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5955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翰林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纳雍县阳长镇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得 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愉快的学习生活,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你就会冲刺过关,赢得最佳成绩!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霎时 (sh) 诀别 (ju) 祷告(do) 憔悴 (qio)B 羚羊 (ling) 绽放 (dng) 瞬间 (shn) 耸立 (sng)C 喑哑 (n) 劫掠 (ji) 海域

2、(y) 倏忽 (sh)D 啜泣 (chu)澄清 (dng) 沉淀 (dng) 厄运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 分歧 寒战 翻来复去B 憔悴 淡雅 絮絮叨叨C 霎时 I 尴尬 晃然大悟D 糟蹋 笼罩 繁密 头荤目眩3、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花枝招展 比喻行为不检点。招展,迎风扭腰。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C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D 喜出望外:遇到出手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A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B 我班 41 名同学全部基本上到齐了。C 通过这学习之后,使我有太大的提高。D 他不但学习很刻

3、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图学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密 封 线 2A 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 ,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B 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 “河中石兽”的故事就证明六这个道理。C 春一文抒发了作者失落的性情。作者看到春天的草刚长出来,心情非常烦闷,对未来失去了信心。D 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然后紧扣“山” “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 1 分、共 10 分

4、)6、问渠那得清如水,_。7、 观沧海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 12 月星辰的气概,诗句是_若出期中_,若出其里。8、乱花渐欲迷人眼,_。9、几处早莺争暖树,_。10、 天净沙 秋思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12、_志在千里。13、海日生残夜,_。三、根据情景,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4 分)14、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快递,可是去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一位 60 多岁的老争人,于是他去上前去问道:“_。 ”四、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6 分、每空 1 分)15、 繁星 _是_在印度诗人_在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

5、的,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_ _ _。五、阅读题。 (35 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6、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316、上面两段文字是春一文中描绘的那两幅图?(4 分)(1)_ (2)_17、写出上面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3 分)_18、这两段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3 分)_ _ _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肘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手!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向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给文中加点的字写上拼音:(3 分)愠( ) 省( ) 罔( )20、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再解释。 (4 分)(1)不亦说乎 通_意思是4_。(2)吾十有五而至志于学 通_意思是_。21、请写出感叹时

8、光如流水的句子。 (3 分)_。22、请写出文中学习与思考有着辩证关系的句子。 (3 分)_ _。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 分)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

9、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24、蜻蜓为什么变得愁眉苦脸?(3 分)5_。25、蜻蜓又唱又玩的时候,你猜想蚂蚁在干什么呢?(3 分)_。26、蚂蚁最后说了一句“多美啊”!这是( )(3 分)A 赞美蜻蜓的歌 B 羡慕蜻蜓又唱又玩的快乐生活C 暗地炫耀自己的安乐生活 C 讽刺蜻蜓只顾着玩乐不工作,结果自作自受还不知悔改。六、作文(30 分)以那一次,我真_(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1、需补充一个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 “失落”等。2、要以记事为主,交待清楚记叙的六要素。3、注意开头、结尾与标题照应。4、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 500 字。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