是两个特写镜头 宫外 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 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 宫内 妃子嫣然而笑了 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 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 千门 因何而开 一骑 为何而来 妃子 又因何而笑 诗人故意不忙说出 直至紧

3、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 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 两字 透出事情的原委 过华清宫绝句 其二 杜牧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联想拓展 唐玄宗时 安禄山兼任平卢 范阳 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 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 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 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 璆琳受安禄山厚赂 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 玄宗轻信谎言 自此更加高枕无忧 恣情享乐了 本诗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 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 是迷人眼目的的烟幕 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争风云 说诗的前两句是表现了空间的转换 那么后两句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 前后四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是互相独立的 但经过诗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暗示了两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从全篇来看 从 渔阳探使回 到 霓裳千峰上 是以华清宫来联结 衔接得很自然 这样写 不仅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 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 诗人的构思是很精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