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582356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2诗商颂殷武说:

2、“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说明商朝( )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 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3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4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 B生产力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 D生产关系的变化5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3、A周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7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其中“最有生气的成分”是指:(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军功爵制度8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4、”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 D严刑峻法9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 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 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10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11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

5、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2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13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朱元璋毁灭的“那个庞然大物”是为了A废除宰相制度 B建立内阁制度 C打击勋贵集团 D强化君主专制14读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简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西汉设郡县、封国,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东汉郡县两级到州、郡、县三级唐朝道、州、县

6、三级北宋路、州、县三级A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而存在 B州的地位呈现上升态势C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比较臃肿 D地方拥有较强的自主权1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6“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17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

7、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18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南书房、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枢密院、元

8、朝的行中书省19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0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21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

9、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2某同学在学习了必修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以后把“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最直接的是( )A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B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C洪武九年,太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D大学

10、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23.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241896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3倍;1897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8倍。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25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两度劫”发生在(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26.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

11、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名学者意在强调( )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资本主义的侵略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C.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资本主义的侵略促进了新思想的萌发 27. 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 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开设工厂 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A. B. C. D. 28

12、.19世纪末,西方的报刊谴责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与此有关的历史时间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南京大屠杀 29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主要是因为( ) A. 美国刚刚打败西班牙 B.帝国主义建立了瓜分中国的同盟C.该政策基本上维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 D.充分利用了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的相互矛盾 30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

13、役中31.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32“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3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 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谭嗣同 D左宗棠34.近代前期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35.左宗棠病逝后,清廷赐给左宗棠的谥号为文襄公。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 千秋唯有左文襄。”那么,这则评论主要是针对左宗棠(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收复新疆 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为对俄谈判提供军事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