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8152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涞水县高三8月月考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政治试题考试范围:必修3、4;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杨树清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浙江话剧团将莎士比亚名剧第十二夜改编为儿童剧。该剧在国内一上演,就受到小学生的热烈欢迎。这说明:A.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B.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C.证明经典文化的价值远高于流行文化的价值D.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2.“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

2、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3.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 B C D4.在多年倡导并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建设“书香中国”的基础上,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将加大优秀出版产品供给,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推荐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以激发群众阅读热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样做会增强全民族的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领社会思潮,消除各种文化差异使传统文化成为引领建成全面小康的精神火炬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A B C D.5.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角度看,对人的选择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C提高辨别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 D通过自我教育,加强科学文化修养6.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的依据是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传统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成为多数人的

4、选择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 传统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ABCD7.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会见马英九时表示:“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的原因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决定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两岸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岸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B、C、D、8.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是很悲哀的。这是因为A.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

5、神根基,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B.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C.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继承、保留D.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9.中国观众从韩国的电视剧中了解了普通韩国人的日常生活状况,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和共享的功能 选择、创新的功能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保证A B C D10.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该书从文化角度阐述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

6、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 B. C. D. 11.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A B C D12.近年来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不同学科考试分值的调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提高语文高

7、考分值,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国语学习热情,受到多方赞许。这主要是因为A这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B它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要求C它有利于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它有利于提高人们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13.“五四”爱国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发扬“五四”爱国精神,因为A它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积淀的内在气质C爱国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1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在前进中少了迷惘、明确了目标;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

8、国际环境中遇难不惧、化危为安。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A B C D15.2015年7月18日,“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三孔”古建筑启动最大规模彩绘修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古建筑A.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具有不可再生性C.其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现代建筑D.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深刻16.“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成长亦是如此,既要承受外在压力,更需具

9、有内在动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ABCD17.在全球气温剧升几十年后,20世纪90年代末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开始缓和下来,有人据此认为根本就没有全球变暖这回事。但2014年研究者发现,目前深海区域的增温速度是此前一万年的15倍,全球变暖没有停歇。对全球气候认识再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复杂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CD18.在对待真理问题上,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观点得出的必然结论是A. 真理具有客观性

10、 B. 真理总是变化发展的C. 真理和谬误对立统一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9.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 B C D20.经过艰苦的谈判,中欧双方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这不仅帮助中国光伏企业通过谈判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且客观上也挽救了欧洲,使双方避免了一场贸易战。材料进一步证

11、明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A B C D21.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A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 B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C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D画龙点睛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22.环境研究者认为,城市是否宜居,有一条“红线”:环境承载力。在人类活动强度超出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之前,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城市宜居性越高;但在人类活动强度超出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之后,人类活动强度越大,城市宜居性越低。这启示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

12、结果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A B C D23.“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伸直或者略屈”这一手势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和世界很多地方表达的是“0”或“3”;美英表达的是“OK、了不起”;突尼斯表达的是“傻瓜”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A从主观出发 B善于抓住事物的共性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学会运用归纳的方法2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下列情形符合“斗争性”的是A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B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C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着的双方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 25.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

13、性和趋势。下列直观地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6.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例如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的上述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2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首要前提是A尊重客观事实 B重视调查研究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勇于探求28.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孝”的变迁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特征 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