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59556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2013届二模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2013.04)一、阅读(8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5 分)空敞地和老地方 肖复兴城市最早是由市场发展而来的,因此市场就是城市最早的空敞地,现在的新名词叫做公共空间。欧洲城市的广场,大多都是由 这样的市场演变而来的,所以,在欧洲哪怕再小一座城市里,也会有很多的大小不一的广场,这些广 场成为了人们今天的休闲之地,抬脚就到,方便而实在。在我国,广场大多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出现的。我 们当年的市 场,现在一般成为了宽敞的街道,比如北京的猪市、菜市,成为 了如今的珠市口大街和菜市口大街。在老北京,公共空间,除了遍布京城的这些露天的大小市场

2、,再有的就是寺 庙,清康熙年 间,北京城里有寺庙 1200 余座,即使到了清末民初,还有 800 余座,大多藏在胡同里,有的一条不长的胡同里就有两座庙。这些庙所起的大多是公共空间的作用,是让居住在附近的人 们有个聚会碰头的场 所,有点儿像是 现在的会所。老北京,公园不是百姓所能够享用的,它们 是属于皇家的园林,市 场和庙 宇便是普通百姓一室外一室内的两大主要公共空间。它们的长处,在于就在百姓的身边,实用,又便于出行活动。之所以 说谈 ,是因为如今我 们的公共空间,已 经渐渐失去和忘却了这样实用和方便于群众的两大功能。我们更重视广 场的建设,而且有越建越大的趋向。那样的广场,只具有政治的意义,可

3、以是一道丰美的佳肴,并不是百姓的家常菜。我们也更重视一般花园的建设,但那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为点缀用的。于是,我们如今的城市空间,大多 为几大公园所取代,比如我常常在天坛公园里见到活动的老头老太太,人满为 患, 拥挤不堪。很多人是乘坐了公共汽车,大老远跑到这里来的,因为它们居住的附近,没有可以供大家活动的公园或别的场地。而在国外,无论原有的还是新建的社区,都必要拥有自己的公园,比如我那年去美国芝加哥这座城市,便有 100 余座这样的公园,我住的楼下就是一个很大的公园,而在我住的街区里,几乎走不远,就能够碰到这样的一个公园,成为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里街坊一般。我们 的城市建 设寸土寸金,似乎恨不得

4、将所有的空敞地都盖起可以出售的楼盘,便无形中 挤压了公共空间的位置,在经济 利益的驱使下,群众的公共利益便这样理所当然地受到损害。真希望我们能够拥有更多一点的空敞地,当然,这些空敞地,不是像我们这里荒废着等待着继续盖楼盘好卖个大价钱的空敞地,而是能够让 它们真正成为百姓自己的公共空 间。在城市里,特别是古老的城市,和空敞地 对应的是老地方。如今,越是古老的城市,老地方越少,因为老地方的破旧衰败,都被拆迁盖成了新楼盘,唯新是举的城市建设思维,让老地方只成为了图书或展览中的老照片。而在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无处可寻 。去年在美国,我碰见一对上海夫妇,他 们四十来岁,出国打拼十多年。他们对我格外不解地说

5、:我们的大学都是在北京读的,那 时大学旁边有一些冰淇淋店、咖啡馆、书店之类的,晚上同学们都喜欢到那里去,我们的恋爱就是在那些地方开始的。可是,前年回北京,再找那些老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了,一家都找不到了,都拆了,盖起了高楼。他们感慨地 说:一座城市,怎么也 应该保留一些老地方,2让人过多少年,还能够找到,在那里怀怀旧。城市化建 设飞 快,却没有想到有些老地方的价 值,不 仅 在于地方的平方米的单价,而且包含着历史的痕迹,城市的记忆,和人们的感情。别说北京,连上海有名的红房子西餐厅都易地了,现在,到哪里还能够找到老地方,还 真的成了问题。我想起天津大学建筑学教授荆其敏先生,他将 这样的老地方称之

6、为城市布局中的“情事结点”和“亲密空间”。他曾经说:“许多城市中著名的情事结点多是自然形成并逐渐成为传统的。 ”成为了传统,说得多好,老地方的价值就在于它伴随着 历史一道,已 经成 为了这座城市带有感情色彩独到的传统。可惜,在商业利益面前,这样的传统已经断档。失去了空敞地的城市,会像是沙丁鱼罐头,人 们会在密麻麻的水泥 丛林的高楼大厦中,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了老地方的城市,会像是没有星星点缀的夜空,城市会失去历史的记忆,人们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选自 2012 年 6 月 4 日文 汇报有改动)1. 根据两段内容,第段两个方框内分别应该填入和。 (2 分)2第段两个加点词“空敞地”的意思不

7、相同,请依次解释。 (2 分)(1) _ (2) 3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作为公共空间,老北京的市场与寺庙功能相似,差异在于是否露天。B如今的大公园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为点缀而用。C破旧衰败的老地方渐渐换位在图书、展会老照片和人们的记忆之中。D作为老地方的红房子西餐厅不仅有经济价值,更有历史和情感价值。4.通读全文,概括导致我国城市建设存在诸多误区的原因。 (3 分)_5.分析第、第两段的作用。 (3 分)_6除文中提及,请另举上海的一处“老地方”阐述你对第段中荆其敏先生所谓“情事结点”的认识。 (3 分)_3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 (22 分)芦

