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59660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ppt课件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格比较 豪放派婉约派 题材狭窄 多抒情 婉约缠绵细腻 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气象宏大意境雄浑 抒发豪情壮志 苏轼辛弃疾 柳永李清照 柳永 约987 约1053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 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 世称柳七 柳屯田 精通音律 擅长词曲 创制慢词 贴近市民 变一代词风 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 柳永在婉约派四大旗帜中号 情长 有 豪苏腻柳 之称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 生活潦倒 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 在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中寻找寄托 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 真实感人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如 雨霖铃 创

2、作背景 柳永离开汴京南下赴任 在长亭与知己分别 人生无常 聚散不定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自古以来 分别都是痛苦的 我们看一下古人的分别是怎样的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景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 别有情 别有景 别有声 别有泪 别能消魂 形形色色的分别 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 分别痛苦 真是 别 有滋味在心头 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 雨霖铃 又是怎样写 别 的呢 雨霖铃 柳永

3、解题 雨霖铃 词牌名 也写作 雨淋铃 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翻制而成 相传 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 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思考 1 别离前 别离时 别离后分别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在词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 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传情 选取这些意象要渲染怎样的气氛 3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来准确传情的 景物 蝉 长亭 雨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柳 风 月 寒蝉 长亭 骤雨 交代时间 地点 特定环境 渲染凄楚悲凉气氛 烘托出浓重的离愁别绪 烟波 暮霭 楚天 描绘朦胧 灰暗 迷茫之景 传递出漂泊无依的愁绪 杨柳岸 晓风 残月

4、 构成凄凉之景 更衬托人之孤寂难耐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 烘托人物感情 感情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写的 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写景 请划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并细细体味 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情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矛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 然而面对美酒佳肴 词人毫无心思 为什么 这几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欲饮无绪 欲留不能 一

5、边是留恋情浓 一边是兰舟催发 这样依依不舍 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 情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两人相对而立 手握手 眼对眼 泪眼婆娑 这时是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 相对无言 惟有泪千行 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触景生情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风秋雨愁煞人自古逢秋悲寂寥 共同感受 普遍情感 自古 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情 两个让步假设句 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纵有 良晨美景 谁与共欢 纵有 千种风情 谁与共话 设想细腻 语出辛酸 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 重聚之难 多么伤感

6、多么苦涩 景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 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 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 景中有情 字字含情 起句便给全诗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给全诗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景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试作分析 用了 虚景实写 的艺术手法 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 念 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 是虚写 念 字以去声领格 显出激越之情 后再用两个 去去 连用 更显激越之情 读时一字一顿 遂觉去路茫茫 道路修远 千里 以下 声调和谐 景色如绘 既曰 烟波 又曰 暮蔼 更曰 沉沉 着色可谓浓矣 既曰

7、 千里 又曰 阔 空间可谓广矣 词人面对着这样一幅画面 想到前路茫茫 自己将离心爱之人越来越远 心越来越沉 愁思也越来越深 景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想象画面 一舟临岸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离人借酒消愁 但举杯消愁愁更愁 帐饮时已然无绪 更何况酒醒之后 此时 前晚 执手相看泪眼 的景象历历在目 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 前路 千里烟波 不知所终 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 可想而知词的人心情 酒醒 愁来 杨柳岸晓风残月 2 把杨柳 晓风 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用几个名词连缀而成 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很有韵味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8、流水人家 1 折柳送行 取其依依之态 另柳 留谐音 有挽留之意 所以古人写离别之情 往往要写到杨柳 婉约派的代表名句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菲菲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长亭骤雨 环境悲凉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下阕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清秋冷落 愁意浓浓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伤离别 雨霖铃柳永寒蝉 凄切 对 长亭晚 骤雨 初歇 都门 帐饮 无绪 留恋处 兰舟 催发 执手 相看 泪眼 竟 无语 凝噎 念 去去 千里 烟波 暮霭 沉沉 楚天阔 多情 自古 伤离别 更 那堪 冷落 清秋节 今宵 酒醒 何处 杨柳岸 晓风 残月 此去 经年 应是 良辰好景 虚设 便 纵有 千种风情 更 与何人 说 课外作业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这首词扩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 300字左右 导入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1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晏殊 蝶恋花 辛苦探索 2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凤栖梧 执着追求 3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