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59658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5课《越中览古》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 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 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 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 评析第三联中 穿 数 二字的艺术效果 穿 穿行 数 数数 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 月上高树 酒已半醒 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 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 数 起了孤萤 穿 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 数 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秋天清冷时 我更觉愁思郁结 到溪亭观览景色 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 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 微风吹过 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 野地空旷寂寥 唯有闲坐 细数着那空中

2、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 不知起于何处 远汀之外孤灯隐现 想必是渔歌放处 酒入豪肠 七分化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越中览古 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 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 想象丰富 他的大量诗篇 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 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蔑视权贵 反抗传统束缚 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存诗近千首 有 李太白集 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这首诗是李白南游吴越时写的 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写下的 在春秋时代 吴越两国争霸南方 成为世仇 越王勾

3、践于公元前494年 被吴王夫差打败 回到国内 卧薪尝胆 誓报此仇 公元前473年 他果然灭掉吴国 诗写的就是越王破吴之后的情景 知人论世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一 初读诗文 整体感知 一 自读全诗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鹧鸪 zh g 二 再读诗文 参看课下注释 请自译诗文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凯旋归来 义士们回家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 如今却只有鹧鸪在旧址上飞来飞去 三 本诗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二 再读文章 把握手法 本诗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 对比 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是什么 只今惟有鹧鸪飞 属于实写 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李白联

4、想和想象 写出越国的繁华 前三句属于虚写 将昔日越王勾践破吴归后 尽锦衣 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与今日遗址 鹧鸪飞 的荒凉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 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败的原因 忘记过去 骄奢淫逸 为什么 作者抒发了世事变化 盛衰无常的感慨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怎么样 用典 想象 比喻 借景抒情 艺术手法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越 中的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这三句写史 最后一句是现实 今日之景 苏 中的最后一句是史 前两句是现实之景 一 这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诗 那么请找出写 史 的句子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

5、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三 深入阅读 对比赏析 都是怀古诗 主旨是相同 都用了对比手法 通过今昔的对比抒发世事变化 盛衰无常的感慨 写法上重点侧重不同 越 重在渲染昔日的繁华 以结句今日的荒凉来将之前的内容抹杀 苏 重在实写今日的荒凉 以今古不变的明月来暗示苏台昔日的繁华 前者侧重写昔日之繁盛 后者侧重写今日之破败 二 这两首诗都是咏史怀古诗 这类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 或借古讽今 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等 请试着比较两诗在主旨 写法上的异同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6、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1 苏台 即姑苏台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春秋时 这里是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2 旧苑 指苏台 苑 园林 3 菱歌 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 清唱 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4 不胜 不尽 无尽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5 吴王宫里人 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曾经的歌台舞榭 曾经的园林宫殿 如今都已经荒废 只有杨柳叶儿青青 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 如今只有那西江上的明月 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 照耀过那些吴王宫中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