8、苇,激 荡人心的大美 李汉荣绿树拥 岸、蜿蜒流淌的河是很美的,要说河的最美的地方,那肯定是芦 苇荡。对河流的 审 美并不需要多高的美学修养,河流有一种天生的打 动人的美的力量,她 闪烁的波光,她婉转的河岸,她或激越或温柔的流水的声音,她的周围和上空旋绕的鸟的身影,她的波光里明灭起落的星星的倒影、银河的倒影和云的倒影,从她身上弥漫而来的湿润清爽的空气这一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方位地感染你、渗透你、浸润 你,河流很快就 笼罩和充满了你,此时,你没有别的感觉,你只有一个感 觉:河流真好,真爽,真美啊。你不想再 远 离河流了,你就入迷地站在河 风里,站在河的絮语里,你举目四望,河流太好看了,

9、目光都不知该停放在哪个地方,因 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景,都是亮点。你该 把目光投向哪里呢?你知道了“美不胜收”这个词的来历,要是古人不造这个词,面对了河流,你也会在此时此刻造出 这个词来的,不然,你会觉得对不起河流。这时 ,你看 见了河湾里那大片大片的芦苇荡。那么 浓郁热 烈的绿,像旗帜招展在河流的身体上。 微风 吹来,苇浪就开始有节奏地起伏,那么绵软、 优雅、节制,那么美好的 动作。也许只有芦苇能做出这么美好的动作。风大起来了, 苇浪起伏的弧度明显放大了,眼看要匍伏在地上,然而并没有完全伏下去,你也不愿意看见可爱的芦苇做出这么委屈的姿势。芦苇们互相依托着、呼应着,只把柔韧的腰弯到有几份悲壮的程

10、度,就又挺起来,然后随了风继续那哀而不伤、伏而不倒的 动人舞蹈。是的,水在流动,风在跑动 ,岸在移动,在变动不居的河流里,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芦 苇们不知听到了谁的暗示,不声不响地在低 处做着准备,然后集 结 成浩荡的军队呼啦啦开出来,就在流动的河里,流动的时间里,流动的生活里,切割了这么一些安静的、绿色的岛屿,宣告美的征服和温柔的占领。 让我们看到:许多东西在不停地 变化、流逝,许多事物在无可挽回地快速远离我们,但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没有变,仍然有一些可 爱的事物停留了下来,并且远远近近地陪伴着我们,它们时时眺望着我们,也被我们时时眺望,比如:你正在凝视的那一片片芦 苇,此时,它在接受你投去的

11、目光,它那么安静,深邃,它似乎要把你清澈、深情的目光收藏起来,把你的美好年华收藏起来,若干年后,当你老眼昏花了,它再把它收藏的你青春的情怀,把它收藏的你早年的目光,都 还给你,重新放进你的瞳仁。到了秋天,苇花如弥漫的白雪,被覆盖的河 滩成了起伏的雪原,走近它,你能听见大地深长、细微的呼吸,你能感受到一种只有从风浪和霜寒中一路走来才会有的那种深沉、忧郁、而依然保持着纯真情操的成熟之美和内在之美。在苇花的雪浪里行走,你会重新发现你内心深处原来有一片柔软地带,此时它正在落雪,正在不断展开灵魂的空 阔和洁白。许多个秋夜,我来到苇花飘曳的河滩,月亮小心地、踮着脚轻轻从上空走过,生怕让这唯美、柔弱的梦受惊

12、。月光落下来,一层层落在苇花上,天上的雪与地上的雪相遇了,尘世的梦与天国的梦汇合了,我目睹并参与了两个梦的交接仪式和汇合过程,并荣幸地成为那超现实梦境中的一个细节。我在大地的一隅邂逅了天堂。不止一次,我在秋日里看见过这样的情景:一对对情侣在 苇花的白雪里走着走着,置身于大自4然纯美的诗的意境,即使再没有 诗意的人, 这时候看过去,也有了几分空灵和超凡气息。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以后也将 过着庸常甚至琐碎的日子,然而,这一刻,大自然的诗意使他们凡俗的岁月有了经典的记忆,雪白的 苇花漫过他们初恋的时光,即使到老了,什么都忘记了,也许他们仍记得那雪白的苇花,以及那贴 着苇花飞过的雪白的鹭鸟,

13、 还 有头顶那雪白的云。这记忆的底色,将漂白时光里沉积的灰暗,在纷繁甚至 浑浊的色彩里,他 们一生里都将 坚持对洁白的崇拜。当他们在尘世间走出去很远,停下来回望,总能望见过去的白雪,那是多么纯真的雪啊。7.第段描绘“河流真美”的用意是 。(2 分)8.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_9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或鉴赏正确的两项是()()(6 分)A.文章第段用笔简洁,开门见山,交代本文写作对象。B.作者通过河流、苇浪、苇花、白雪等意象,以写实的笔法,细腻的描绘,将情与景有机融合,勾勒出大自然美妙动人的图景。C.第段作者通过写芦苇安静的特点表达一种青春流逝、岁月不居的忧伤。D.文章后半部分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着力描绘苇花纯白之美,意在表达作者对现实世界混浊、庸常的不满。E.第段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情侣在苇花丛中走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