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9427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12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 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通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专题 杭州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批评的态度。(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江雪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

2、情意绪的写照渔家诗的前两句白描了两幅画,一幅是雪月江上风波图,一幅是浪尖捕捞图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的辛苦一个“呵”字,一个“提”字,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毕现呵一呵冻僵的手,试图让体温来驱走些弥漫的寒气,再拿起结满冰霜的竹篙来撑船,一股凉意直透心底,手还是麻木的,渔夫艰难的撑着篙,费力的撒着网,生活的小舟随波逐流飘荡着第三,第四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柳诗通过“独

3、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批评(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答案:(1)孤寂、批评(2)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

4、劳作的艰辛译文:江雪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渔家撑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缓过来,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景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湖州7(一)阅读古诗,完成问题。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海:湖泊(1)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ABC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5、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考点】EJ:边塞征战诗【分析】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

6、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将士”一词与“卫国”有关,抓住“直上”来理解将士们的精神品质所在,点明烘托的手法表达了从军将士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乐观豪迈)的精神气概A蕴含着作者的感情热爱自然、闲适恬淡、超然物外B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因此“愿”具体指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C作者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

7、时刻故选C答案:C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嘉兴8(一)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

8、作品。赓(n):继续。(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历史兴亡、自然风光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别友人,心中有不舍之意,但想到友人将来的生活,又感动安慰本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诗歌的内容可知,本诗第一联介绍写诗的缘起第二联追念历史遗迹,第三联写送别之地的自然风光,最后一联

9、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据此分析可作答(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感情李诗最后一句为“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是用马都不舍不忍离别,更不要说人了来表现了自己的惜别之情,而本诗最后两句为作者想象友人将来的生活,表达了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据此分析可作答答案:(1)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2)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二)金华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一)小雨杨万里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10、诗人写出了下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效益,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考点】EG:山水田园诗【分析】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语言要通顺,要使用第一人称第一层:只关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心思示例一: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实例二: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示例三: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第二层: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系示例四:我是一场细细疏

11、疏的小雨,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示例五: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示例六:我不能下的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第三层:不仅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或心思,还能指出两者的关系示例七: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类,于是,我虽然下的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帘珠,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译文: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丽水晓行望云山(宋)杨万里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茶蘼二首(其一)宋杨万里仰架遥看时见

12、些,登楼下瞰脱然佳。酴醾蝴蝶浑无辨,飞去方知不是花。(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择)【注释】可观:壮观。荼靡(tm):花名。仰架:仰望花架。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晓行望云山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我们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披仙阁上观荼靡写诗人在观察荼靡时,花蝶相混,浑然莫变,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解答】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晓行望云

13、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荼靡写诗人在观察荼靡时,花蝶相混,浑然莫变,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译文晓行望云山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荼靡写诗人在观察荼靡时,花蝶相混,浑然莫变,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宁波满庭芳失鸡明王磐平生淡薄。鸡儿不见,

14、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炰。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注释】休焦:不要着急。 火烧:一种圆形的面食。 穿:通“汆”,一种烹调方法。(1)对曲中的“我”而言,失鸡最大的好处是“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用原句回答)(2)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这首曲的语言特点。【考点】EM:即事感怀诗【分析】古人居家以鸡犬为伴母鸡可以下蛋,公鸡可以报晓可知鸡不但是食物来源,而且可以是闹钟因此,偷鸡是一件很损的事难怪孟子有嘲偷鸡贼思过、拟从“月攘一鸡”做起之寓言反之,鸡被偷了,则是一件很使人沮丧、乃至焦急的事主人掉了只公鸡,童子正在焦急,便是这支曲的题前之景【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失鸡最大的好处是: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2)本题考查学生这首曲的语言特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示例: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清丽精雅的,个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本曲则以俳谐风趣为人所称道从文中“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可以看出此曲中的主人,不但豁达,而且风趣,想像力很强偷鸡贼此刻一定很得意吧,鸡则很倒楣用俗话说,就是“会想”,如欲时髦,你把它叫做“生活的艺术”也可以答案:(1)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睡到日头高(2)俳谐风趣衢州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