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596114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概论 Introductionofantibacterialdrugs 掌握 化学疗法 化学治疗药物 抗菌谱 化疗指数 抗生素 耐药性的概念熟悉 抑菌药 杀菌药 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 化疗 对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及癌细胞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Drugs 防治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 包括 抗微生物药 antimiczobialdrug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drug 抗癌药 anticancerdrug 抗菌药物 Antimicrobial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

2、原菌 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 antibiotics 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一 常用术语 抗菌谱 antibacterial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窄谱 narrowspectrum 抗菌谱窄 如异烟肼广谱 broadspectrum 抗菌谱广 如四环素 氯霉素 抗菌活性 antibacterialactivity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测定方法 体外 MIC 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MBC 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体内 化学试验性治疗 抑菌药 bacteriostatics

3、 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但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如四环素 磺胺类等 杀菌药 bactericides 既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又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 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甙类和氟喹诺酮类等 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index CI 指动物半数致死量 LD50 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 ED50 之比或5 的死亡剂量 LD5 与95 的有效剂量 ED95 之比 即以LD50 ED50或LD5 ED95表示 是评价化疗药物安全性的指标 化疗指数越大 疗效越高 毒性越低 但也并非绝对安全 如 青霉素对人几无毒性 但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 抗生素后遗效应 postantibioticef

4、fects 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 当抗生素低于MIC或被消除后 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通常以时间 h 表示 评价抗菌药物和确定抗生素剂量和用药间隔的重要参数 二 抗菌药作用机制 Mechanismofantibacterialagents 1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2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3 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 抑制核酸合成 抑制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N 乙酰胞壁酸前体N 乙酰胞壁酸消旋酶合成酶粘肽合成酶N 乙酰胞壁酸直链十肽粘肽五肽复合物脂载体二糖复合物 环丝氨酸 磷霉素 万古霉素 杆菌肽 内酰胺类 胞浆内胞浆膜细胞膜外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氨基苷类抗

5、菌药多肽类抗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与G 菌胞浆膜磷脂结合 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物质结合 抑制真菌胞浆膜麦角固醇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 谷氨酸食物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蝶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 对氨苯甲酸一碳单位 PABA 核酸合成 磺胺砜类对氨水杨酸 甲氧苄啶甲氨蝶啶乙胺嘧啶 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 复制受阻 DNA合成 利福平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转录受阻 mRNA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四环素类 通过与30S核糖体亚基结合氯霉素类林可

6、霉素类通过与50S核糖体亚基结合大环内酯类 影响蛋白质合成 三 耐药性 resistance 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 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致使药物疗效降低或无效 分天然耐药和获得耐药 天然 青霉素对G 肠道杆菌无效获得 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 1 产生灭活酶 1 水解酶 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 内酰胺环 2 钝化酶 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OH NH2上 使之失去抗菌活性 如G 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 2 细菌细胞壁外膜通透性 细菌细胞膜存在特异通道与非特异通道 当通道的机制通透性 耐药 1 细菌孔道蛋白质组成 数目 功能改变 如G 杆菌对氨基甙类耐药 2 产生新的蛋白质堵塞孔道

7、如细菌对四环素耐药 3 靶位改变 药物与靶位亲和力 如 内酰胺类与PBPS结合 靶位结构改变a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产生PBPS MRSA b 链霉素 P10蛋白改变c 利福平 RNA多聚酶 亚基的改变 4 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代谢拮抗物 如对磺胺类耐药的细菌产生大量的PABA5 主动外排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1 滥用 2 局部用 3 剂量不足 4 单独用 5 长期应用 对策 应用抗菌药要有严格指征足量用药 疗程要适当治疗慢性病要联合用药不要局部用药研制新药 四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一 严格适应症二 防止不合理应用 一 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 严格按照适应症选药 不得滥用2 病毒感染 不明原因的

8、发热不随便使用抗菌药3 用抗菌药要足量 适当疗程4 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应避免应用抗菌药5 预防应用及联合应用要有严格指征 二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意义 1 疗效2 延迟或 耐药菌出现3 扩大抗菌范围4 各抗菌药剂量5 各抗菌药不良反应 指征 严重感染混合感染病原菌未明的感染慢性感染为了 药物毒性反应 如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联用抗菌药的结果 抗菌药的分类 第I类 繁殖期杀菌剂 如青霉类 头孢菌素类第II类 静止期杀菌剂 如氨基甙类 多粘菌素类第 类 速效抑菌药 如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第 类 慢效抑药药 如磺胺类 联合用 体外与动物试验 结果 1 2 协同 增强 1 3 拮抗 可能 2

9、3 协同 增强或相加 1 4 协同 影响联合用药的因素 菌种与菌株药物的剂量及给药顺序 三 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 肾功能损害 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 宜 量和 或 给药间隔时间避免使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 万古霉素 氨基甙类 两性霉素B等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的应用 1 肝功能 慎用或忌用 氯霉素 林可霉素 红霉素 利福平 四环素等 2 早产儿 新生儿 忌用氯霉素 肝功能不全 INTRADUCTIONOFANTIBACTERIALDRUGS Specialterms Chemotherapy isthetreatmentofdiseasescausedbymicrobial parasite ma

10、lignantcells AntimicrobialSpectrum istherangeofantimicrobialaction Itmeansthenumberofmicroorganismthatthedrugcansuppressorkill BacteriostaticVersusBactericidal besureknowthedifference However thesetermsarerelativeandnotalwaysaccurate 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 MIC Thelowestconcentrationofthedrug

11、thatinhibitsgrowthoftheorganism Minimum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 MBC Theminimumconcentrationforkilling99 9 oftestingmicroorganisms ChemotherapeuticIndex CI usedtoevaluatethesafetyofthechemotherapeuticdrugs expressedasLD50 ED50orLD5 ED95value thelargerofthevalue thesaferofthebody Postantibioticeffect

12、 PAE TheeffectaftertheconcentrationdecreasedbelowMIC Usuallymeasuredbyhours Antibioticresistance Whenanantibioticisineffectiveagainstabacterium itissaidtoberesistant Resistancetoantibioticscanbeacquiredorinnate Resistanceofbacteriatoanantibioticcanoccurbymutation adaptation orgenetransfer First make

13、absolutelysurethatyouunderstandthegeneralprinciplesoftherapyandsomedefinition Second beawareoftheclassesofantibioticsandmechanismofactionfortheclass Noteanyfeaturesthatarecommontoalldrugsintheclass WhereToStart Third learntheparticularadverseeffectsorspecialfeaturesofadministrationforthedrugsintheclass Doanyofthedrugscausepotentiallyfatalsideeffects Fourth learnthebroadcategoriesofbacterialspectrumandwhetheranyofthedrugsintheclassarethedrugofchoiceforthetreatmentofaparticularorganis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